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山野放歌巴蜀山歌》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蜀山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通过《巴蜀山歌》这一初中音乐课程,让学生了解巴蜀地区的音乐文化,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本课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

2. 歌曲演唱准备:学生需自行学习《巴蜀山歌》的歌词和旋律,并尝试进行演唱练习。

要求声音清晰、节奏准确,能够初步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小组合唱排练:学生需分组进行合唱排练,每组成员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歌曲的演唱方式和表达方式。

小组内需分工明确,每位成员需承担一定的任务,如领唱、和声等。

4. 音乐文化调研: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走访,了解巴蜀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包括乐器、演唱形式等,并形成文字报告。

5. 创作与改编:鼓励学生尝试对《巴蜀山歌》进行简单的创作或改编,如改变歌曲的节奏、旋律或歌词等,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
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预习并理解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回答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

2. 演唱准备要求: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演唱练习,并确保声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小组合唱要求:小组内成员需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合唱排练,并确保整体效果和谐统一。

4. 文化调研要求:文化调研报告需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能够准确反映巴蜀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5. 创作与改编要求:学生需保持原创性,并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演唱准备情况、小组合唱效果、文化调研报告以及创作与改编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演唱技巧、团队合作能力、文化调研深度以及创作与改编的创意和表达。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3.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巴蜀山歌》的音乐文化内涵,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初中音乐课程《巴蜀山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和支持我们的教学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以上就是关于《巴蜀山歌》的作业设计方案。

具体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节音乐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
1. 让学生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掌握《巴蜀山歌》的旋律与节奏,并能够初步理解歌曲所蕴含的巴蜀地域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团队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本课作业内容为:
1. 旋律与节奏练习:要求学生自行反复听唱《巴蜀山歌》,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铭记于心,达到熟练演唱的程度。

2. 歌曲背景了解: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关于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等资料,并尝试将歌曲与这些背景相联系,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小组合作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排练,每个小组需设计表演动作、编排队形等,在确保不改变歌曲原意的基础上,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展现《巴蜀山歌》。

4. 创作拓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与巴蜀文化相关的简短歌曲或歌谣,内容可以是对巴蜀山水的赞美,或者是对当地风情的描述。

三、作业要求
对于本次音乐课作业的完成要求如下:
1. 旋律与节奏练习要求准确无误地演唱整首歌曲,节奏感强,不出现明显的音准或节奏错误。

2. 歌曲背景了解需有详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对巴蜀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

3. 小组合作表演需注重整体协调性,表演内容与歌曲相匹配,动作和队形设计合理且具有创意。

4. 创作拓展部分需体现出对巴蜀文化的理解与创意,歌曲或歌谣内容积极向上,符合中学生审美标准。

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2. 对巴蜀文化背景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合作表演的协调性和创意性;
4. 创作拓展的原创性和文化内涵。

评价方式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为主。

五、作业反馈
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反馈:
1.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并提高音乐素养。

3. 将学生的表演和创作成果在班内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4.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作业设计,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