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育才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1.(3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对于C60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
C.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D.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
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A.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B.叁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
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需要注意的是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解答:解:A.C60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碳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棒碳中既有碳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又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棒碳中含有的叁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C在一定条件下与CuO发生置换反应,而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
D.棒碳中含有多个叁键,而乙炔中只有一个叁键,所以棒碳与乙炔不是同系物,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同系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A.B.C.D.
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
解答:
解:A.与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2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
B.与苯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与苯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与苯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系物的概念,难度不大.要注意同系物之间必须结构相似.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解答:解: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A错误;
B.苯与浓硝酸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B
正确;
C.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属于氧化还原,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取环己烷,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理解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
)A.C3H6B.C4H10C.C6H6D.C7H1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分析: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取决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ω(H),ω(H)越大耗氧量越大,据此判断.
解答:解:C3H6中C原子与H原子数之比为3:6=1:2;
C4H10中C原子与H原子数之比为4:10=1:2.5;
C6H6中C原子与H原子数之比为6:6=1:1;
C7H12中C原子与H原子数之比为7:12=1:;
故C4H10中H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相同质量消耗氧气最多,
6.(3分)(2010•天心区校级模拟)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
A)A.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N A
B.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
C.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D.17 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为7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B、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
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
D、羟基不显电性.
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的C﹣H键的物质的量小于4mol,故A错误;
B、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故1mol甲醇中含3molC﹣H键,故B错误;
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7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
n==0.5mol,故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正确;
D、17g羟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羟基不显电性,故1mol羟基中含9mol电子,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8.(3分)(2015春•新乐市校级期末)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溴水)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
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D.乙醇中的水(新制的CaO)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溴易溶于苯和甲苯;
B.乙酸乙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C.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
D.水和氧化钙反应.
解答:解:A.溴易溶于苯和甲苯,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然后分液,或用蒸馏方法,故A 错误;
B.乙酸乙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B错误;
C.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离,故C错误;
D.水和氧化钙反应,可除去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性质的异同,除杂时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
的物质,难度不大.
9.(3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丙烷B.CH3﹣CH═CH2C.溴苯D.CH≡C﹣CH3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解答:解:A.丙烷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CH3﹣CH═CH2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苯是平面结构,溴苯是溴原子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是平面结构,故C正确;
D.丙炔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题目难度不大.
10.(3分)(2008秋•西安期末)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
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噁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
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
A.15种B.11种C.10种D.5种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
分子中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有10种,其六氯代物相对于八氯代
物中2个Cl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与二氯代物有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解答:
解:分子中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有10种,其六氯代物相对于八
氯代物中2个Cl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六氯代物与二氯代物有相同的同分异构
体数目为10种,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利用换元法进行的解答.
)A.一氯甲烷B.1﹣氯﹣2,2﹣二甲基丙烷
C.1﹣溴﹣2﹣甲基丙烷D.3﹣氯﹣2,2,4,4﹣四甲基戊烷
考点:卤代烃简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实质为﹣X被﹣OH取代,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所有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A、CH3Cl,只含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
应,故B错误;
C、1﹣溴﹣2﹣甲基丙烷,与溴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够发生消去
反应,也能够水解,故C正确;
D、3﹣氯﹣2,2,4,4﹣四甲基戊烷,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难度不大,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X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12.(3分)(2013•江西二模)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
A.1种B.2种C.3种D.4种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则说明A应为酯,B 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B为醇,C为酸,B能被氧化为酸,则B中含有﹣CH2OH,根据C3H7﹣的结构判断.
解答:解:因B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则B为C3H7CH2OH,C为C3H7COOH,而C3H7﹣有CH3CH2CH2﹣和CH3CH(CH3)﹣两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题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B转化为C的性质和C3H7﹣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判断.
