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杨树的造林密度是多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杨树的造林密度是多少?
造林密度,是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

密度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对采伐年龄和产量影响很大。

确定合理的密度,必须考虑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希望培育的木材径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

杨树是喜光树种,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林分密度决定杨树的光照条件。

常见到公路、沟渠两侧倾斜上长杨树,就是其趋光性所致。

杨树的顶端优势明显,树干直立,是由于顶端的分生组织活动力强,抑制侧枝生长的缘故,常见的多头树则是主杆受损后侧枝竞争生长的结果。

密度一般对树高的影响不很大,但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十分明显。

单位面积蓄积量,受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材积和年龄因素的共同制约,随着年龄的增大,密度的作用愈加明显。

我国杨木主要用作民用材和工业用材,且工业用材的需要量仍在不断增长。

杨木小径材用于造纸、制造纤维板等;大径材用于制造胶合板和火柴。

确定密度应该以各地市场需要的杨木材种为根据。

生产小径材,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平均单株材积较少,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早,采伐期较早。

生产大径材则相反,单位面积上株数少,平均单株材积较多,林分的数量成熟较晚,采伐期比较晚。

(数量成熟龄也叫作平均生长量最大成熟龄,是指用材林在单位面积上每年生产材积数量最多时期的年龄,这个时期也是林木平均生产量最大的时期。


国际杨树委员会1979年规定的杨树密度等级:
密度每株占地面积(m2)每公顷每667m2
等级株数株数
很密 <10 >1000 >66
密 10~25 1000~400 66~26
中等 25~35 400~285 26~19
一般 35~45 285~225 19~15
稀 45~60 225~165 15~11
很稀 >60 <165 <11
幼林阶段,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林分后期,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
单株材积的作用由弱变强,取代单位面积株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

因此,培育大径材要为林分后期单株材积的增大,提供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30-64平方米)和较长的轮伐期(12-15年)。

我国的杨树密度主要属于密的前三级,极少有稀的后三级。

而国际上是重视和倾向杨树稀植的,这对我们克服杨树种植过密的倾向有参考价值。

根据我国在山东省杨树密度栽植试验,培育小径材,株行距(米×米)可选用2×3、3×3;培育中小径材,可选用2×5和3×4;培育中径材可选用3×5和3×6;培育胸径30~40cm的大径材,可采用5×6、4×8、6×6。

根据密度栽植试验,上述密度级在成熟或近熟时的材积产量和径级评价为:(以下数据为山东试验田数据,应用本地实际存有差异)
第一:2×3(111株/667m2),一般为极限密度,超过则生长不良。

在此株行距下,往往第二年开始出现个体间的竞争,并抑制胸径的生长。

天然整枝从第三年开始,材积生长量5~6年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因此采伐年限为5~6年,每亩平均材积量2立方米以上,平均胸径14.26~16.6cm。

此产品只适合做造纸材。

目前,小径材售价很低,而且缺乏市场,常常是高投入低产出。

若选择此密度造林,宜选用窄冠的欧美杨类。

第二:3×3(74株/亩),2×5(65株/亩)和3×4(55株/亩)可视为近似的一组密度等级。

3×3培育胸径<17cm的小径材,价格低;2×5和3×4培育胸径21cm左右的中小径材,价格较高。

这三种密度等级的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5~1.8m3,材积生长量增长早,4~6年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采伐期可定位6~7年,8年生胸径可达到22.5cm。

比较而言,2×5便于林农间作,集约经营强度较高。

3×4则容易培育胸径21~22cm的木材,经济效益较高。

第三:3×5、2.5×6(44株/m2),3×6(37株/m2)和4×5(20株/m2)四种密度,适于培育22~25cm的中径材,采伐年限为8~10年,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4~1.6m3之间,2.5×6更便于林农间作。

虽然这四种密度单位面积株数较少,年均材积生长量稍低,但所产生的经济较大,价格较高。

第四:5×6(22株/m2)和6×6(18株/m2)适于培育33~35cm的大径材,采伐年限为10~12年,年均亩产材积生长量在1.2~1.5m3之间,材积连年生长量6年达到高峰,然后下降。

培育杨树大径材单株营养面积至少应在30m2以上,低限密度为5×6。

很多人认为“密植株多收益多”,实际未必如此。

我省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培育杨树大径材,且湖北、湖南两省的胶合板工程对杨树大径材从来都是供小于求。

我国栽培的多数是适合培育大径材的黑杨派栽培品种,如果立地条件适宜,此用7×7和8×8的株行距,10年多就能长成胸径超过50~60cm的大径材。

南京林业大学在江苏泗阳县的试验林,12年生的I-69、I-63、I-72杨,株行距为8×8,平均胸径相应为46.7cm、46.2cm、51.5cm,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2.0m3、1.88 m3、
2.33 m3,年均亩产材积量分别为1.77 m3、1.63 m3、2.03 m3。

大径的杨树,下部可提供大径材,中部和上部分别提供中径材和小径材,能满足各种材种的需要,密植的小径杨树则不能。

另外,大径材由于种植得比较稀疏,成材后较长一段时间仍能维持比较高的生长量,如果市场价格不如意,可以延期采伐。

但小径材则不然,他们的材积连年生长量达到高峰后陡然下降,林分较早衰退,必须及时出售。

大径材的效益并不差,应该重视大径材的培育。

我国是世界上杨树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在盛产杨树的县,几乎找不到胸径超过40~50cm的杨树。

我局地多树多,由于护堤护岸林防护、生态、公益性质的约束,年采伐量也不可能无限增大,采伐周期势必延长。

改变现在大密度的栽植模式,不但可以延长林间套作时间,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收益,而且,即使在采伐限额制约的条件下,也能保证树木的良好生长,得到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

一亩地的种植量:
我就对速生杨了解一些,一般种植行距3米,株距3米,种植以后到第三年隔一行伐一行,到第五年,再隔一棵伐一棵,剩下的树是行距6米,株距6米,到第十年全部伐掉。

一般一亩地初植80株到100株,根据你的地形种植出来会有一定的出入,但按面积算就是80多棵。

造林密度
根据林种、培育目标、材种、立地条件、品种确定造林密度。

1 防护林
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是农田林网、草牧场防护林)密度在56~112株/亩。

2 用材林
2.1 胶合板材用材林
胶合板材用材林在16~42株/亩,黑杨派树种107、108、中林46等不高于28株/亩,白杨派树种不高于22株/亩。

2.2 纸浆材用材林、纤维材用材林
纸浆材用材林、纤维材用材林密度不高于112株/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