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9-大雁归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大雁的热爱,又引起 下文,与下文讲大雁迁徙的特点——成群结队、克服艰险、飞越 遥远的距离相呼应。
文本研读
(2)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 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雁的 坚定执着,表现出作者的赞美和担忧之情。
(4)观察大雁时间之久。 对春雁的观察:从3月到5月。 且不分昼夜。 晚上去听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文本研读
在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科学观察者所具 有的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文本研读
3.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春秋两季的大雁,它们的举动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作者做这样的对比?
文本研读
秋天的大雁
大雁归来
每当秋季,仰望天空,时常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大 雁。它们时而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时而双行交叉, 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整齐划一。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勾起我们哪些有关大雁 的记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 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1908年毕业于耶鲁大 学林学院,后长期在美国国家森林局任职,1933年任威斯康星大学 野生动物管理学教授。
文本研读
4.“我们”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如“我们的大雁”等,删
除作定语的“我们的”,语意也不会改变,那为什么作者仍然要坚 持用“我们的”呢?
“我们的大雁”表明大雁已经是“我”的家庭成员,表达了作 者对大雁的喜爱。同时“我们的”还指“我”和“我的学生”以及 一切爱鸟者。“我们的农场”“我们的沼泽”表明自然不仅属于 人,还属于一切生物。
3月大雁的归来,是完成其自身生命历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 分,大雁的生命历程,是自然的,不像人类那样为文明所规训, 因此是“带着野性的”;另一方面,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又可以 发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又是充满诗意的。这体现了文章知 识性、科学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文本研读
2.作者对大雁做了细致的观察,这种细致的观察体现
文本研读
(3)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 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原指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这里指 第一群大雁向其他雁群热情地召唤。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雁之间的联络,表 现出了大雁的聪慧、热情,以及大雁之间美好的友谊。
文本研读
(4)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 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 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这 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成为了他及其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 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思考 和研究、探索的结晶。
知识链接
雁,鸟纲,鸭科,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大型游禽。形略似 家鹅,或较小。嘴宽而厚,末端所具嘴甲也较宽阔。喙缘具较钝 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以淡灰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 群居水边。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亦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 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行时排成“一”字 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在哪些方面?这说明了什么? (1)记录雁群数量的精确。 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2)能分辨大雁归来、觅食、集会以及孤雁鸣叫的区别。
喧嚷、响亮、低语、鸣叫频繁、声调忧郁。
文本研读
(3)发现大雁聚散时间以及地点的不同。 天气暖和:从早到晚在沼泽集会。白头翁花开:集会减少。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概述“大雁归来”的旅程。
3月,大雁飞行200英里归来,在玉米地里旅行。 4月,天气暖和,大雁在沼泽中集会。 5月,大雁的集会减少,沼泽再次成为弥漫着出课文中抒情性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 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盘旋( xuán ) 凋零( diāo )
正音释义
解释词语。
〔雾霭〕 雾气。 〔缄默〕 闭口不说话。 〔坚定不移〕 (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滑翔〕 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
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正音释义
解释词语。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枯燥〕单调,没有趣味。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文本研读
5.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在农场用心观察、研
究大雁,满怀感情地感受大雁的行为?
文本研读
在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 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 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 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 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 上获得提升。
(1)高高飞过、坚定不移地向南直达大湖。 (2)几乎是一声不响。 (3)时而闲荡,时而偷食玉米,行色匆匆,忐忑不安。
文本研读
春天的大雁
(1)拐来拐去,低低地穿行。 (2)向每个沙滩低语,向每个水洼和池塘问好。 (3)绝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文本研读
对比,写出秋雁的机警,春雁的悠闲。表现出狩猎给大雁造成 的影响,突出作者为大雁担惊受怕的心理。
正音释义
读准字音。 雾霭( ǎi ) 缄默( jiān ) 香蒲( pú ) 环颈雉( zhì ) 迁徙( xǐ ) 沼泽( zhǎo ) 曲线( qū ) 丧失( sàng )
正音释义
读准字音。 赌注( dǔ ) 瞄准( miáo ) 喧嚷(xuān rǎng) 邀请( yāo )
枯燥( zào ) 弥漫( mí màn )
本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回归情形、日常生 活及其联合观念,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启迪 人们:要善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1.选择生活中的一种鸟或其他生物进行观察并完成一篇简
单的观察笔记。
2.课下阅读《沙乡年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