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理图像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考前三个月》2019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文档:计算题限时突破(一)Word版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2019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文档:计算题限时突破(一)Word版含解析

计算题限时打破 (一)(限时:25分钟)24、(12分)如图1所示,为室内冰雪乐园中一个游乐项目,倾斜冰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冰面长、宽均为L=40m,倾斜冰面双侧均安装有安全网护栏,在冰面顶端中点,由工作人员负责开释载有人的凹形滑板,与冰面相连的水平面上安有缓冲装置(图中未画出),使滑下者能安全停下、周末某父子俩前去游乐,设父亲与滑板总质量为M=80kg,儿子与滑板总质量为m=40kg,父子俩准备一同下滑,在工作人员静止开释的瞬时,父亲沿水平方向推了一2均视为质点、图1(1)若父子俩都能安全抵达冰面底端(没遇到护栏),下滑的时间t多长?(2)父子俩都能安全达到冰面底端(没遇到护栏),父亲在推儿子时最多做功W为多少?答案(1)4s(2)750J分析(1)父子俩都沿冰面做类平抛运动,沿冰面向下的加快度为:a=gsinθ=5m/s2,二者同时达究竟端、依据位移与时间关系:L=1at2,代入数据解得:t=4s2(2)推开后,设父亲获取初速度为v M,儿子获取初速度v m,父子俩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Mv M=mv m因儿子质量小些,只需儿子安全即可,水光滑动距离为L2,若儿子恰好没有遇到护栏,依据位移与时间关系:L=v m t,2代入数据解得v m=5m/s,代入动量守恒式,得:v M=m/s 依据功能关系:W=1mv m2+1Mv M222代入数据得最多做功:W=750J25、(20分)如图2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E=1×106V/m的匀强电场中,固定一个穿有A、B两个小球(均视为质点)的圆滑绝缘圆环,圆环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半径为R=m、A、B用一杜绝缘轻杆相连,A带的电荷量为q=+7×10-7C,B不带电,质量分别为mA=kg、mB=kg.将两小球从圆环上的图示地点(A与圆心O等高,B在圆心O的正下方)由静止开释,两小球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取g=10m/s2.图2(1)经过计算判断,小球A可否抵达圆环的最高点 C.(2)求小球A的最大速度值、(可保存根号)(3)求小球A从图示地点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变化的最大值、答案(1)A不可以抵达圆环最高点(2)22m/s4J3分析(1)设A、B在转动过程中,轻杆对A、B做的功分别为W T、W T′,则W T+W T′=0设A、B抵达圆环最高点的动能分别为EkA、EkB 对A由动能定理:qER-m A gR+W T=E kA对B由动能定理:W T′-m B gR=E kB联立解得:E kA+E kB=-J上式表示,A在圆环最高点时,系统动能为负值、故A不可以抵达圆环最高点、(2)设B转过α角时,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因A、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和角速度均同样,故v A=v B1 2对A由动能定理:qERsinα-mA gRsinα+WT=2mAvA对B由动能定理:12WT′-mBgR(1-cosα)=mBvB2联立方程并联合数学知识,解得:v A2=8×(3sinα+4cosα-4)=8×5sin(53°+α)-32 999解适当α=37°时,A、B有最大速度,均为vmax=22m/s3(3)A、B从图示地点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当两球速度为0时,电场力做功最多,电势能减少最多,故得:3sinα+4cosα-4=0解得:sinα=2425(sinα=0舍去)A的电势能减少了E p=qERsinα代入数值得:A的电势能减少许的最大值为E pm=4J、。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板块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板块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提能点(一) 应用运动学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保分类考点练练就能过关 [题点全练]————————————————————————————————1.(2019届高三·平顶山联考)设竖直向上为y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曲线为一质点沿y 轴运动的位置—时间(y -t )图像,已知图线为一条抛物线,则由图可知( )A .t =0时刻质点速度为0B .0~t 1时间内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C .0~t 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减小D .t 1~t 3时间内质点相对坐标原点O 的位移先为正后为负解析:选C 由题图知,在t =0时刻图线斜率不为0,说明t =0时刻质点速度不为0,0~t 1时间内图线斜率大于0,故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故A 、B 错误;根据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 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减小,故C 正确;t 1~t 3时间内质点相对坐标原点O 的位置坐标一直不小于0,则位移一直不为负,故D 错误。

