第2课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
【知识目标】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1.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虽然平时许多行为都是履行义务的表现,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接受,而对法定义务会感觉比较遥远,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

2.学生的需要: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

【综合设计思路】
1. 漫画导入
教师:公民的权利有一个孪生兄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但有些人却只想要“哥哥”—权利,不想要“弟弟”—义务(出示漫画),对此大家怎么看?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这一观点。

2. 法定义务知多少
(1)请学生用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观点分析教材15页“小珊该不该纳税?”案例,引导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公民必须履行。

(2)学生讨论回答自己所了解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还有哪些?
3.道义大看台
(1)出示深圳“爱心市民”丛飞的感人事迹(见教学附录),学生讨论回答,丛飞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他的行为是不是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丛飞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了无数人,他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引申出道德义务的涵义、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联系和区别、公民积极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等问题。

(2)组织课堂活动:道义楷模大交流。

请学生根据课前准备来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案例。

学生根据所述事例讨论归纳公民基本道德义务的内容。

教师小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总结归纳见行动
请学生对照教材14页小明的行为,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小结结束全课。

【教学附录】
丛飞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家,却怀有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起书包继续读书;让没有父母的的孤儿重获亲人的关爱,让残疾人感受生活更多的快乐……,为了实现理想,在10年时间里,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

用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读书,帮助60多名残疾人渡过生活难关,参加义工8年,他为社会义务服务的时间长达3600小时。

为此欠下17万元外债,并积劳成疾。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社会。

胃癌晚期后,依然牵挂着贫困学生。

【教后反思】
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公民有哪些义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义务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