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语文中考 人大附中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语文一模[海淀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
(二)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ān)帛①,谓之帛书。

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

至后汉,蔡伦以木肤、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②而文籍资③之以为卷轴。

然皆写本④,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

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⑤国子监⑥田敏,校正《九经》⑦,刻板印卖。

朝廷从之。

锓梓(qǐn zǐ)之法⑧,其本于此。

因是天下书籍遂广。

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⑨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① [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

②[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

③[资]凭借,用。

④ [写本]手抄的书本。

⑤[判]指兼职。

⑥[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⑦ [九经] 儒家经典。

⑧[锓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

⑨[印造]印刷制作。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从.民欲也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瞬息可就.就:
(2)谓.之竹简谓: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纸帖之翻译:
(2)天下书籍遂广翻译:
5. C(2分)
6.(1)完成 (1分) (2)称为(叫,叫做)(1分)
7.(1)用纸条给它做标记。

(2分)
(2)天下的书籍(于是)就多了起来。

(2分)
8.(1)字印活(字活,字模活)(1分)
(2)印刷活(备版活、字印数目活)(1分)
(3)学者艰于传录(1分)
(4)人皆惮其工费(板木工匠,所费甚多;功力不及,数载难成)(1分)
2、2019语文一模[朝阳区]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②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③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赗敛棺椁④皆所未具。

公怃然⑤,即彻宴席,厚赒⑥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①〔缞绖(cuīdié)〕丧服。

②〔亟(jí)〕急迫地。

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④〔赗(fè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

⑤〔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

⑥〔赒(zhōu)〕救济。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杂然而前陈.者陈:
(2)范文正公守.邠州守: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
(2)即彻宴席,厚赒给之翻译:
11. 在古汉语中,“毕”有下面三个解释,文中“使毕其事”中“毕“的意思是。

(填序号)(2
分)
①轻快,敏捷。

②完成,结束。

③全部,全都。

12. 甲文中“太守”与“滁人”同乐,乙文中“范文正”,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
想。

(2分)
9.答案:(1)摆开(2)做州郡的长官(做太守)
(共2分。

每小题1分)
10.答案:(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他)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他们重金救济
(共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②
(2分)
12.答案示例:因“士人”而悲
(2分。

意思对即可)
3、2019语文一模[西城区]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5~7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刘向《战国策》)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发政举事:指君主发布政令,行动做事。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时时而间.进间:
(2)宋昭公出亡.亡: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翻译: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翻译:
7.下面是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获得的启示,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4分。

②④空
用原文回答,①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5.答案:(1)间或、偶然(2)逃跑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6.答案:(1)宫里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
(2)朝内朝外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7.答案:
①广纳谏言②战胜于朝廷③谄媚阿谀之言④离国家失社稷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①③两空意思相近即可。

4、2019语文一模[东城区]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0-13题。

(共10分)
【选段一】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
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选段二】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1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2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3失明,厥有《国语》;孙子4膑脚,兵法修列;不韦5迁蜀,世传《吕览》;韩非6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1.倜傥:卓异。

2.文王被囚,演《周易》六十四卦。

3.左丘明:鲁国史官,集有《国语》。

4.孙子:名膑,战国时军事家。

5.不韦:姓吕,曾为秦相。

与门下士集体创作《吕览》。

6.韩非:战国时韩国公子。

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都是其中名篇。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将军身被坚.执锐坚:
⑵思垂空文以自见.见:
11.下列语句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1分)
A.夺而.杀尉
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C.收而.攻蕲
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⑴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译文:
⑵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译文:
13.从【选段二】得知,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认为“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请结合【选段
一】的具体内容,说说陈胜为什么能成大事。

(3分)
答:
10.答案:⑴铁甲。

⑵通“现”,意思是显现,露出。

(或:表达)
评分:共2分。

每小题1分。

11.答案:B
评分:1分。

答错即不得分。

12.答案:⑴(陈胜)发布命令,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商讨大事。

⑵屈原被流放,
才写了《离骚》。

评分:共4分。

每小题2分。

第一小题,关键词语“号令”“会计”意思、全句大致意思各1分;
第二小题关键词“乃”“赋”意思、被动句式各1分。

13.要点:⑴善于抓住时机。

⑵会煽动人情绪,有号召力。

⑶会用人。

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5、2019语文一模[丰台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祖逖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资治通鉴·晋纪十》)
【乙】枕戈待旦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

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①逆虏②,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其意气相期如此。

在晋阳,常③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

中夜奏胡笳④,贼又流涕歔欷⑤,有怀土之切。

向晓⑥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晋书·刘琨传》)
注释:①[枭]斩首示众,引申为消灭。

②[逆虏]敌人。

③[常]通“尝”,曾经。

④[胡笳]管乐器名,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使用。

⑤[歔欷]叹息,哽咽。

⑥[向晓]拂晓,天快亮时。

6.甲乙两文中有多处“为”字,意思不同。

甲文中,“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一句中“为”的意思是①;乙文中,“常为胡骑所围数重”一句中“为”的意思是②。

(2分)
7. 下列词语中,与“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中的“济”意思相同的是()(2分)
A. 同舟共济
B. 无济于事
C. 扶危济困
D. 刚柔相济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遂屯淮阴,起冶铸兵。

翻译:
(2)贼并弃围而走。

翻译:
9.某学校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小明阅读了以上材料很受鼓舞,他要在活动中介绍两人
6.(2分)①做,担任;②被。