2.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 -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已知在t =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 在B 的左边1.75 m 处,则A 追上B 的时间是( )A .t =0.5 sB .t =1.5 sC .t =2.5 sD .t =3.5 s解析:选D 由题图易知,在前2 s 内A 、B 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不可能追上,故A 、B 错误;在t =2.5 s 时,A 的位移是⎣⎡⎦⎤12×1×12+⎝⎛⎭⎫1×1×1-12×1×12+12×1×0.52m =1.125 m ,B 的位移是⎣⎡⎦⎤12×1×12+⎝⎛⎭⎫1×1×1-12×1×12-12×1×0.52m =0.875 m ,A 、B 的位移之差为 0.25 m ,小于1.75 m ,故C 错误;t =3.5 s 时,同理可求得,A 的位移是1.875 m ,B 的位移是0.125 m ,A 、B 的位移之差等于1.75 m ,故D 正确。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修3-3 热学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修3-3 热学

与分子间距 离的关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当分子间的距离 r > r0 如果取两个分子间相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 距 无 穷 远 时 ( 此 时 分 说明 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 子间作用力可忽略不 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 计)的分子势能为零, 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 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
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 大.当分子间的距离 r< 间距离 r 的关系可 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 用如图所示的曲线 说明 现为斥力,分子间的距离 表示. 由图线可知, 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 当 r=r0 时而增大.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解析
虽然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只是热运动的证明和间接反映,所以它们 不能叫做热运动,故选项 A 错误;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选项 B 错误;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越来越费力,主要是由于打气过程中分子 间斥力逐渐增大的缘故,但分子间引力也是逐渐增大的,故选 项 C 错误;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 关,物体中所含分子的多少与物质的量有关,而物体的内能是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选项 D 正 确.
答案 D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如图 2 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 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 离,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 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为斥力曲线,cd 为引力曲线 B.ab 为引力曲线,cd 为斥力曲线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 e 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D.随着两个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规律方法二物理学中的图象问题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规律方法二物理学中的图象问题

