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事理作文:欲睹胜景,须另辟蹊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睹胜景,须另辟蹊径
王者登鹳鹊楼欲睹江山千里,不能只驻足本层,须另辟径,更上一层楼;游者攀庐山欲睹此山
真面目,不能置身山中,须另辟蹊径,出其外
而再观;大鹏欲睹南溟之壮观,不能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须另辟蹊径,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直上九万里。

在大路上行走,路边风景早已
被他人尽收眼底,景色甚是平庸,千篇一律,
何谈胜景?重蹈他人之辙,何乐之有?何不另
辟蹊径,去览他人之所未览,闻他人之他未闻,行他人之所未行的胜景呢?而人生的许多胜景
都留给了那些敢于另辟蹊径的人。

纵观政治,胜景稀少,而追逐胜景的人
太多。

路往往只有一条,这条路太拥挤,人才
经常埋没人海。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因此欲
睹政治上的胜景须得另辟蹊径。

唐时人才济济,想出类拔萃极为困难。

卢藏用欲睹大明宫这一
胜景,不随当时人进京赶考,而是隐居终南山,走出一条终南捷径,终为皇帝所用。

卢藏用之
所以能被重用,是因为他另辟蹊径,不随波逐
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退一步海阔天空,声
名远扬,为隐者开辟另一条直达胜景之路。


天下芸芸众生,谁人不想睹大明宫“九天阊阖
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胜景,但是科举
取士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行此路真是山重
水复难于上青天。

而另辟蹊径,又是柳暗花明
又一村,胜景近在眼前。

因此要想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追逐胜景的队伍中脱颖而出,须另
辟蹊径。

回首军事,欲睹胜景,也须另辟蹊径。

孙子云“兵者,诡道也。

”军事家如果用兵平庸,就会
给人以可乘之机,一招不慎而满盘皆输,错失
三军欢颜的胜景。

因此,欲睹胜景,须另辟蹊径。

成功的军事家往往用兵如神,不走寻常路,出奇制胜。

昔井径之战,韩信另辟蹊径摆下违
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

若韩信拘于常法,又怎能出乎敌人意料,背水
而战呢?又怎能以少胜多,大胜敌军呢?又怎
能最大程度激发士兵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呢?由于另辟蹊径,韩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一
招扭转乾坤,使胜景触手可及。

因此,要想让
远在天边的胜景顷刻间近在眼前,须另辟蹊径。

遍看文学,每段时期都有一派文学胜景,一旦
这段时期结束,文学将处于下坡路,此时再古
为今用,必将走向穷途末路,因此欲睹文学胜景,须另辟蹊径。

文学上的巅峰一波接一波,
后浪推前浪。

周有《诗经》,楚有《楚辞》,汉有赋,唐有诗,至此,宋人若再言诗,已无新意
可言,于是有了词,有了子瞻“大江东去,浪
淘尽”的豪放,有了三变“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

若宋人食诗之残羹冷炙,宋人很难再
有创新;反之,宋人另辟蹊径,以词之灵活媲
美诗之工整,词诗得以并驾齐驱,宋词得以攀
上唐诗后的又一文学巅峰。

宋人睹此文学胜景,真不枉其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虽然文学形式
多种多样,却仅限于当代,这也使得胜景缤纷
绚丽却都不能长存,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于文学,胜景总是需要源头活水,所以也总有
人去另辟蹊径,再攀巅峰。

因此,欲在胜景没
落低靡之际睹举世无双的胜景,须另辟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