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2课《炎帝种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帝种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平、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平、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理解词语,学习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漫”激趣,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今天,老师有份特殊的礼物要送给大家,你们想不想要呀?(想要)此时学生的胃口已被吊起,心情处于兴奋状态,及时出示课件,播放“动漫”。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炎帝的传说》这篇课文。

2.出示课件(炎帝影像),板书课题。

介绍炎帝。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圆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子音,并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新词,比比看谁读得正确。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测自读效果
1.出示会认的字:“炎靠充饥灿稻平谷粒集植保农”。

指名读生字、新词,齐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2.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齐读,扩词并用个别词语练习说话。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重评价。

四、图文结合,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逐图观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观察完一幅图,再把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平方农给”4个生字并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及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方”和“农”的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六、巩固练习
1.找朋友。

(连一连,再读一读。


炎充靠稻平采种农保
饥热谷着民集地障植
2.照样子说词语(ABB式的)。

例:金灿灿
绿()黄()静()
白()蓝()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 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一。

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

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三。

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四。

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看图六。

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七。

理解:保障“神农”
2. 讨论:人们为什么样称炎帝为“神农”
3.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

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三、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五、板书设计
2 只拣儿童多
处行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儿童多处就是春湖面
湖边
玉澜

(花儿——儿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二、学习第九自然段
(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
(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三、拓展延伸
1.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同学们,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心的世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
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能首尾呼应。

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地走近冰心奶奶,了解冰心奶奶,通过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走进她的内心,体会她那颗关怀少年儿童的拳拳爱心。

入‘不拒细流’的大海”。

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辽阔、深邃、温馨、博大。


教师朗读冰心小诗。

2.同学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在课后,能多找一些冰心的书来读一读,那你一定会像冰心那样充满了爱心。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情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3 钓鱼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2.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建构并运用语言,提高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纵、距、皎、沮、诱、抉”等 6 个生字,会写“捕、辉、剧、钩、距、辩、乞、德、抵”等 9 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鲈鱼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鱼,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想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提出疑难问题,交流讨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在课文中圈画新词,并读新词。

2.自己想办法记生字,相互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可引导学生采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记忆字形,还可以结合字义记忆字形,要启发学生把本课学的生字与以前学过的形近字进行比较,巩固记忆,防止认读混淆。

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并对字音和字形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认读生字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会认字中,“纵”是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

“鳃”是平舌音。

“皎”读第三声。

7 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偏旁。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展示课件第三屏)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说一说,这些字的特点,书写时应注意哪
些?
3.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范写一两个生字。

4.学生练写。

(“辉”字的光字旁最后一笔变成竖提;“九”的横折弯钩要托起“力”;“纵”字第五笔是点;“辩”字的中间是言字旁;“抵”字最后的点不要丢掉。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快速浏览,增强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