规律方法二物理学中的图象问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8·哈尔滨三中三模]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匀加速、匀减速两个运动过程中(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相等B.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2.[2018·天津河西区模拟]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3.[2018·黄山市质检一]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A.欧姆定律适用于该元件B.电阻R=0.5 Ω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tanα=1.0 Ω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2.0 C4.[2018·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B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A从B的左端以初速度v0=3 m/s开始水平向右滑动,已知M>m.用①和②分别表示木块A和木板B的图象,在木块A从B的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下面关于二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多选)[2018·南京市高三三模]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上等高的两点,铅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用v 、E 、E k 、P 分别表示铅球的速率、机动能和重力瞬时功率的大小,用t 表示铅球在空中从A 运动到B.[2018·永州市高三三模]边长为a 的N 匝正方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的对称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 ,线圈所围面积内的磁通量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图象中Φ0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Φ0a2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 =2nN πΦ·sin 2πnt多选)[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三模]现有一组方向平行于轴的坐标原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其电势φ随位置x 坐标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的范围内和0.6~1.2 cm 的范围内电场的方向一定相反速度,实验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甲同学实验时得到的纸带点迹清晰且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为的主要操作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按正确操作也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个点为计时零点,测出后面各点到该计时零点的距离h ,记录各点对应的时刻t ,作出ht-t 由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 /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该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 /s 2,他发现重力加速度10.(9分)[2018·广安市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干电池组(两节)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用到的器材如下:A.直流电压表V1,量程3 VB.直流电压表V2,量程2 VC.定值电阻R0,约几欧姆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 m已知)E.导线和开关(1)利用电路图测定值电阻R0的阻值.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R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U10、U20、R m表示).(2)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1和V2的多组数据U1、U2,请在下面坐标系中大致描绘出U1随U2变化的图象.(3)若(2)中描绘出的图象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a,则干电池组的总电动势E=________,总内阻r=________(用k、a、R0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11. (10分)雾霾天气容易给人们的正常出行造成不良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于是,司机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求:(1)若小汽车刹车正常,通过计算判定两车是否发生追尾;(2)若小汽车刹车失灵时,小汽车司机立即向卡车司机发出信号,忽略信号传输时间和卡车司机反应时间,卡车至少以多大加速度行驶,才能避免两车相撞.12. (10分)[2018·攀枝花市模拟]如图,直角坐标系xOy的y轴竖直向上,在整个空间区域内存在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在y<0的区域内还存在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现有一带正电的小颗粒,电荷量q=2×10-7C,质量m=1.5×10-5kg,从坐标原点O 射出,射出时的初动能E0=1×10-4J.小颗粒先后经过P(0.5,0)、Q(0.3,0.4)两点,经过P点时动能为0.4E0,经过Q点时动能也为0.4E0.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1)O、P两点间的电势差U OP;(2)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13. (12分)[2018·青岛期末]如图,平行长直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且足够长,导轨间距为l,一阻值为R的电阻接在轨道一端,整个导轨处于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现对杆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使金属杆从静止开始运动,当杆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 m,立刻撤去水平恒力F,忽略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不计摩擦.(1)定性画出金属杆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线;(2)求金属杆的最大速度v m;(3)撤去恒力F后,金属杆还能滑行的距离.14. (13分)[2018·贵阳市一模]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0,y≥0)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两个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用B1、B2表示,OM是两个磁场的分界面,且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B1中,之后粒子在磁场B2中的运动轨迹恰与y轴相切,但未离开磁场,题中B1、B2为未知量.求:(1)两磁场磁感应强度B1与B2的比值;(2)从该粒子进入磁场B1到第二次经过边界OM时,粒子在磁场B1与B2中运动的时间之比.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时间不确定,不能比较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大小,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v -=v 02,两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一定相同,分析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0~1 s 内,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为倾斜直线;1 s ~2 s 内,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向运动,电场力沿x轴正方向,该粒子一定带正电,B选项正确;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φ-x图象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在x轴上x=0.6 cm的位置,电场强度大小不等于0,C选项错误;该粒子从x1=0处运动到x2=1.2 cm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电势能减小,D选项正确.9.(1)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2)9.6 重物和纸带受到了阻力解析:(1)甲同学实验时得到的纸带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较大,说明纸带没有由静止下落,具有初速度,即先释放的纸带后接通的电源.(2)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h=12gt2,解得ht=g2t,ht-t图象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的一半,故g=9.6 m/s2.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重物和纸带受到阻力作用.10.(1)U10-U20U20·R m(2)见解析(3)kak-1kk-1R0解析:(1)分析电路结构可知,电压表V1测量路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R0=U10-U20U20R m=U10-U20U20R m.(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1+U1-U2R0·r,解得,U1=R0·Er+R0+rr+R0·U2,根据关系式画出图线,如图所示:(3)分析图象,斜率k=rr+R0,截距a=R0·Er+R0,联立解得,E=kak-1,r=kk-1R0.11.(1)不会发生追尾(2)0.83 m/s2解析:(1)分析v-t图象可知,小汽车正常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1=10 m/s2.两车速度相等,小汽车刹车时间t1=v0-v1a1=2 s,刹车位移s1=v20-v212a1=40 m.卡车位移s2=v1t1=20 m.由于s1<s2+30 m,两车不会发生追尾.(2)分析图象可知,小汽车正常刹车时间t0=1 s,刹车失灵时,速度大小v2=20 m/s、加速度大小a2=2.5 m/s2.卡车加速度大小为a3,在t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为v,且恰好不相撞,根据速度关系得,v2-a2t=v1+a3t.卡车位移s2′=v1t0+v1+v2t.小汽车位移s1′=v1+v22t0+v2+v2t.根据位移关系可知,s1′-s2′=30 m,解得a3=0.83 m/s2.12.(1)-300 V (2)750 V/m,与OQ连线垂直,沿左上方解析:(1)带电小颗粒从O到P的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qU OP=E P-E0,解得U OP =-300 V.(2)带电小颗粒从O到Q的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qU OQ-mgy Q=E Q-E0,解得U OQ =0,即O点与Q点电势相等,作出等势线,画出电场线,如图所示:,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得,连线垂直,沿左上方.(3)mFR 2B 4l4和安培力作用,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金属杆的安=ma . =Blv .金属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a =0时速度最大,解得.::解析:(1)设带电粒子在B 迹如图所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 1:B =:2.t1:t=:3.。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考题 1 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考查 例 1 如图 1 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 介质中 x=2 m 处的质点 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1
A.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 x 轴正方向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20 m/s C.经过 0.15 s,质点 P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了 3 m D.经过 0.1 s,质点 Q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E.经过 0.35 s,质点 Q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P 距平衡 位置的距离
图象
表示一振动质点在 物理意义 各时刻的位移,是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 函数图象 随时间推移,图象 图象变化 一完整曲线 延伸,但已有形态 不变 表示一个周期
表示某时刻所有质点偏离各 自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某时 刻各质点构成的形状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 向平移 表示一个波长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将图象整体向左平移 3 m,即波传播 3T/4 时,a 质点的振动状 态与 t=0 时刻平衡位置在 5.5 m 处的 b 质点的振动状态一样, 即处在平衡位置下方并向 y 轴负方向运动,C 对; a、b 质点相隔 3 m,即相差 3T/4,不可能出现位移和速度相同 的情况,故 D 错.
学案 18
【考情分析】
选修 3-4
课标全国 1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山东 浙江 福建

