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并分析刑法分则中罪名的竞合与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并分析刑法分则中罪名的竞合与处理
所谓法律上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实施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冲突的现象。

而刑法中罪名的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数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或交叉关系的刑法规范,只适用一个罪名的情况。

刑法中罪名的竞合情况较为普遍,现在对刑法分则中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部分罪名的竞合与处理进行梳理并分析。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1.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

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妄图分裂国家的犯罪分子在实施分裂国家的活动中都会与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有一定的联系。

而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往往以分裂我国即达到其目的。

犯罪分子在实施分裂活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以下情形将认定为是背叛国家罪,出卖国家主权、签订卖国条约;使他国策划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使他国制造国际争端向我国提出领土要求;使他国干涉我国内政、组织傀儡政权等情形。

反之,则应认定为分裂国家罪。

2.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的,应该按照投敌叛变罪论处。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1.放火罪与以防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务,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在现实的案例中,许多行为人通过防火的方式达到其犯罪目的,例如为了杀人而对建筑物放火或者为了破坏生产经营而对厂房等放火。

区分放火罪与以防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关键是看放火的行为是否危及到了公共安全,如果危害到了公共安全,应认定为放火罪,反之则是其他犯罪。

2.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以及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与其他两罪区分的关键在于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是否危及到公共安全。

如果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杀害特定的个人或毒害特定单位或个人的少量牲畜、家禽,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破坏生产经营罪;如果同时危及公共安全的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

3.劫持航空器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航空运输安全的行为。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在劫持航空器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航空器造成破坏,即使具有使航空器倾覆、毁坏危险的,也应当以劫持航空器罪论处。

4.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两罪的行为对象均为枪支、弹药时,区分的关键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应是证据表明不是因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等犯罪活动而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果是因非法制造、买卖、运输等犯罪活动而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应当构成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5.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卷立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往往造成人身伤亡的结果,这与以开车撞人的方式危害公共共安全所造成的结果是相同的。

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的主观上是过失,犯罪人并不希望结果的发生。

而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构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上是故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6.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本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的关键在于,本罪的行为并未造成结果,只是行为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本罪与交通肇事罪区别在于,本罪属于故意犯罪且只限于在陆路交通中的公路交通领域内。

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均为故意犯罪,但本罪不以发生严重后果为犯罪构成的条件。

三、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参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

行为人为了顺利销售伪劣产品,往往假冒名牌产品的注册商标;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也往往是将自己生产的质量差的产品冒充他人质量好的产品。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往往是为了销售自身生产的商品而使用他人的商标,其销售的商品既有可能是质量合格的产品,其侵犯的只是他人的注册商标权和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

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

两罪的主要区别是主观方面,前者目的在于非法获利而后者目的在于对不特定多数人造成人身危害。

如果行为人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盈利并不希望造成致人伤亡的结果,应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果是为了对不特定多数人造成致人伤亡,应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如果行为人是由于过失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掺入了有毒有害物质,应认定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

对待家庭小的损失不斤斤计较,不浑浑噩噩混日子,积极对待生活,对于家庭发展有大致的规划。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任。

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家庭的兴旺积蓄后备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亲的大格局体现在不给孩子贴标签,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说到才女,不少人会想到民国时的“合肥四姐妹”,进而感叹合肥张家是个风水宝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