13.(3分)(2015•天津校级模拟)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A.1种B.2种C.3种D.4种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解答:
解: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能形成双键有:1和2之间(或2和6);2和3之间;3和7之间,共有3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
A.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考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首先将它转化为溴离子,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即加入氢氧化钠,在水解后生成的溴离子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溴化银,由此来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所以操作为:加入NaOH溶液,加热,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溴化钠和乙醇,冷却,加入稀HNO3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溴化银沉淀.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的实验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依据相关实验证实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5.(3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与二
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一定为CH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该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
分析: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只能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C、H原子个数之比为1:2;题中条件无法确定该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
B.该烃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原子,故B错误;
C.根据题中数据只能做到该有机物中含有碳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原子,也就无法确定其分子式和相对分子量,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充分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方法,明确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3分)(2012春•台州期末)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
A.CH2=CH2B.CH3CH=CH2C.CH3CH3D.CH3CH2CH=CH2
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一个双键,生成的氯代烷,有机物中有几个氢原子被取代,就要消耗几分子的氯气.
解答:解: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一个双键,1mol 该加成反应的产物(氯代烷)可与6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判断该加成产物分子中只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原烃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理解,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
57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把Cl原子看成氢原子,可知C5H7Cl的不饱和度为=2,一个双键的不饱和度为1,一个三键的不饱和度为2,一个环的不饱和度为1,据此判断.
解答:解:A.C5H7Cl的不饱和度为2,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不饱和度为1,故A错误;
B.C5H7Cl的不饱和度为2,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不饱和度为2,故B正确;
C.C5H7Cl的不饱和度为2,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不饱和度为2,故C正确;
D.C5H7Cl的不饱和度为2,含有一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不饱和度为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结构的确定,难度不大,注意不饱和度的概念,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18.(3分)(2009秋•温州期末)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A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酚﹣OH、醇﹣OH、﹣COOH,结合酚、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酚﹣OH、醇﹣OH、﹣COOH,均与Na反应,则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A正确;
B.酚﹣OH、﹣COOH,均与NaOH反应,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
C.酚﹣OH、﹣COOH,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
D.含﹣OH,能与羧酸反应,含﹣COOH,能与醇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熟悉酚、醇、羧酸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19.(6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1)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系统命名法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
(2)有机物和Br2发生加成反应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1)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
应划一短线.
1、碳链最长称某烷: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
烷“.
2、靠近支链把号编: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
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
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
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
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
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2)碳碳双键加成2个溴原子,生成二溴代物.
解答:解:(1)CH3CH(C2H5)CH(CH3)2,按烷烃的命名规则,首先必须选择分子结构中的最长碳链为主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右边开始,满
足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原则,在2号、3号C上各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有机物和Br2发生加成反应时生成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烯烃的加成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
20.(6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已知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1)若该有机物只由碳氢组成,则其可能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2)若其是含氧衍生物,且分子中只有一个﹣CH3,则其可能结构简式为CH3CH2CHO或
CH3COCH3.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1)根据商余法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然后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2)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1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的式量是16,该有机物的式量
是58,剩余的式量是42,则分子式为C3H6O,然后写出结构简式;若该有机物分子中
只有2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的式量是32,该有机物的式量是58,剩余的式量是26,则分子式为C2H2O2,然后写出结构简式.
解答:解:(1)因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且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根据商余法:=4…2,所以分子为:C4H10,该有机物为丁烷,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CH3CH(CH3)CH3,
故答案为:CH3CH2CH2CH3;CH3CH(CH3)CH3;
(2)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1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的式量是16,该有机物的式量
是58,剩余的式量是42,则分子式为C3H6O,分子中有﹣CH3,则结构简式为:CH3CH2CHO
或CH3COCH3,
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2个氧原子,2个氧原子的式量是32,该有机物的式量是58,剩余的式量是26,则分子式为C2H2O2,分子中不会有﹣CH3,舍去;
故答案为:CH3CH2CHO或CH3COCH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商余法在确定烃的分子式中的应用.
21.(8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瑞士科学家维特里希等三人即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结
构式为,其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
(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峰(信号)的是AD .
