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案】高中语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教案
要点:主要学习《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二、教学
1、朗读《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2、回顾作者
柳永(约987一约1 05 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永,字耆卿。

过去我们学过他的《雨霖铃》。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登楼纵目,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浸洗了清凉的秋色。

不久又是清霜冷风,寒冷逼人。

关口和渡口一片冷落,残阳照着高楼。

到处红花枯萎,绿叶凋零,茂
盛的草木失去了岁时的生命。

只有那长江默默地滚滚东流。

不忍登高眺远,望故乡,渺茫而又遥远,归乡的心思难以改变。

感慨长久以来,自己的踪迹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苦苦地在外流浪。

想像那心上人,正登楼眺望,多少回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着爱人的归舟。

怎知我倚着栏杆,如此地忧愁凝结不解。


4、赏析
(1)“八声”作何解释?
(共有八个韵脚,调名“八声”,表明这八个韵脚与音乐有密切关系。

领字用去声最为发调,本调领字多用去声,也是为了歌唱时悠扬动听。


(2)柳永所写长词慢调,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力的领字,用来承上启下,把整个作品像珠子一样连贯起来。

请从本文中找出领字,说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上片先用“对”字领起全词,以登高望远展示暮雨潇潇的江上清秋。

又以“渐”字领起“霜风”三句,气象阔大,寓意深远。

“是处”两句一转,刻绘出众芳凋谢的秋景。

“惟有”两句又一转,展现出大江东流的苍茫境界,而作者的羁旅情怀,也就隐然言外。

下片即景抒情,“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然后用“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并与下片起句相互呼应,然后以一“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末尾又从“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由此一气贯注而下,既写自身,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质朴深厚,情深意长。


(3)东坡云:“世言柳耆卿词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

”试评说“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意境。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又有凉风寒霜,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写尽悲秋之气。

再以山河一派冷落加以铺衬,以残阳高楼画照,层层逼紧,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情景的萧索,气氛的悲凉,渲染出内心思乡怀人凄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背诵,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有关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