江苏
本 学 考查点 案 栏 目 机械振动 开 关
命题情况
13 12 13 12 13 12 13 12 13 Ⅰ Ⅱ 34 (1) 12 (B) 37 37 (1) (1) 34 37 37 16 21 16 13 16 14 12 (B) 12 12 (B) (B)

《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理图像问题分析共46页文档

《考前三个月》高考物理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物理图像问题分析共46页文档

专题八 学案14
解析 (1)撤去 F 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F-mg)h=Ek-0
本 由题图乙得,斜率为 k=F-mg=20 N
学 案
得 F=30 N
栏 目
又由题图乙得,h=0.4 m 时,Ek=8 J,则 v=4 m/s
开 关
PF=Fv=120 W
(2 分) (1 分) (1 分) (2 分) (1 分)
学 案
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 F,物体运
栏 目
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
开 关
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 m=1 kg,上升了 1 m 高度
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 Ek 与上升高度 h 的关系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学 案 栏
专题八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专题八 学案14
学案 14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考情分析】
课标全国 山东 命题情况
本 学
考查点

13 12 Ⅰ Ⅱ 12 13
栏 目
力学中的图象
开 关
问题
19 14 16
21
电学中的图象
问题
20
18
浙江 福建 江苏 12 13 12 13 12 13
17 17 13
度;③线圈的 Φ-t 图象(Φ 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
本学
④恒力做功的 W-l 图象(l 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
案 栏
力的大小;⑤沿电场线方向的 φ-x 图象(φ 为电势,x 为位移),
目 开
其斜率的大小等于电场强度;⑥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板块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

2019版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板块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

