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涉江采芙蓉》表现东汉末年这些外出游子的思乡 之情。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 “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 ”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想一想: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莲的诗词 作品?
爱莲说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莲,花之 君子者也

9. 能准确 、有感 情的朗 读诗歌 ,领会 丰富的 内涵, 体会诗 作蕴涵 的思想 感情。
2、女子思夫。
问题探究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 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 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 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 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 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 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 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
3.依景情,析手法;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
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 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 己。
3.依景情,析手法;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 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 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 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 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 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5.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心理 ,尤其 动人。 凄清、 冷落的 景色, 衬托出 人物的 惆怅、 幽怨之 情,并 为全诗 定下了 哀怨不 已的感 情基调 。

6 . 石 壕 吏和 老妇人 是诗中 的主要 人物, 要立于 善于运 用想像 来刻画 他们各 自的动 作、语 言和神 态;还 要补充 一些事 实上已 经发生 却被诗 人隐去 的故事 情节。

3. 本题运 用说明 文限制 性词语 能否删 除四步 法。不 能。极 大的一 词表程 度,说 明绘画 的题材 范围较 过去有 了很大 的变化 ,删去 之后其 程度就 会减轻 ,不符 合实际 情况, 这体现 了说明 文语言 的准确 性和严 密性。

4.开篇写湘君眺望洞庭,盼望湘夫人 飘然而 降,却 始终不 见,因 而心中 充满愁 思。续 写沅湘 秋景, 秋风扬 波拂叶 ,画面 壮阔而 凄清。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 古涉 诗江 十采 九芙 首蓉 》
1.读顺畅,通大意;
❖ 渡过江水去采撷那莲花,岸边的洼地里,还 长着数不清的兰草。
❖ 采了花要送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啊,却在遥 远的地方。
❖ 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 ❖ 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在思念的忧伤中

7.文 学 本 身 就 是将 自己生 命的感 动凝固 成文字 ,去唤 醒那沉 睡的情 感,饥 渴的灵 魂,也 许已是 跨越千 年,但 那人间 的真情 却亘古 不变, 故事仿 佛就在 昨日一 般亲切 ,光芒 没有丝 毫的暗 淡减损 。

8.只 要 我 们 用 心去 聆听, 用情去 触摸, 你终会 感受到 生命的 鲜活, 人性的 光辉, 智慧的 温暖。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 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类似的诗句还是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杜甫《春日忆李白》) “伤心明月凭阑处,想 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从整体看 ,前四句诗的内容游离于叙事的轨道之外,特点 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却从对方思念自己 着笔,从而营造出一种“诗从对面飞来”的感受 。古代诗文家常使用这一修辞格充分展现抒情主 人公心里视野,将许多对过去、未来的悬想逼真 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王 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词人填词有造境、写 境之分,“悬想”无疑就是一种造境的方式。
一直到老。
2.找诗眼,抓主旨;
⑴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 “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 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 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2.找诗眼,抓主旨;
(2)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 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 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 么看? 1、游子思乡怀人。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古 诗 十 九 首
古诗十九首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2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3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 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 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1.读顺畅,通大意; 2.找诗眼,抓主旨; 3.依景情,析手法; 4.找意象,品意境。
明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 雄哪吒的形象,透过哪吒这一 神话人物形象,我们看到莲花 又变成了正义和勇敢的化身。
神话传说
❖ 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可谓 深入民心,她端坐莲花盘,时时 准备普渡众生。在人们的心目中 ,莲花又成了神圣、博爱、救人 于苦难的代表。
小结:
❖可见,在古人的心 目中,莲是高洁、 美好的象征,用莲 来表情达意,表明 抒情主人公的雅洁 以及所表达感情的 纯洁和美好。

1. 中 国 人 只 要 看到 土地, 就会想 种点什 么。而 牛叉的 是,这 花花草 草庄稼 蔬菜还 就听中 国人的 话,怎 么种怎 么活。

2. 中 国 人 对 蔬 菜的 热爱, 本质上 是对土 地和家 乡的热 爱。本 诗主人 公就是 这样一 位采摘 野菜的 同时, 又保卫 祖国、 眷恋家 乡的士 兵。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 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 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 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汉末文人不从自己的角度落笔,而借用 思妇的口吻来抒情,是什么原因呢?
❖ 首先,在那个时代,女性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 爱情和婚姻。——“思人”是女性独有的视角。
❖ 其次,女性情感的深婉细腻,是男性所不及的。为 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女 性为主人公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第三,这些汉末文人对女性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 情,抒写女性的不幸,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 苦的人生体验。——汉末文人具备以女性角度抒写 情感的可能。
3.依景情,析手法 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 哀情)
2.虚实结合
3.白描
4.找意象,品意境。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 样的意境?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 什么作用?
芙蓉
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
特点: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芙蓉”“兰泽”“芳草” 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 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 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 的氛围。 “芙蓉”“兰 泽”“芳草”等意象, 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 感情的纯洁、美好。
意境总结: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 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 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 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意在表达感 情的纯洁和美好。
高洁品质 优雅气质 优美姿态 庄重仪表
屈原《离骚》
❖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 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 和美好的修养
西洲曲
开门郎不至, 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
表达了一个女子 对所爱的男子的 深长思念和爱情 的纯洁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