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学全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次课崇尚礼仪(理论之一) (2)
第2次课自尊展示风采(理论之二) (6)
第3次课坐姿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一) (9)
第4次课站姿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二) (12)
第5次课坐姿与站姿礼仪实训(实训之一) (15)
第6次课仪容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三) (17)
第7次课细节体现教养(理论之三) (18)
第8次课走姿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四) (21)
第9次课走姿与蹲姿礼仪实训(实训之二) (25)
第10次课着装礼仪(理论之四) (27)
第11次课正装礼仪(理论之五) (32)
第12次课着装礼仪实训(实训之三) (38)
第13次课佩饰礼仪(理论之六) (41)
第14次课佩饰礼仪实训(实训之四) (46)
第15次课打领带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五) (48)
第16次课个人形象设计综合实训(实训之五) (52)
第17次课微笑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六) (53)
第18次课目光与微笑表情礼仪实训(实训之六) (56)
第19次课手势礼仪实训辅助(讲解之七) (59)
第20次课手势与臂势礼仪实训(实训之七) (62)
第21次课礼貌用语实训(实训之八) (64)
第22次课称谓礼仪(理论之七) (66)
第23次课通信礼仪实训(实训之九) (71)
第24次课会面礼仪实训(实训之十) (72)
第25次课致意礼仪(理论之八) (74)
第26次课握手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八) (76)
第27次课介绍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九) (79)
第28次课拜访礼仪(理论之九) (81)
第29次课座次礼仪实训(实训之十一) (84)
第30次课交际舞会礼仪实训(实训之十二) (86)
第31次课常用交际礼仪实训(实训之十三) (87)
第32次课礼仪综合情景模拟实训(实训之十四) (89)
第1次课崇尚礼仪(理论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礼仪、礼、仪、礼貌、礼节等的含义
2、掌握个人礼仪
3、为什么要学礼仪
4、怎么学礼仪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3、4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第一块: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落实考勤制度、做好组织教学
第二块:讲授新课,师生共同学习与实践
一、什么是礼仪
1、礼仪的涵义
什么是礼仪?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为表示自我尊重和尊敬他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一个本质:礼仪的本质是“诚”。

一个“诚”字做基础,讲礼仪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两个角度: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用于“律己”。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礼仪用于“敬人”。

礼仪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适用的一种待人接物的艺术。

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尊重、友好为前提的习惯做法。

三个要素:服饰、行为和语言是构成礼仪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四个主题: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2、与礼仪相关的词语
一般而言,与礼仪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五个,即礼、仪、礼仪、礼貌、礼节。

(1)礼
“礼”的涵义主要有四项:①礼物,如送礼、礼品。

②表示敬意的通称,如敬礼、礼貌。

③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丧礼、典礼。

④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如“齐之以礼”;朱熹语曰:“礼,谓制度品节也。


(2)仪
“仪”的涵义主要有四项:①指人的外表,如仪表、仪态。

②指形式、仪式,如仪式、司仪。

③指典范、表率,如“上者,下之仪也”,礼仪小姐。

④指礼物,如贺仪、谢仪。

(3)礼仪
“礼”和“仪”合在一起,形成了礼仪。

礼仪就是用审美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尊重之意。

现在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礼仪”一词,在《诗经》和《礼记》中早巳出现,只是当时表现出的涵义比较狭窄,与我们今天对礼仪概念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4)礼貌
“礼貌”指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

(5)礼节
礼节是指人在交际中,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如果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

如果有了礼貌,就必然伴随着具体的礼节行为。

礼仪则是对礼貌、礼节的统称。

(6)“礼貌”、“礼节”、“礼仪”三者的关系
“礼貌”、“礼节”、“礼仪”三者尽管名称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尊重人,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往往容易失礼;谙熟礼节却流于形式,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客套。

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礼是仪的本质,而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

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它是由一系列具体的礼貌礼节所构成;礼节只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而礼仪则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完整的系统。

