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25)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选择.翻译.木铎.络绎.不绝泽.被后世B.清.澈菁.华倩.影精.兵简政情.随事迁
C.骁.勇铙.钹浇.灌饶.有兴味翘.首昂视D.珍惜.醋.酸错.误手足无措.厝.火积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裨益飞短流长诉讼山清水秀B.洗练振聋发聩慰藉焕然冰释
C.桎梏礼尚往来凛冽妍媸毕露D.一贯根深蒂固煊赫人才辈出
3.下面各句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业精于勤。
”
B.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C.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道理的。
D.高尔基说:“天才出勤奋”。
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一直把我当作亲兄弟,时时地关心我,真诚地我,给了我不少的帮助,也让我改掉了许多毛病。
②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但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③在艺术风格方面,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同一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告诫完善固然B.劝诫完善虽然C.告诫完备虽然D.劝诫完备固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也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
...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老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B.新一轮的班委会决定,改头换面
....,加强班级管理,改变过去松松垮垮的状况,并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C.一些不学无术之徒,整日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他们为求官动足了脑筋,除了善于揣摩
上司之外身无长物
....。
D.老舍先生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达官显贵,下里巴人
....,都愿意和他攀谈,在闲谈中他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只有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人人像巴金那样“把心交给读者”,我们的文学才能提升和净化国民的灵魂,真正成为照耀人们前进的熊熊燃烧的国民精神的火炬。
C.太平洋战争爆发,母亲正就读圣经女子学校的美国校长回国去了,这所提供膳宿,学生多为孤儿的学校停办,于是我母亲又无处可去。
D.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我呼吁大家同我一道响亮而清楚地谈论艾滋病毒及艾滋病问题,同我一道拆毁环绕着艾滋病的沉默、蔑视和歧视之墙。
”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8分)
书朱湘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
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
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
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
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
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
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
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
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
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
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
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
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
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
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7.“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3分)
答:
8.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3分)
答:
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5分)
答:
10.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7分)答:
答案:
1.C(A“择”与“泽”同,读zé;“译”与“绎”同,读yì;“铎”读duó。
B“菁”与“精”同,读jīng;“清”读qīng;“倩”读qiàn;“情”读qíng。
D“错”“措”“厝”同,读cuò;“惜”读xī;“醋”读cù。
C“骁”读xiāo;“铙”读náo;“浇”读jiāo;“饶”读ráo;“翘”读qiáo。
)
2.B(“焕然冰释”应为“涣然冰释”)
3.D(因前面有冒号,故“天才出勤奋”后引号后面的句号应在后引号之前。
)
4.D(①“告诫”和“劝诫”二词使用的范围有别。
“告诫”着重指警告,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劝诫”着重在劝说,使用范围比“告诫”广。
②“完善”和“完备”的含义不同,程度也有轻重之别。
它们都有齐全的意思,“完善”侧重于齐全而良好,程度重;“完备”侧重于齐备,该有的都有了,程度轻。
语言材料中是从反面来说明“摘要的性质”,故而只能用“完备”。
③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来辨别。
“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
在转折关系的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矛盾,二者皆可用;前后分句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分句时,只能用“固然”。
)
5.A(A情有独钟: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B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用于贬义。
C身无长物:身上无多余之物,形容极其贫穷。
D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不是指地位低下的人。
)
6.D(A搭配不当。
B“文学”不能与“艺术家”呼应。
“提升”“灵魂”,搭配不当。
C“母亲正就读圣经女子学校的美国校长回国去了”句子杂糅。
)
7.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
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大意答到即可)
8.⑴书主人的命运⑵作书人的命运⑶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9.⑴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
⑵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⑶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⑷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10.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大意答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