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
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
[谨记重点] 以下为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要牢记其关键字的意思:
别无长.物.(多余的物品) 差.强人意(稍微) 久假.不归(借) 一蹴.而就(踏) 危.言危.行(正直) 不刊.之论(更改) 不赞.一词(添加) 犯而不校.(计较) 屡试不爽.(差错)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细大不捐.(抛弃) 罪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
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该句说“再创佳
绩”,表明本次比赛并未失利。不合语境。②意味深长:指
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意味:情调;趣味。使用正确。
③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
尽。使用正确。④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
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 精明老练。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 语境。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形容人思考的深 入、时间久。符合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深谋远虑: 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符合③句“早在上个世纪 末”就提出“战略措施”的语境。 答案:C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
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
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望文生义。 ②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望文生义。③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 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符合语境。④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使用正确。⑤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与语 境“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不合,且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 盾。⑥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 境地。使用正确。 答案:D
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
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
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针对训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5·安徽高考)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
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②(2015·浙江高考)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
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
体理解或不明词语的本源,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思考趋向]
[针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5·重庆高考)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
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
水.起.。
②(2015·安徽高考)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
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
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
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
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全国卷成语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形式稳中有变 (1)全国卷高考成语考查主要有两种类型:判断正误和近 义辨析。 (2)从近三年高考题目看,具体有两种题型:“6 选 3”判 断正误与“3 选 1”近义辨析。其中“6 选 3”判断正误题,成 语考查涵盖量大,考查点多,是近年命题人青睐的题型。 2.考查重点固定 (1)不管是判断正误,还是近义辨析,所考成语都是考生 熟悉的,也是常用的易错易混的成语。 (2)常从“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等方面设误。
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此句中两人并非“初次见
面”,用错对象。⑥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
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这句的意思是:没有强大的创新设
计、生产制造能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脱离实际
的计划。使用正确。
答案:C
[谨记重点] 以下为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要牢记其常使用的对 象:荡气回肠(文章、乐曲等)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 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罄竹难书(罪行) 死灰复燃(坏事) 置之度外(生死、利害等) 相敬如 宾(夫妻)
任感。
③(2014·广东高考)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
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④(2013·全国大纲卷)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
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⑤“百年校庆节俭举办,不花国家一分钱。”某大学副校长表示,校
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使用正确。⑥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一般指人。
用错对象。
答案:A
3.(2016·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
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
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
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
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高考第三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成语
研高考真题
知怎么考
析命题角度 学解题技法
知考什么 知怎么办
专题过关检测
研高考真题
知怎么考
题型一 6 选 3 式判断正误题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
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③(2015·山东高考)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
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④(2016·全国卷Ⅲ)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
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
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
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
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题型二 3 选 1 式近义辨析题
4.(2015·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 分)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
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
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
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
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
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
解析:①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使用正确。
②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使用正确。③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适用
的对象是人工事物,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美景。用错对象。④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
处用来形容灾情,用错对象,且不合语境。⑤一见如故:初
角度三 注意感情色彩,思考是否“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具有褒义 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 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 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 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思考趋向]
巧。适用对象为人工事物,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用错
对象。②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
不上,形容远远落后。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此处
望文生义。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
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用于此处正确。④充耳不闻:塞住
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使用正确。⑤左支右
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突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②倍受读者敬重的史铁生去世后,希望地坛公园塑起史铁生的雕
像,让史铁生的骨灰长眠地坛的提议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③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④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
解析:①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 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此词容易望文生义,此处使用正 确。②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 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望文生义。③擢发难数: 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处望文生义。④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溶解了。形容嫌隙、疑虑、 误会等完全消除。此处望文生义。⑤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 妙的意思。现多指难以理解,无法想象。使用正确。⑥室如 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使用正确。 答案:C
情面。正,公正。阿,偏袒。望文生义。⑤踌躇满志:形容
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从容自得的样
子。只适用于人。用错对象。⑥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使用正确。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
不容.诛(包容)
角度二 注意适用对象,思考是否“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写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 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 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思考趋向]
[针对训练]
2.下列各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
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⑤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
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⑥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
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⑤这位运动员从全运会初出茅庐,到雅典夺得奥运金牌,再到洛桑打破
世界纪录……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一条难以复制的神秘轨迹。
⑥由于科特迪瓦长期内乱,国内民众无暇从事农业生产,加之国内资源
贫乏,许多村落几近荒芜,室.如.悬.磬.,动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析命题角度
知考什么
高考成语试题的命制,常从以下角度考查: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角度 一二三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望文 用错 褒贬 谦敬 近义 多义 重复 不合 不合 生义 对象 误用 错位 混淆 干扰 赘余 语法 逻辑
角度一 注意关键字词,思考是否“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