二、什么是个人礼仪
1、个人礼仪的涵义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2、个人礼仪的基本特征
(1)以个人为支点。

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

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

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从此意义看,我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2)以修养为基础
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

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

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3)以尊重为原则
研究表明,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

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
仪的诸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4)以美好为目标
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

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

因此,我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美好”为目标的。

(5)以长远为方针
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为什么要学礼仪
1、增强素质
礼仪从各个方面激励着人们去做有教养的人。

礼仪对增强人们素质有着很强的塑造功能。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谈吐变得越来越文明,人们的衣着打扮变得越来越富靓丽,人们的仪态仪容越来越优雅,并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体现出了时代的特色和精神风貌。

礼仪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的要求与时代的精神。

礼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指导人们按礼仪规范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

让国民都来接受礼仪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礼仪对增强团体素质有着很强的塑造功能。

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

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所以礼仪对提高团体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2、增进交往
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每一种礼仪行为都表达一种甚至多种信息。

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只有按照礼仪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友好和个人意愿,人际交往才可以顺利进行和延续。

亲切的微笑、热情的问候,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往往能唤起人们的沟通欲望,彼此建立好感和信任,可以促成交流的成功。

3、促进合作
在人际交往中,不论体现的是何种关系,维系人际之间沟通与交往的礼仪,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润滑剂”作用。

礼仪的原则和规范,约束着人们的动机,指导着人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方式。

如果交往的双方都能够按照礼仪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可以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感情对立与矛盾冲突,还有助于建立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4、维护稳定
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家庭的和谐,邻里的温馨,同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都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礼仪的规范与要求。

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怎么学礼仪
1、要强制自我努力去实践礼仪
礼仪作为社会规范,是约定俗成的,虽然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对违反了礼仪规范的人,只能从道义上进行谴责。

2、要在群体活动中锻炼礼仪
各种礼仪仪式,更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比如开学典礼、誓师大会、开业典礼等,由于举行这些仪式的目的就是要统一意志、激励人心、振奋精神、做好工作,因此对与会者更是一种直接的教育形式。

3、要在良好的礼仪环境中接受熏陶
礼仪会通过评价、示范、劝阻等形式去矫正人们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倡导人们按照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健康、正常的社会生活。

遵守礼仪原则的人,客观上在起着榜样的作用,无声地影响着、教育着周围的人们。

第三块:总结巩固本节课
1、知识总结
2、纪律总结
3、学习状况总结
第2次课自尊展示风采(理论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站姿与坐姿的基本要领和礼仪规范
2、熟记礼仪规范
3、完成学习笔记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第一块: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落实考勤制度、做好组织教学
第二块:讲授新课,师生共同学习与实践
一、端庄的坐姿
坐姿的基本要求是“坐如钟”,即坐相要像钟那样端正。

最普遍的坐姿是端坐和侧坐。

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到疲劳,这时可变换为侧坐。

侧坐分左侧和右侧两种,在保持坐姿的基本要领基础上,向左(右)摆45度,两脚、两膝靠拢。

1、坐姿的基本要领
(1)身体胸前距离课桌一拳头。

如果是比较宽大的椅子,一般要坐在三分之二处。

不要靠在后面同学课桌上,教室两旁同学不能斜靠墙壁上。

(2)上身正直,目光平视,抬头挺胸,直腰收腹。

双手自然放于两膝上或者课桌面上。

两腿并拢,两脚交叉。

也可以两腿靠拢,与肩同宽。

女性穿裙子时双腿一定要并拢。

2、入座三要
一要:要从左边入座。

入座时,从座位的左边入座(右边出),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转身后右脚向后退一步,然后轻稳地落座,注意动作要轻盈舒缓,从容自如。

