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王春桂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Danho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and its in-fluence on nerve conduction. 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cobalamin,once a day,500 μg per
time,adding 200 mL of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to conduct intravenous infus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ed Danho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nce a day,20 mL per time,adding 200
mL of 0. 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to conduct intravenous infusion;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 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0. 00% in the control group(χ2=6. 270,P ﹤ 0. 05);peroneal nerve,sensory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40. 5 ± 4.
7)m/s and (38. 6 ± 5. 8)m/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6. 4 ± 5. 0)m/s and (43. 1 ± 4. 6)m/s of the control group, ( t=6. 08,4. 30,P ﹤ 0. 05);median nerve,sensory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50. 5 ± 4. 6)m/s and (48. 6 ± 5. 6)m/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56. 4 ± 5. 1)m/s and(53. 1± 4. 8)m/s of the control group( t=6. 08,4. 31, P ﹤ 0. 05). Conclusion Danho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DPN had good effect,can promote faster recovery of the nerve conduction, and is worth of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探讨丹红注射
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每天1次,每次50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 中静脉滴注。

所有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6.270,P﹤0.05)。

腓总神经,对照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0.5±4.7)m/s和(38.6±5.8)m/s,显著低于观察组的(46.4±5.0)m/s和(43.1±4.6)m/s( t=6.08,4.30,P﹤0.05);正中神经,对照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0.5±4.6)m/s 和(48.6±5.6)m/s,显著低于观察组的(56.4±5.1)m/s和(53.1±4.8)m/s ( t=6.08,4.31,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5(000)018
【总页数】2页(P92-92,93)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
【作者】王春桂
【作者单位】陕西省洛南县中医院内科,陕西商洛 72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R28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于患者的周围神经被损伤,可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1]。

笔者观察了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诊断标准[2]:糖尿病病史;就医时诊断出周围神经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各种感觉减弱、手足麻木、肌肉萎缩等;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减慢。

纳入标准[3]: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接受治疗且病情控制较好;愿意合作;年龄36~75岁;长期固定居住于本辖区。

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妊娠期妇女;不愿合作;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语言沟通有障碍或身体活动不方便。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0岁,平均(57.67±8.89)岁;体重指数(BMI)<18.5
kg/m22例,18.5~23.9 kg/m220例,24.0~27.9 kg/m220例,
≥28.0kg/m28例;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7.67±3.29)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8年,平均(3.27±1.26)年。

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8~70岁,平均(57.76±8.98)岁;BMI<18.5 kg/m21例,18.5~23.9 kg/m220例,24.0~27.9 kg/m220例,≥28.0 kg/m29例;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7.76± 3.3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8年,平均
(3.26±1.25)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时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给患者制订规律的作息制度和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基础治疗
护理措施无差别。

治疗期间严密注意患者血糖值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钴胺(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75,规格为每支
0.5mg)治疗,每天1次,每次50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步长集团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规格为每支10mL),每天1次,每次20mL,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

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观察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4]
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检测神经传导速度。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基本反射恢复到正常水平,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致恢复,基本反射恢复但不完全,神经传导速度每秒增加不到5m;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
比表示,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和表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周围神经具有较大的损害作用,导致患者感觉功能减退,各种正常的反射消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意义重大[5]。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痹证”范畴。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为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四肢末梢无血气通过,肌肉筋脉营养缺乏,脉络受阻,不通导致痛,从而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6]。

丹红注射液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有丹参的酮和酚酸及红花的黄色素等物质。

大量研究表明,丹参具有疏通微血管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舒筋通血、疏通脉络、通则不痛;红花可改善血液黏度、防止血小板凝集,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活血化瘀,
止痛。

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修复受损神经,促进患者恢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恢复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大量的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主要监测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这2个具有代表性的神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
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与甲钴胺相比,丹红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促进受损神经恢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使病变神经恢复正常的作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目的就是防止周围神经继续受损,促进其功能恢复,从而促进全面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丹红注射液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疗效,还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可促进神经传导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献】
[1]吕梁,张秀娟.丹红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 560-5 561.
[2]亓民,赵富利,于明磊,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1):701-702.
[3]刘超,杜万红,郑桃林.3种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J].医药导报,2012,31(8):1 023-1 025.
[4]王荣荣,张春苗.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6):1 079-1 085.
[5]李颖,李刚,冯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9):769-772.
[6]丁瑜芝,袁松涛,刘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黄芪甲苷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江苏
医药,2013,39(15):1 817-1 819.
[7]沈祥峰.运脾和络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9):2 569-2 5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