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类型
A属于轴突—细胞体型 B属于轴突—树突型
2.传递过程
(1)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 质、氨基酸类物质等。
(2)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特点: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 触小泡中,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突触后膜上,因 此,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 突或细胞体。
跟踪训练3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 现很多脑保健品,有些产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 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人 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 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 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 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 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 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解析:图中起点和终点的电位都是负电位,说明测定 的是细胞膜内的电位。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 位差为90毫伏;左图装置测定的应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 中的A或D点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突触
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
3.反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有效的外界刺激。
跟踪训练1(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 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精 点 拨·················································明 技 巧
题型一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移问题分析 【例1】 (2010·海南高考)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 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 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 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 化的曲线是( )
Ⅱ
8.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Ⅰ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Ⅰ
关注新考情
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过程分析与 实验探究 2.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 3.血糖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 4.血糖调节失调的检测与探究 5.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与实验探究
(1)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 系
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特点: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 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3.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 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 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目标了然于胸,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
关注新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
Ⅰ
4.动物激素的调节
Ⅱ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Ⅱ
关注新考纲
6.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7.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3)由于突触小泡可以释放递质,会影响研究结果,所 以要除去突触小泡。
答案:(1)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突触前膜 ④突触 后膜
(2)①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速度 ②Ach浓度的升高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 度
(3)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典型 例 题 导 思
传导
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由________、_______和 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________构成的突触
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________
传导方向 ________传导 ________传递
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①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②产生原因:________,使膜外阳离子浓度________ 膜内。
(3)功能基础 ①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________的作用以及________ 的合成。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与大 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________的脑区有关。 ③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有关。
点拨 V区和视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看 不见;H区与听觉中枢的区别在于后者发生障碍后听不 见。
解析:由反射弧结构可知,伸肌既连接传入神经也连 接传出神经。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神 经中枢的控制。若刺激Ⅰ处,因为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 的传导具有双向性,a处膜电位会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 位,然后再恢复静息电位。神经冲动经过整个的反射弧才 能称为反射。
答案:D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产生机制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1.功能:对外部世界的________,控制机体的____ 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W区:损伤后病人
。
2.大脑皮层言语区VS区区::损损伤伤后后病病人人
。 。
H区:损伤后病人
。
3.学习和记忆 (1)学习: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________和 ________的过程。 (2)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________。
(1)写பைடு நூலகம்图中①~④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
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 C处感受刺激 D处感受刺激
(mmol/mL) 时间(ms)
时间(ms)
0.1
5.00
5.56
0.2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特别提醒
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有 适宜的刺激。
2.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概念的比较
概念 轴突 突触小体
含义 神经元长而少的一个突起 是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或杯状的结构
突触小泡 是突触小体内的囊泡结构,里面有神经递质
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神经元结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组成: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 →________。 (2)反射完成的必要条件:反射活动需要有________。 点拨 肌肉并非完整的效应器,还应包括支配肌肉的 传出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是另一类 效应器。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 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归纳总结
突触间兴奋传递知识辨析归纳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其原因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 一定时间有关。 (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即被相 关酶分解。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 的流动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由突触后膜的糖蛋白识 别。 (4)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含量相对较多,主 要与其代谢及分泌功能有关。
(3)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细胞结构和突触的组成可以判断①是细 胞核、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
(2)由于B、C在同一神经纤维上,B、D分别位于两个 神经元上,所以B处与C处之间兴奋的传导属于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B处与D处之间兴奋的传递属于神经元之间的传 递。比较表中数据,发现C处感受刺激时间不受Ach浓度影 响,D处感受刺激时间随Ach浓度增加而不断减少。时间的 长短可以代表兴奋传导(递)的速度。
(2)动作电位 ①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②产生原因: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 度________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 成了________。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 ________。 思考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什么?
特别提醒
离体实验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 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 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仍是单向的。
跟踪训练2 (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查)如图表示 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 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自我校对:1.相对静止状态 显著活跃状态 2.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电信号→化学信 号→电信号 双向 单向 3.1①外正内负 ②K+外流 高于 2①外负内正 ②Na+内流 高于 3局部电流 静息电位 思考: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 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自我校对:1.细胞体 轴突 树突 轴突的末梢 2.(1)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2)完整的反射弧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 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方式 在神经纤维上的
项目
自我校对:1.感知 反射活动 语言、学习、记忆和 思维
2.不能写字 不能看懂文字 不能讲话 不能听懂话 3.1 新 的 行 为 、 习 惯 积 累 经 验 2 贮 存 和 再 现 3①神经递质 某些种类蛋白质 ②神经元的活动及神 经元之间的联系 海马 ③新突触的建立
高频 考 点 突 破
寻 本 源·················································基 础 牢
关注新考情
6.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及实验探究 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类型 8.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基础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导思 随堂感悟高考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方法积累 课时作业
基础 知 识 梳 理
精 梳 理·················································巧 盘 点
(2)解读: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 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 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3)电位测量 ①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 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 次偏转。 ②动作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 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突触中兴奋传导图解解读 (1)图示
(2)解读 ①图示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 ②箭头处给予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c、d、 e,但a处不能检测到。 ③此图示考查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双向 传导。
(3)电位测量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 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 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