二要:落座要轻。

落座的声音要轻,不要猛地墩坐,如同与别人抢座位。

特别是忽地坐下,腾地站起,如同赌气,造成紧张气氛。

三要:要与场合适应。

在人际交往中,坐姿的选择要与不同的场合相适应。

如坐宽大的椅子(沙发)时,要注意不要坐得太靠里面,可就坐椅子的2/3,以便随时为对方服务。

3、坐姿三忌
一忌委靡不振。

落座时要保持上身平直,不要耸拉肩膀、含胸驼背,前俯后仰,给人以萎靡不振的印象。

二忌双手乱动。

两手交叉放在胸前或推开放在桌上,将手里的东西不停地晃动,拉衣服、搔头发、抠鼻子、掏耳朵等,都会破坏坐姿。

三忌身姿放肆。

半躺半坐、跷二郎腿,给人以放肆、无教养的感觉。

腿的摆法也是不容忽略的。

两腿笔直向前、两膝分得太开、抖动腿脚、两脚并拢而两膝外展,或两脚放在座椅下等,这些都是非“礼”的动作,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跷腿要看场合,女子入座时,要用手将裙子往前拢一下,坐下后整理一下衣裙,并注意双脚并拢,两膝不能分开。

某种特殊场合,如果跷腿坐,注意不要跷得过高,不要把衬裙露出来,还应注意将上面的小腿向后收,脚尖向下,不然会有损风度和美观。

起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然后坐起。

男子如有需要,可交叠双腿,一般是右腿架在左腿上。

在礼仪场合,绝不要首先使用这一姿势,因为会给人以显示自己地位和优势的不平衡的感觉。

而4字形的叠腿方式和用手把叠起的腿扣住的方式则是绝对禁止的。

叠腿且又晃动脚尖则更显得目中无人的傲慢无礼。

二、优雅的站姿
站姿的要求是“站如松”,其意是站得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同时还需注意站姿的优雅。

1、站姿标准的基本要领
(1)整体面貌:面带微笑,精神振作。

男性“挺拔潇洒”,女性“娴静幽雅”。

(2)抬头挺胸,立腰收腹。

两眼平视,两唇微闭。

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有侧放式、前腹式、后背式站姿)。

两腿展直,双脚靠拢,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中间。

男性两腿夹紧,稍稍用力,两跟靠拢,双脚成“V”字型,给人以“挺拔潇洒”的印象;女子两腿靠紧,双脚成“丁”字型,一脚在前,一脚稍后斜放(身体重心在后腿),给人以“亭亭玉立”的印象。

2、站姿三要
(1)要保持合适的距离
人谈话时,要面向宾客,保持一定距离,太远或过近都是不礼貌的。

交际场合的谈话距离约一米左右,即所谓的“一米线”。

(2)要适时交换重心
两脚分开、重心平分在两脚上,或者两脚平行,贴在一起的站姿都不足取。

男子站立时,双脚可稍稍分开,但最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应该落在一只脚上。

女子站立时,双脚成“丁”字型,身体重心应该落在稍后面一只脚上。

如果站立稍久,可以把重心移动到另一只脚上。

(3)要注重站姿的整体美
正确的站姿对于站姿的整体美很重要,尤其是女性,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提到,站姿要面带微笑,精神振作。

男性“挺拔潇洒”,女性“娴静幽雅”。

3、站姿三忌
一忌低头哈腰
驼背、躬腰,两眼左右斜视,一肩高一肩低。

姿势要端正,不能身斜体歪。

两腿分得很开,或倚墙靠桌、手扶椅背、双腿交叉等站姿,都是不雅的仪态。

二忌手舞足蹈
在正式场合站立时,不要有意识的没意识的做小动作,如摆弄衣服、整理发辫、咬手指、抖动小腿等,都会影响站姿。

这样不仅显得拘谨,给人以缺乏经验和缺乏自
信的感觉,而且有失仪态的庄重。

站立时,手的位置也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

有三种不礼貌的做法:一是用手抱肘,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这个姿势在世界各地都被人们普遍用来表示防御与消极的态度。

