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课教案《可怕的赤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课教案《可怕的赤潮》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赤潮,赤潮对环境的危害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掌握赤潮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赤潮的发生。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爱护环境,预防赤潮的发生。
教学内容:
一、赤潮的定义
赤潮指海洋中水产动物过多繁殖而引起海水变红的现象,是海洋中大量浮游生
物不断繁殖和死亡的结果。
二、赤潮对环境的危害
赤潮会造成沿海海水变红、漂游生物死亡,引起大量氨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释放,这些物质会对人类以及大量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赤潮对水产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对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赤潮的原因
造成赤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浮游生物繁
殖速度加快; 2. 海水富营养化,大量的营养物质让浮游植物有足够的食物,进而
加剧了浮游植物的繁殖; 3. 海水流动不畅,地理环境影响导致海水流动不畅,浮
游生物密集程度上升,结果引起赤潮; 4.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废水中的有
机物、磷、氮等营养物质都会让海洋富营养化,从而形成赤潮。
四、防止赤潮的发生
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赤潮,避免疫情扩散; 2. 严格控制废水排放,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3. 科学合理发展水产业,避免
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4. 加强公众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让大家共同参与赤潮
防治。
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分组讨论法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讨论,降低课堂压抑感,增强学
生的参与性;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渐进式地掌握与赤潮有关的知识点,
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多媒体演示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赤潮的课程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通过观
察图片和视频,全面理解赤潮的概念和意义;
2.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在观看与听课的同事,增强其学习效率。
三、互动问答法
1.让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互动问答;
2.通过互动问答,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知识的交流,在互相协作并竞争的
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赤潮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拓展:
1.借助实物和模型等工具,展示赤潮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借助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赤潮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3.利用阅读、漫画等方式,课后拓展赤潮的知识和防治方法,培养学生
环保意识,号召大家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反思:
社会课教学既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本次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拓展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观念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