A.CH3﹣CH3B.CH3CHOC.CH3CH2OCH2CH3D.CH3C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PMR谱上只有1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 .B的PMR谱上有 2 个峰,强度比为1:3 .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1)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几种位置不同的H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就会出现几种峰;
(2)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则A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A为BrCH2﹣
CH2Br,A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Br2.
解答:解:(1)A.CH3﹣CH3分子中只含有一种氢原子,所以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种峰,故A错误;
B.CH3COOH中存在两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故B错误;
C.CH3COOCH3中存在两种位置不同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故C错误;
D.CH3COCH3分子中含有1种氢原子,所以其核磁共振氢谱有1种峰,故D正确;
故选AD;
(2)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则A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A为BrCH2﹣
CH2Br,A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Br2,PMR谱上有2种峰,氢原子个数比为1:3,强
度为1:3,故答案为:BrCH2﹣CH2Br;2;1:3.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大,明确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三.推断题(10分)
22.(10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有机物A、B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可按如下方法进行A、B及有关物质的一系列转化:
已知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D与G互为同系物,X有银镜反应,A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 ﹣1.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CH2=CH2;B HCHO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
B→F HCHO+H2CH3OH .
E+G→X HCOOH+C2H5OH HCOOC2H5+H2O .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分析: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5×22.4=28,A为乙烯,A 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由转化关系可知E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
A、B在常温下均为气态,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D和G互为同系物,X有银镜反应,
可知B为HCHO,甲醛氧化生成甲酸,G为HCOOH,甲醛还原生成甲醇,F为CH3OH,X 与Y都是酯,X为甲酸乙酯HCOOCH2CH3,Y为乙酸甲酯CH3COOCH3,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5×22.4=28,A为乙烯,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由转化关系可知E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
A、B在常温下均为气态,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D和G互为同系物,X有银镜反应,
可知B为HCHO,甲醛氧化生成甲酸,G为HCOOH,甲醛还原生成甲醇,F为CH3OH,X 与Y都是酯,X为甲酸乙酯HCOOCH2CH3,Y为乙酸甲酯CH3COOC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H2=CH2、B为HCHO,故答案为:CH2=CH2;HCHO;
(2)C为CH3CHO,D为CH3COOH,C氧化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
2CH3COOH+Cu2O↓+2H2O,
B→F的反应为HCHO+H2CH3OH,
E为CH3CH2OH,G为HCOOH,E与G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HCOOH+C2H5OH H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HCHO+H2CH3OH;
HCOOH+C2H5OH HCOOC2H5+H2O.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根据D用正推方法解答,注意把握题给信息.
四.实验题(8分)
23.(8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铁粉、苯和液溴.
(2)请你推测长直导管b的作用:导气、冷凝回流挥发的溴
(3)请你分析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不能,溴化氢易溶于水很容易发生倒吸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考点:苯的性质;实验装置综合.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1)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2)依据导管有导气的作用结合溴易挥发的性质解答;
(3)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易溶于水,容易发生倒吸;
(4)溴化氢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浅黄色的溴化银沉淀,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有进有出.
解答:解:(1)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所以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铁粉、苯、液溴;
故答案为:苯、液溴;
(2)溴易挥发,所以长导管的作用除了导气外可以是挥发的溴冷凝回流;
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挥发的溴;
(3)溴化氢易溶于水容易发生倒吸,所以导管c的下口不能浸没于液面中;
故答案为:不能,溴化氢易溶于水很容易发生倒吸;
(4)溴化氢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浅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淡黄色;取代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题目比较简单,明确苯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长导管的作用.
四.计算题(8分)
24.(8分)(2015春•咸阳校级期中)某有机物A含碳76.6%,氢6.4%,氧17.0%,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甲烷的5.9倍,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在常温下,该有机物可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mol该有机物恰好与3molBr2作用,据此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该有机物可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有机物属于酚类,1mol该有机物恰好与3mol单质溴作用,说明酚羟基的邻、对位含有H原子,结合有机物分子式确定其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