二是双手叉腰,这是含进犯意识的姿势。

三是双手插在衣袋中,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三忌两脚平行
两脚平行,贴在一起的姿势是不足取的。

姿势不雅,同时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总之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三、清新的仪容
“清新的仪容”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1、头发整洁,常洗常理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头发清洁,没有头皮屑;二是发型美观,朴素大方。

头发要有形状,发丝不要凌乱。

三是头发长短要适度。

男性头发,比较专业的说法是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女性头发,直发齐耳,稍长微曲,长发不过肩。

如果要留长发,上班的时候,重要场合,最好把头发束起来,不要随意散开。

2、男性要洁面,女性可淡妆
男性要洁面,胡须要剃净,鼻毛应剪短,鬓角要刮齐,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

女性可淡妆。

讲三点要求:一是浅妆淡雅,浓妆妖艳。

二是化妆要避短。

美化容貌,扬长避短。

三是一般从简化妆。

化简妆,一般只注意三个部位,嘴部、面部和眼部,其它部位可以省略。

3、指甲齐尖
指甲以刚好达到指头最尖端为宜。

不能留长指甲和画彩色指甲。

第三块:总结巩固本节课
1、知识总结
2、纪律总结
3、学习状况总结
第3次课坐姿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一)
【教学目标】
1、识记端庄坐姿的具体要求和基本要领
2、掌握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3、模拟坐姿训练和矫正错误的坐姿
4、制定自我教学要点计划
【教学要点】
一、标准坐姿的基本要求
女士
1、头部挺直,双目平视,下颌内收。

2、身体端正,两肩放松,勿倚靠座椅的背部。

3、挺胸收腹,上身微微前倾。

4、采用中坐姿势,坐时占椅面2/3的面积。

5、日常手的姿势:自然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6、桌面手的姿势:双手自然交叠,将腕至肘部的三部之二处轻放在柜台上。

7、腿的姿势:双腿靠紧并垂直于地面,也可将双腿稍稍斜侧调整姿势。

男士
1、头部挺直,双目平视,下颌内收。

2、身体端正,两肩放松,勿倚靠座椅的背部。

3、挺胸收腹,上身微微前倾。

4、采用中坐姿势:坐椅面2/3左右。

5、日常手的姿势:自然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6、桌面手的姿势:双手自然交叠,将腕到肘部的三分之二处轻放在桌面上。

7、腿的姿势:双腿可并拢,也可分开,但分开间距不得超过肩宽。

二、坐姿三忌
一忌委靡不振。

落座时要保持上身平直,不要耸拉肩膀、含胸驼背,前俯后仰,给人以萎靡不振的印象。

二忌手脚乱动。

两手交叉放在胸前或推开放在桌上,将手里的东西不停地晃动,拉衣服、搔头发、抠鼻子、掏耳朵等,都会破坏坐姿。

在座椅上,切忌大幅度双腿叉开,或将双腿伸在老远,更不得将脚藏在座椅下或用脚勾住椅子的腿。

三忌身姿放肆。

不要半躺半坐、不要跷二郎腿。

腿的摆法也是不容忽略的。

两腿笔直向前、两膝分得太开、抖动腿脚、两脚并拢而两膝外展,或两脚放在座椅下等,这些都是非“礼”的动作,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跷腿要看场合,女子入座时,要用手将裙子往前拢一下,坐下后整理一下衣裙,并注意双脚并拢,两膝不能分开。

某种特殊场合,如果跷腿坐,注意不要跷得过高,不要把衬裙露出来,还应注意将上面的小腿向后收,脚尖向下,不然会有损风度和美观。

起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然后坐起。

男子如有需要,可交叠双腿,一般是右腿架在左腿上。

在礼仪场合,绝不要首先使用这一姿势,因为会给人以显示自己地位和优势的不平衡的感觉。

而4字形的叠腿方式和用手把叠起的腿扣住的方式则是绝对禁止的。

叠腿且又晃动脚尖则更显得目中无人的傲慢无礼。

【效果展示】
全体人员按照上述姿势要求坐好,教师逐一检测。

若姿势不够标准,进行及时纠正。

第4次课站姿礼仪实训辅助(准备之二)
【教学目标】
1、识记优雅的站姿的具体要求和基本要领
2、掌握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3、进行站姿训练
4、制定自我教学要点计划
【教学要点】
一、标准站姿的基本要领:
男士
1、双眼平视前方,下颌微微内收,颈部挺直。

