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声音的特征(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声音的特征
一、单选题
1.在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上,小学生朱德思用小号嘹亮的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

收听广播的人分辨出小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收听广播的人分辨出小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大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A.音调和响度没有关系,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所以音调越高不一定声音就越大,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蝴蝶振翅频率低于20Hz,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D.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3.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A.响度大、频率高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D.响度小、频率低
【答案】A
【解析】
B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所以齿鲸发出的声音频率高,故BD不符合题意;
AC.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表示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下列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答案】B
【解析】
AB.弦乐器发声时,弦的松紧影响发出声音的音调。

故A错误,B正确;
C.将琴枕上移,改变了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影响的是音调。

故C错误;
D.弦的粗细影响的声音的音调。

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

人们是依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发生变化来这样判断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以上三个特征
【答案】A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声音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水面的升高,使空气柱的长度变小,引起空气柱振动的变快,从而使声音的音调升高,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D.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根据题意知道,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说明
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故D错误;
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鼓振动的频率比乙鼓小,所以甲鼓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故B正确;
AC.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根据题意,不能判断两鼓的振幅,故不能判断响度,故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答案】A
【解析】
蜜蜂翅膀振动幅度较小,响度较小,振动频率较快,音调较高,牛的声带振动慢,叫声音调低,振幅大,响度大。

故选A。

8.小明和小华读出a、o、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字母小明小华
a 109.2Hz 261.2Hz
o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表中单位是Hz,所以测的是频率,反映了音调,小华声音频率高,音调高,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声音的响度最小D.丙和丁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和乙音调相同,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甲振幅最小,丙振幅大,故甲、丙响度不相同,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偏离中间位置最近,表示甲振幅最小,所以响度最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虽然振幅和频率相同,但声波的形状不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相同,故D 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乐器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用敲击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
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
C.用吹气的办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
D.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吹气,音调依次升高
【答案】B
【解析】
A.用敲击的方法使玻璃瓶发出乐音,是因为瓶子和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时,瓶内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音调依次降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瓶子里吹气时,瓶子里的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分辨下面的描述各指声音的哪一种特征:
(1)声音“震耳欲聋”____;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________.;
(3)“窃窃私语”____;
(4)空中响起了“沉闷的雷声”________.;
(5)“女高音,男低音”____;
(6)“引吭高歌”________.。

【答案】响度响度响度音调音调响度
【解析】
(1)[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2)[2]“轻声”说明声音小,响度小。

(3)[3]“窃窃私语”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小。

(4)[4]“沉闷的雷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5)[5]“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和低。

(6)[6]“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12.小明买了一个,来时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是韩红在演唱《天路》。

”他是根据声音______的不同来判断的;接着他又调节了音量按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小明用播放音乐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选填“气体”、“液体”、“固体”)传播的。

【答案】音色响度气体
【解析】
[1]不同的发声体(如不同的人),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判断唱歌的人是谁,主要是根据唱歌者的音色不同。

[2]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3]小明用播放音乐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

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答案】响度
【解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发生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因素决定的。

所以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14.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______归为一类。

【答案】振动音调笛子
【解析】
[1]从管口吹气,吸管内的空气就会振动发出类似鸟鸣的声音。

[2] 拉动棉签,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造成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3]“鸟鸣器”是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

小提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笛子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而鼓是鼓面的振动发声,所以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笛子归为一类。

15.如图是小朋友在玩“蒙住双眼找人”的游戏。

被蒙住双眼的小朋友能辨别某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
[1]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人的音色不同,被蒙住双眼的小朋友能辨别某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2]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6.如图1,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

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左数第___________个瓶子;如图2,灌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___________。

【答案】 1 瓶内空气柱振动越快,发出声音音调越高
【解析】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

因此从左数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2]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快,发出声音音调越高,这样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

17.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听其响度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

【答案】高高频率大大振幅
【解析】
(1)[1][2][3]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2)[4][5][6]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18.如图甲、乙所示,两个不同设置的示波器记录了两个发声体振动的信号。

(1)甲声音的频率是_______Hz;
(2)发声体振动得较快的是_______,声音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均选填“甲”、“乙”)。

【答案】500 甲甲
【解析】
(1)[1]由图可知,甲在0.002s内的振动次数为1次,则甲在1s内会振动500次,即频率为500Hz。

(2)[2][3]由图可知,乙在0.02s内的振动次数为2次,则乙在1s内会振动100次,即频率为100Hz。

由上可知,甲的频率为500Hz,乙的频率为100Hz,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发声体振动得较快的是甲,故声音音调较高的是甲。

三、实验题
19.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______与振动的______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______(“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
(3)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______不同;
(4)以上的物理探究方法叫______。

【答案】音调频率不同振幅音色控制变量法
【解析】
(1)[1][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从而得出声音的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