评分说明:每空1分。

7. (2分)A
8.(4分)
(1)(军队)于是在淮阴驻扎,修起冶铁炉,铸造兵器。

(2分)
(2)敌兵一起放弃围城而撤离。

(2分)
9.(4分)
答案示例:
共同点:①少有大志;②杀敌报国(或“热爱祖国”)
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启示:(1)要树立远大理想,有志向,有抱负;(2)爱国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要为国事尽心尽力;
(3)退敌要有勇有谋,讲究策略才能做成大事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6、2019语文一模[石景山]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节选)和《史记》、《汉书》选段,完成第9-11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秦)二世无道,始作阿房宫①,繁刑严诛②,赋敛③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④,百姓困穷,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⑤,而天下苦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

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

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⑥!”慎夫人⑦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年间,国家亡⑧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⑨廪庾⑩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上》
注:①阿房宫:秦朝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尚未建成即被项羽所焚。

②严诛:严于诛杀。

③赋敛:田赋,税收。

④纪:治理。

⑤刑戮相望于道:受刑被杀的人充塞道路。

⑥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⑦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

⑧亡:通“无”。

⑨都鄙:京城和边邑,借指全国。

⑩廪庾:粮仓。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2)寡助之至.至:
(3)吏弗.能纪弗:
(4)慎夫人衣不曳.地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
(2)召匠计之,直百金翻译:
11.用自己的话说说秦二世和汉文帝治国的做法和效果有什么不同,体现了第一则材料中孟子所提倡的什么主张。

(5分)
答:
9.答案:(1)限制(2)极点(3)不(4)拖
(共4分。

每小题1分)
10.答案:(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汉文帝)召见工匠计算露台的花费,价值百金。

(共4分。

每小题2分)
11.答案要点:①秦二世刑罚严苛,赋税繁重,大兴土木。

②百姓生活困苦。

③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

④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足,国库充盈。

⑤施行仁政。

(共5分。

每个要点1分)
7、2019语文一模[大兴区]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8~11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其家人化之如此。

帝欲相之,以疾辞。

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

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
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道者多助
B. 乡为.身死而不受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亦不睨视而去去
..国怀乡
D. 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翻译:________
(2)帝欲相之,以疾辞。

翻译:________
10.【甲】文中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1);【乙】文中许衡(2),是因为其心有主。

(2分)
11.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梨树”。

请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和下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3分)
杨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荆州王密至夜怀金十斤遗震。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拒金。

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答:________
8. C (共2分)
9.(1)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2)皇帝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用自己生病为由辞谢了。

(共4分。

每句2分)
10. 示例:(1)不失本心(2)不取无主之梨(共2分。

每空1分)
11.示例:
这三则材料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时,能够不违背道义,坚守“本心”,无论有无别人监督,都不能动摇应有的道德准则。

(共3分。

每要点1分)
8、2019语文一模[房山区]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1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该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227年】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而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该历史事件发生在大约公元207年——208年春】
【丙】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将军宜枉.驾顾之猥自枉.屈
B. 愿.陛下亲之信之将军岂愿.见之乎
C.若跨有荆、益.至于斟酌损益.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欲信大义于.天下
8.古汉语常常出现把名词当作动词运用的语法现象,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名词“刃”就
用作动词,翻译成“用刀刃杀害”。

依据此种用法,结合文意,“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可译为()(2分)
A.百姓谁敢不挑着竹篮,拿着壶来欢迎您呢?
B.百姓谁敢不拿着食物和美酒来欢迎您呢?
C.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10.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策略,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形势、出谋划
11. 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说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4分)
答:
7.A(2分)
8.C(2分)
9.(先帝)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

(2分)(译出“未尝”“痛恨”,大意正确给2分)
10.答案示例:(3分)
11.答案要点:
可从德、能两方面评价。

德:为臣子,忠心耿耿。

为报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的充分信任之情;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临行前忆往事言真情,用心良苦,只为兴汉室还旧都。

能:具有政治的预见性。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能:知人善任,为后主刘禅推荐文臣武将。

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能率领军队平定南方,备足兵甲后又要带领军队出师北伐,兴复汉室。

)评分:本题4分。

德的方面答出“忠”1分,能结合材料分析1分。

能的方面答出“政治的预见性”(1分),能答出“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1分。

若答出知人善任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并结合材料分析只得1分。

9、2019语文一模[昌平区]
10、2019语文一模[门头沟]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12分)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予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①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②熙熙然③回巧献技,以效兹④丘之下。

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⑤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⑥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⑦,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⑧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刈(yì):割。

②举:全。

③熙熙然:和悦的样子。

④兹:这,代词。

⑤瀯瀯(yíng):象声词,水回旋的声音。

⑥匝(zā)旬:满十天。

匝,周。

旬,十天为一旬。

⑦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⑧遭:运气。

10.下面是“书”的四个解释,文中“书于石”的“书”的意思是(填序号)(2分)
①书籍。

“家贫,无从致~以观,每假借于藏~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②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

”《春望》
③书写。

“乃丹~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④(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上~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影布.石上布: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
1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2)以兹丘之胜
翻译:
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⑤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10.③(2分)
11.布:摆,映(1分);陋:鄙视,以...为陋(1分)
12.(1)(溪水)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分)
(2)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2分)
13. ①孤寂、凄苦、悲凉②心神愉悦、陶醉自得(4分)
11、2019语文一模[顺义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2分)
(一)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西山①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②。

小鱼尾游,翕忽跳达。

亘流背林③,禅刹相接。

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

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

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佁然不动
②斗折蛇行9.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漏洞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

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

洞:清楚,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