第5讲 |谙熟“三看、两转化”,破解力学图像三类问题提能点(一) 应用运动学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保分类考点练练就能过关 [题点全练]————————————————————————————————1.(2019届高三·平顶山联考)设竖直向上为y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曲线为一质点沿y 轴运动的位置—时间(y -t )图像,已知图线为一条抛物线,则由图可知( )A .t =0时刻质点速度为0B .0~t 1时间内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C .0~t 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减小D .t 1~t 3时间内质点相对坐标原点O 的位移先为正后为负解析:选C 由题图知,在t =0时刻图线斜率不为0,说明t =0时刻质点速度不为0,0~t 1时间内图线斜率大于0,故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故A 、B 错误;根据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 2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减小,故C 正确;t 1~t 3时间内质点相对坐标原点O 的位置坐标一直不小于0,则位移一直不为负,故D 错误。

2.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 -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已知在t =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 在B 的左边1.75 m 处,则A 追上B 的时间是( )A .t =0.5 sB .t =1.5 sC .t =2.5 sD .t =3.5 s解析:选D 由题图易知,在前2 s 内A 、B 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不可能追上,故A 、B 错误;在t =2.5 s 时,A 的位移是⎣⎡⎦⎤12×1×12+⎝⎛⎭⎫1×1×1-12×1×12+12×1×0.52m =1.125 m ,B 的位移是⎣⎡⎦⎤12×1×12+⎝⎛⎭⎫1×1×1-12×1×12-12×1×0.52m =0.875 m ,A 、B 的位移之差为 0.25 m ,小于1.75 m ,故C 错误;t =3.5 s 时,同理可求得,A 的位移是1.875 m ,B 的位移是0.125 m ,A 、B 的位移之差等于1.75 m ,故D 正确。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课件《考前三个月》:七大提分策略策略5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课件《考前三个月》:七大提分策略策略5

第三个方面是实验考试的难点,这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深刻理解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并能将其迁
移到新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设计新的实验.这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
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本,同时从常规实验中,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
解析 答案
4.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
利用图象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常和
斜率的物理意义结合起来,其中v-t图象中图线与 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质
点运动的位移是最基本也是运用得最多的.
例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
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 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 32 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功等于多少?恒力乙做功等于多少?
例1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 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由纸带上打出的 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1所示,使每 段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段粘贴
0.75 m/s2 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 图1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处理,同时还要明确计数点
第二篇 七大提分策略
图象是研究和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图象能直观和定量反映出相
关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和数量变化关系.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
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
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课件《考前三个月》:七大提分策略策略4

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专题总复习课件《考前三个月》:七大提分策略策略4
量求解. 但是,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同时借助于单位 ( 量纲 ) 分析法、极
限分析法、对称分析法等思维方法,对解的合理性还是能够做出相应判
断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
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
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ΔB LR A.E= Δt ·2
ΔB 2 B.E= Δt LR
ΔB C.E= Δt L
D.E=0
解析 答案
3.极限分析法 所谓极限分析法,是指将问题从一般状态推到特殊状态进行分析处理的解 题方法.将问题推想到极端状态或极端条件下进行分析,问题有时会变得明 朗而简单.在求解过程中,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并将其推向极端, 如“极大”“极小”“极左”“极右”等,从而把某个物理情景中比较隐 蔽的临界现象或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解析 答案
2.利用单位制法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 系式 U = IR 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 V( 伏 ) 与 A(安 )和Ω(欧)的乘积等效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而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则包括米 (m) 、千克 (kg) 、秒 (s) 、安 (A) 、开 (K) 、 摩(mol)、坎(cd).
第二篇 七大提分策略
选择题的编拟一般都是针对学生在掌握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
某个环节上常见的错误设计出的一些具有逻辑性的似是而非的选择项.学
生往往由于掌握知识不牢,概念理解不清,或者思考问题不全面而掉进
“ 陷阱” ;也有些选择题的编拟是为了测试受试者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
性的,这些题目往往使学生由于解题的技巧、思维能力和速度的差异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