(2)[3][4]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拨动它,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即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3)[5]把上述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时,振动的物体不同,所以听到声音的音色不同。

(4)[6]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0.探究声音的特性:
(1)如图甲所示,在鼓槌敲击时,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还可以看见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用力越大,纸屑跳得越高,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相同的试管里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当按序号由A至D逐个向各试管口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______,这些声音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答案】振幅高空气柱
【解析】
(1)[1]看见鼓面上小纸屑在跳动,采用了转换法,说明鼓面在振动;用力越大,纸屑跳得越高,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2][3]向管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管内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所以,当由A至D逐个向各管口轻轻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

21.(1)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mm2
A 铜60 0.76
B 铜60 0.89
C 铜80 0.76
D 钢80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数据如上表格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为______;
(2)该探究实验所应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

【答案】AB AC 0.76 控制变量法
【解析】
(1)[1]为了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选择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故应选择AB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要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故应选择AC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只有C中铜的长度与D中钢的长度相同,C中铜的横截面积为0.76 mm2,因此D 中钢的横截面积应为0.76 mm2。

(2)[4]实验中,研究音调高低分别与琴弦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22.有四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横截面积;b、c等高,b的横截面积小于c;c与d不等高,但横截面积相同。

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

某同学根据听音调的高低猜想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频率可能与:①空气柱的长短有关;②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③水柱的长短有关。

(1)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在c、d口上吹气,使空气柱振动发声,这是在探究猜想______(填序号);结果发现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相同。

(2)若要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应选量筒______(填字母代号),若选择的量筒是b、c,则探究的是猜想______(填序号)。

(3)以上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

【答案】③a、b②控制变量法
【解析】
(1)[1]当被研究问题受多个因素影响时,研究问题和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研究对比c、d可以发现:这两个量筒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空气柱长度也相同,但量筒内装的水柱长度不同,故他们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水柱的长度是否有关” ,即在探究猜想③。

(2)[2]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空气的横截面积相同,气柱长短不同,应选量筒a、b。

[3]若选择的量筒是b、c,对比b、c可以发现:气柱长短和水柱长度相同,但空气柱的横截面积不同,所以
这两个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则探究的是猜想②。

(3)[4]根据(1),以上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控制变量法。

23.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

以下是他们对“土”的探究。

(1)他们用“土”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中传播。

(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将棉线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性能_____(“更好”或“更差”)。

(3)如果在用土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筒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4)如果在用土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5)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经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和_____(从a、b、c或d中选两根)。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可得出结论:长度、材料、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_____,音调越高。

【答案】固体更好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a c粗细细
【解析】
(1)[1]“土”由棉线和两个纸杯组成,都是固体,他们用“土”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2)[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说明金属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3]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手阻止了线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无法产生声音。

(4)[4]如果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松弛”会
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振动。

(5)①[5][6]要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使琴弦的长度和粗细相同,且材料不同,所以应选择琴弦a、c。

②[7][8]a和b相比,其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所以选择a和b,是为了探究音调高低跟琴弦粗细的关系;可得出结论:长度、材料、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细,音调越高。

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则表中所缺数据应为______、______ ;
(4)小强打算选用琴弦F和I同时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三,他的做法是______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 A B C A D F 80 1.02 错误见解析
【解析】
(1)[1][2][3]要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短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编号为A、B、C的琴弦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用编号为A、B、C的琴弦可以验证猜想一。

(2)[4][5][6]要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琴弦长短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序号为A、D、F的琴弦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用编号为A、D、F的琴弦可以验证猜想二。

(3)[7][8]要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可以选用编号为E、G、H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为E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应该与G、H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则长度应为80cm,横截面积为1.02mm2。

(4)[9][10]小强打算选用琴弦F和I同时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没有控制单一变量,不能确定是材料还是横截面积影响。

25.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_______;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将看到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弹开。

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_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
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_______(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能转换法①频率音调发声频率低于人耳的可听频率a瓶和瓶内的水
【解析】
【分析】
(1)[1]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图乙中,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将小球弹起,是因为右边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左边,而传递来的声音具有能量,引起左边的音叉也振动了,而在月球中没有空气,无法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左边的音叉无法振动,乒乓球不能弹开。

[3]甲、乙两个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让人知道发声体正在振动,这是转换法。

[4]图甲装置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击音叉,则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会不同,而此时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5][6]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则钢尺发出的声音音调会不同,那么应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频率和发声的音调。

[7]在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过程中,拨动的力保持不变,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会越低,当伸出的长度超过一定长度,其振动的频率太低了,低于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便听不到声音了。

(3)[8]由图丁知,向瓶内吹气,能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而a瓶的空气最少,那么发声时振动频率最快,音调最高。

[9]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是瓶和瓶内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