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3、联系全文主旨,发掘深意
般 性
•
尤其是理解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技 二、作答【 坚持两个原则 】
巧 • 分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
【反馈训练: 01年全国卷《门》】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分析:第5段;单句,主干“人、不是、马群”;比喻句,喻
体“一起牧放的马群”;第五段要点“门是隐秘、回避的象
【
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典 【解题要点】
【考场答案例析】
型 考 题
★ 1、就句子析语法,抓关键词 • 复句先分层,单句找主干
一 ★ 2、就有效信息区,找解读点
】 • 信息先分类,明确其联系
3、联系全文主旨,发掘深意
•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养 育了无数华夏儿女,所以 每一个炎黄子孙有义务为 她写传记。1’
·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分析:第8段;单句;后面的句子为解释性的语句;主语“一 扇门的关闭”是一个过程终结,而不是人生的终结。
答案: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四 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 答案: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独立的天地。
实
(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践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课 分析:第6段、第7段;单句,主干“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一 堂 部分 ”;比喻句,喻体“开门”“关门”;该句为第七段 反 的中心句; 馈 答案: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了人生。
三 、
一、分析【
句子
→
语境
】
总 1、析语法与表达,抓关键词
结 • 语法:复句先分层,单句找主干和枝叶
·
理 解
•
表达:看修辞,若比喻则找本体和喻体,分析其相似点
句 2、析有效信息区,找解读点 子
含 • 信息先分类,明确其联系(假设、解释、正反、因果……)
义 的
•
遇到过渡句,尽量用原文语句概括上下文,缩小范围
【 【解题要点】
典 1、就句子析语法,抓关键词 + 就句子析表达,看修辞
型 • 复句先分层,单句找主干
考 题
2、就有效信息区,找解读点
二 • 信息先分类,明确其联系
】 3、联系全文主旨,有何深意
比喻,找本体、喻体、相似点
+ 就句子特殊性,过渡句
(尽量用原文语句概括上下文)
• 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4、分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
• 语句: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参考答案】
·
• 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
二
与中国人的精神(或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 • 2、“应是中国人的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
析 • 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
• 黄河是母亲河,她的传记 应由她哺育的炎黄子孙来
• 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
写,且传记本身也应能体
★ 4、分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 现中国人自己的精神。2’
• 语句: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
【参考答案】
·
二 • 1、人生如书,书如人生。
、 • 2、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
分 析
• 3、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一 、
• 1、内容上
感 • 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主旨句;
知
·
重 • 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
要 句
• 2、结构上
子 的 一
• 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 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
般 性
• 3、表达上
特 点
• 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
常组合的句子(变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