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注释
翻译赏析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

他的诗歌主要以五言短篇为主,绝大部分为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和背景,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诗中的“张五”指的是张諲,他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二人因登山而望,故作此诗。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诗中确实表达了孟浩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登高远望的情景。

诗的首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描绘了北山之上白云缭绕、隐士怡然自得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北山”和“隐者”的出现,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描述了诗人和友人相互遥望、一起登高的情景,表达了两人心灵相通、情谊深厚的情感。

同时,“心随雁飞灭”这句诗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点明了秋日登高的原因。

傍晚时分,诗人心中的忧愁油然而
生,而清秋的美景却让他兴致大发。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这四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从山上向下眺望,看到了归来的村人在沙滩上行走,渡口旁停歇。

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矮小,江畔的沙洲像月亮一样明亮。

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

同时,这些景象也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在这美好的秋景中,却无法与友人分享,只能独自陶醉其中。

诗的尾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期待早日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他希望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和友人一起饮酒赏菊,共度佳节。

这句诗回应了前文,点明了主题,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秋登兰山寄张五》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