2、双肩自然放松端平且收腹挺胸,但不显僵硬。

3、双臂自然下垂,处于身体两侧,右手轻握左手的腕部,左手握拳,放在小腹前,或者置于身后。

4、脚跟并拢,脚呈“V”字型分开,两脚尖间距约一个拳头的宽度;或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女士
1、头部抬起,面部朝向正前方,双眼平视,下颌微微内收,颈部挺直。

2、双肩自然放下、端平且收腹挺胸,但不显僵硬。

3、双臂自然下垂,处于身体两侧,将双手自然叠放于小腹前,右手叠加在左手上。

4、两腿并拢,两脚呈“丁”字型(或并立)站立。

二、站姿三要
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
人谈话时,要面向宾客,保持一定距离,太远或过近都是不礼貌的。

交际场合的谈话距离约一米左右,即所谓的“一米线”。

二要适时交换重心
两脚分开、重心平分在两脚上,或者两脚平行,贴在一起的站姿都不足取。

男子站立时,双脚可稍稍分开,但最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应该落在一只脚上。

女子站立时,双脚成“丁”字型,身体重心应该落在稍后面一只脚上。

如果站立稍久,可以把重心移动到另一只脚上。

三要注重站姿的整体美
正确的站姿对于站姿的整体美很重要,尤其是女性,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提到,站姿要面带微笑,精神振作。

男性“挺拔潇洒”,女性“娴静幽雅”。

三、站姿三忌
一忌低头哈腰
驼背、躬腰,两眼左右斜视,一肩高一肩低。

姿势要端正,不能身斜体歪。

两腿分得很开,或倚墙靠桌、手扶椅背、双腿交叉等站姿,都是不雅的仪态。

二忌手舞足蹈
在正式场合站立时,不要有意识的没意识的做小动作,如摆弄衣服、整理发辫、咬手指、抖动小腿等,都会影响站姿。

这样不仅显得拘谨,给人以缺乏经验和缺乏自信的感觉,而且有失仪态的庄重。

站立时,手的位置也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

有三种不礼貌的做法:一是用手抱肘,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这个姿势在世界各地都被人们普遍用来表示防御与消极的态度。

二是双手插在腰间,这是含进犯意识的姿势。

三是双手插在衣袋中,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三忌两脚平行
两脚平行,贴在一起的姿势是不足取的。

姿势不雅,同时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总之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四、站姿的训练方法
(1) 五点靠墙:背墙站立,脚跟、小腿、臀部、双肩和头部靠着墙壁,以训练整个身体的控制能力。

(2) 双腿夹纸:站立者在两大腿间夹上一张纸,保持纸不松、不掉,以训练腿部的控制能力。

(3) 头上顶书:站立者按要领站好后,在头上顶一本书,努力保持书在头上的稳定性,以训练头部的控制能力。

【效果展示】
轻松地摆动身体后,瞬间以标准站姿站立,若姿势不够标准,则应加强练习,直至无误为止。

第5次课 坐姿与站姿礼仪实训(实训之一)
一、实训准备
二、操作规范
(一)坐姿操作规范:
(1)对所学的几种坐姿,每次训练坚持10分钟左右,配有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减轻疲劳。

(2)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如在乘车时、在上课时、在伏案看书采用坐姿时,都可以按照以上标准坐姿要求进行训练,不放过每一次时机,久而久之,优美的坐姿便形成了习惯。

(二)站姿操作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