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流氓一样的刘邦为何能得到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个流氓一样的刘邦为何能得到天下
和楚霸王项羽相比,刘邦怎么看都像个流氓,而且还流氓的非常彻底,小事流氓,大事也流氓,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流氓。
但就是这个流氓却让大英雄项羽吃了大亏——先在四面楚歌声中逼死心爱的虞姬,后在乌江边刎颈身亡。
这一幕真让人叹息:怎么也看不出项羽会败给刘邦啊?这就是真正的流氓和所谓的君子的区别和必然不同的结局。
何谓流氓?词典释义一是指居所不定的流浪汉,一是指所谓的莠民,即“扰乱社会秩序安宁、专事不良行为者,亦曰流氓,与无赖同。
”前者是广义概念,后者属狭义定义。
在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中,流氓也有两个解释:一是本指无业游民,后用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流氓,无非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职业方面的“无业”和行为方面的“不务正业,手段下流,为非作歹”。
观察刘邦一生,这两方面在他身上都有体现,他实在不愧对“流氓”的名号。
从职业方面说,刘邦的流氓身份主要还是指向早年阶段的,那时候他不喜欢下地劳动,整日里游手好闲,被父亲斥为“无赖”。
自从当上农民军领袖和皇帝后,他的职业就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流氓身份。
这一点他很引以为自豪,夺得天下后,在一次庆功会上他当着群臣的面问过他父亲:“您看,我和哥哥比起来,谁的产业多啊?”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气得他老爹哼哼着进入了殿内。
刘邦的流氓属性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行为上的手段下流、放刁撒泼。
当年,吕公,就是刘邦的老丈人,因和家乡人结冤投奔到沛县老朋友处。
老朋友是当时的沛县县令,能罩着他,他们一家就在沛县定居了。
既然是县令的朋友,巴结之人自然不少,每天登门拜访的可谓是络绎不绝。
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
当时负责接待客人的是沛县主簿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刘邦不管这些,虽然没带一个子儿,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
见刘邦器宇轩昂,与
众不同,吕公还将刘邦请到上席。
刘邦白吃了一顿不说,还被吕公看重,非要把自己的女儿吕雉许给他。
是刘邦命好?或许吧,但更多的还是他的无赖本性为他赢得了机会。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能吃到天鹅肉的往往还就是癞蛤蟆,因为癞蛤蟆脸皮厚,放得开,豁得出去,厚黑学学得好。
这是一个被古往今来的人们论证了无数次的道理,要想获得成功,不管是为了女人,还是为了金钱或权势,不耍上点流氓手段是不行的。
大流氓大成功,小流氓小成功。
大流氓娶吕公之女为妻,小流氓只知道调戏良家妇女。
有人曾对流氓的特点做过归纳总结,第一条就是狠毒,残忍,六亲不认。
这一点刘邦是当仁不让的,他连自己的亲骨肉都可以忍心舍弃。
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彭城,被迫逃亡。
迫于楚军的紧追不放,刘邦为了逃命,嫌车重太慢,竟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去。
部将夏侯婴看见了,急忙把两个孩子抱回车中,但刘邦又把他们推下去,如此重复了三次。
刘邦责备夏侯婴说:“我已经这么危急了,难道还要照顾他们自丧性命吗?”夏侯婴反驳说:“可是再怎么说,这是大王您的亲生骨肉啊!”最后刘邦居然拔剑要砍夏侯婴,夏侯婴无奈,只得把孩子挟在腋下逃跑。
虎毒还不食子呢,瞧瞧这流氓。
不过,自古成大事者都有这秉性,无毒不丈夫嘛。
刘邦的所为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不说小人物,就是同他一个级别的也是俯拾皆是。
在他之前,晋献公为了宠爱骊姬,杀其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流亡国外;在他之后的就更多了,唐太宗李世民,历来被奉为明君的,不也血溅玄武门,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射死在自己的箭下。
还有暴君杨广,为了江山竟狠心毒死了自己的老爹。
刘邦对他的老爹也不咋地。
楚汉两军对峙时,项羽曾经把刘邦的父亲抓到军中,想要以此要挟刘邦。
他威胁刘邦说:“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父亲煮了。
”谁知刘邦根本不在乎,一点都不缩手缩脚,竟然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曾经结拜为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
你如果真要把你的父亲煮了来吃,能不能分一杯汤给我喝?”
面对这样的脸皮上能跑火车的流氓,项羽没有办法,只得把刘邦的父亲给放了。
看来,项羽虽然够不上绝对的正人君子,从道德水准上看还是高于刘邦的,还是有一定的君子之风的。
其实,流氓们也不愿意留下六亲不认的恶名的,实在是出于无奈啊。
他们也知道那样做是有违天理人伦的,要不李世民就不会让史官篡改历史了。
除了六亲不认,流氓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也是一个无奈之举,大凡远大理想、宏伟目标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如果按常理出牌能获得成功的话,这世上恐怕就没有不成功的人了。
流氓们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孜孜以求的时候,不惜忍气吞声当孙子,不惜瞒天过海当骗子,不惜血流成河当刽子手。
做流氓其实也很不容易的。
“鸿门宴”上,刘邦如果不低声下气地在项羽面前献殷勤,递小话,说好话,别说成就日后的大业,那条狗命恐怕都保不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青山在,哪怕跪地求饶。
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和流氓的差别。
所谓的君子还就吃流氓这一套,或许这也是流氓的一个优势,早把所谓的君子研究透了,知道他们好哪口。
项羽不就抵不过刘邦的那一忽悠,结果不但给他封了汉王,连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诡计都没识破,上了大当,丢了关中。
稍后竟连自己的老巢彭城也丢了,好在当时流氓羽翼未丰,又夺了回来。
识时务者为流氓。
刘邦意识到自己的实力还斗不过项羽,于是,和项羽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为什么要签这个协议?当然是为了养精蓄锐,以图日后打垮那个“伪英雄”。
老天其实是不长眼的。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事实总是与善良的人的预期唱反调,总是上演“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的悲剧。
按人品,按实力,只有项羽胜利才能让人信服这世界还有天理,可是,人们再一次失望了,最终得胜的就是小事流氓大事也流氓的刘邦。
刘邦以流氓手段竟然夺得了天下。
看来成败不是以人品、君子之风、流氓不流氓来论的。
人品再好,
再有君子之风,没有成功智慧也是瞎扯的。
因为君子之风、道德优势毕竟不是一下子两下子就能被人看出来的,况且在进行权力斗争的时候,君子还会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更多的约束,这样难免会错失很多良机。
而流氓就不同了,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运用各种手段和阴谋诡计,因此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机会,更快地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