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一、定义
建筑信息化是将数字技术引入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将建筑设计的各个要素数字化形成建筑模型,并在建设和管理阶段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全过程工程管理方法,以实现工程成本、建筑质量和建筑进程控制的有效整合。
二、分类特点
建筑信息化行业可分为四大分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建筑信息模型软件(BIM)、建筑工程管理软件(PM)、智能建筑软件(IB)。
其中,BIM是建筑信息化的主要手段,CAD 提供了更好的建筑设计工具,PM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组合以及安排人、财、物资源,IB利用云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控等。
三、产业链
建筑信息化产业链主要包括建筑信息化软件、硬件设备、工程公司、咨询机构、技术公司、市场服务公司等。
四、发展历程
BIM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广泛流行。
2004年,美国政府提出了BIM发展规划,2007年出版了《BIM标准和实践》,2011年,中国国家建筑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规范》,2018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BIM文件正式印发,推动BIM在中国市场的更广泛应用。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建筑信息化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了BIM的推广和应用、相关技术、管理和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并明确政府提出的目标和计划。
六、经济环境
建筑信息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9年,全球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1,100亿美元。
七、社会环境
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建筑的安全、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八、技术环境
计算机科学、建筑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和先进技术的研发对建筑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九、发展驱动因素
政府的支持、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大众对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认可等是促进建筑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十、行业现状
随着BIM行业的发展,建立了诸如BIM内外部标准及指南;组织了诸如BIM国际大会及培训班;建立了诸如BIM商场等服务平台;还出现了众多BIM公司和BIM应用软件。
目前,BIM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并正在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十一、行业痛点
目前,建筑信息化面临着高端技术、产业链不完整、人才紧缺等问题。
同时,使用BIM的建筑项目的费用实际上更高,政府对于BIM的重视程度不同,对BIM的要求和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
针对行业痛点,可加强产业合作,鼓励跨界合作,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加大政府对BIM的支持,制定统一的BIM标准和规范。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
随着建筑信息化和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未来,建筑信息化将会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时代,建筑模型、VR技术、BIM4D、BIM5D等技术将被进一步嵌入到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
十四、竞争格局
目前,国际上建筑信息化企业主要是Autodesk、Bentley、Trimble、Nemetschek等。
中国建筑信息化企业主要有中建云图、
龙虎网络等。
十五、代表企业
中建云图是国内标志性BIM企业,创立于2012年,实行BIM 全国普及、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战略。
十六、产业链描述
建筑信息化产业链包括建筑信息化软件、硬件设备、工程公司、咨询机构、技术公司、市场服务公司等。
十七、SWOT分析
建筑信息化行业的优势在于IT技术从建筑设计、施工到运营全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和效率等,但同时也面临着天花板和机遇限制,并需要因应社会和技术风险而不断创新发展。
十八、行业集中度
目前,建筑信息化的行业集中度较低,仍处于分散的竞争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信息化行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BIM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以及政府对建筑信息化行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以及能力回馈于社会,建筑信息化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