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著名建筑大师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师建筑艺术的杰出设计师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师建筑艺术的杰出设计师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建筑师建筑艺术的杰出设计师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他们的杰出设计和奇思妙想为中国的建筑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位杰出建筑师和他们的建筑成就。

第一位建筑师是岳麓书院的设计师贾似道。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麓山下,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代学府。

贾似道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纯净的建筑风格,使岳麓书院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二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设计师李贽。

李贽是元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北京长城和明陵。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而明陵则展示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精湛工艺。

第三位建筑师是清代著名建筑师蒋士铨。

蒋士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设计了颐和园中的众多建筑,如寿春门、昆明湖等。

蒋士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手法,为颐和园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第四位建筑师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师钟汝衡。

钟汝衡是明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负责设计了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第一代皇帝朱棣和他的皇后的陵墓,钟汝衡的设计使这座陵墓显得庄重而典雅。

第五位建筑师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梁思成。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他以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创新设计闻名于世。

梁思成的代表作品包括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六位建筑师是现代著名建筑师贺炳炎。

贺炳炎是建筑工程专家,他以其对古代建筑传统的研究和对现代建筑技术的运用而闻名。

贺炳炎的设计作品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奥体中心,他的设计展示了古代传统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第七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设计师杨廷浩。

杨廷浩是明代的建筑师,他负责设计了福建土楼。

土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建筑的杰出代表,杨廷浩的设计使土楼成为具有防御功能和独特外观的建筑。

第八位建筑师是中国古代兵器设计师严可均。

严可均是明代宦官,他在军事工程和兵器设计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里,一批才华横溢、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建筑师涌现出来。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和风格,为中国城市的变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是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

1. 王澍: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富阳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

他注重结合自然与环境,致力于打造独特且有机的建筑形式。

2.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建筑学的鼻祖”。

他主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代表作品有北京门头沟万佛禅寺、上海胜利门等。

3. 邵国理:他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在将西方建筑理念引入中国的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作品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等。

4. 褚冠军:以简约的设计语言和对空间的独特驾驭能力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广州大剧院等。

5. 毛岳群:他是中国最具实验性的建筑师之一,善于将当代艺术融入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宁波博物馆等。

6. 周德华: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在设计中体现出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代表作品有广州塔、深圳华为研发中心等。

7. 孟凡利:他以精湛的空间创造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著名,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O-Tower等。

8. 余德耕:他注重建筑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以创新的设计语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表作品有北京电视塔、北京建国门广场等。

9. 欧阳山:以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对空间的精准把控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广州比华利大厦、哈尔滨市音乐厅等。

10. 朱锋:他以对城市设计的独到见解和对建筑形态的创新演绎而受到广泛赞誉,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机场商务区、上海中环国际广场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建筑师外,当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建筑师,如李兴钢、张纪中、阿尔托、冯·裴析德等等。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

转载自:姜飞宏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中国古代建筑师名单

中国古代建筑师名单

中国古代建筑师名单
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名单可能相对较难获得,因为在古代,建筑工匠和设计师的名字通常并不像现代那样广泛记录。

古代建筑工程往往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由个别设计师独自完成。

然而,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筑可能与一些大工匠或朝廷工程官员有关。

以下是一些古代中国建筑领域的名人,虽然他们不一定是设计师,但在建筑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
1.鲁班(公元前5世纪):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建筑师和
工程师,被尊称为“木工之祖”。

鲁班的名字常常与建筑工程和木
工技艺联系在一起。

2.贾思勰(公元6世纪):他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和文学家,著
有《齐民要术》一书,其中包括了有关建筑和农业的知识。

3.李春(约公元8世纪):他是唐代工匠,据传说,他参与了大
明宫和大相国寺等重要建筑的工程。

请注意,这些人物的确切贡献可能在历史中有所夸大或变形,因此在了解古代建筑历史时,需要结合考古学、历史文献等多方面的证据。

世界十大建筑鬼才

世界十大建筑鬼才

世界十大建筑鬼才
世界十大建筑鬼才
济安·劳伦佐·贝尼尼------巴洛克艺术的“独裁者”
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
安东尼·高迪·科内特------曲线之中的永恒怪诞
代表作:圣家族大教堂
法兰克·罗伊·赖特--------放荡不羁的贵族牛仔
代表作:落水山庄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破译钢玻结构的密码
代表作:西格拉姆大厦
勒·柯布西耶--------------打造建筑灵魂中的黄金分割点代表作:朗香教堂
阿尔瓦·阿尔托-----------斯堪的纳维亚“建筑圣雄”代表作:芬兰宫
乔尔恩·伍重-------------“平面如刀”
代表作:悉尼歌剧院
弗兰克·盖里-------------现代建筑“恶之花”
代表作:古根海姆博物馆
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中的“菊花与剑”代表作:光的教堂
扎哈·哈迪得-------------穿行与晦涩意向的建筑天后
代表作: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世界著名的十大建筑师

世界著名的十大建筑师

世界十大最有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先容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构造设计与艺术建筑驰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有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构造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控制。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雅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力。

所以,他经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示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洁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驰名,展示出技巧理性所能浮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出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约束。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巧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惯例预感。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专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似乎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明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高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端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孔。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 展厅,名号不大,实在却造成了尽对喧宾夺主的局势,End...。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寻求内外和谐同一:贝聿(yu)铭他设计的很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度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 a n t i a g o C a l a t r a v a(卡拉特拉瓦)S a n t i a g o C a l a t r a v 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 a n t i a g o C a l a t r a v 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 a l a t r a v 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 u a d r a c c 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大师个人简介

大师个人简介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个人名言:“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赖特个人简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岁。

他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赖特有两个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生于1877年)。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

布鲁诺。

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赖特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的本性二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个人名言:“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个人简介:东尼奥·高迪,也译为安东尼·高迪、安东尼奥·高第等。

其父弗朗西斯科·高迪为铜匠。

在前往巴塞罗那学习之前,高迪曾当过短期铁匠学徒。

他于1869年前往巴塞罗那,但1873年方获得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之学习许可。

高迪学生时代受到了冯塔纳的影响,并于1878年毕业,取得建筑师执照,此后至死几乎都在巴塞罗那工作生活,未曾离开。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造力在建筑界取得了卓越成就。

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

1.伊纳·卡普坦(I. M. Pei)伊纳·卡普坦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

他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曾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等多个建筑奖项。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纽约市的克雷托岛博物馆、中国香港的香港历史博物馆等。

2.王澍王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

他强调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利用简单、原始的材料进行建筑设计。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鲁迅博物馆、中国浙江大学的新浙学堂、中国山西省的哈姆雷特酒店等。

3.韦立凡韦立凡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

他的设计作品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

4.张永和张永和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也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考虑人类的生活需要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广东省的广州图书馆、中国山东省的东方影都等。

5.丁建国丁建国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也是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设计作品以简洁、现代的风格为主,强调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上海的世博会中国馆等。

6.周志远周志远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也是中国当代建筑界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常常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中国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杭州的杭州大剧院等。

以上只是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一部分,每位设计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理念。

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美轮美奂,也为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力和多样性。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在塑造城市景观和改变人类生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建筑设计师因其独特而创新的设计理念、创造性的建筑风格以及影响深远的作品而成为世界闻名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建筑设计方面的最高水平和艺术成就。

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Frank Lloyd Wright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

他的作品融合了自然与建筑的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Wisconsin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滑石之家”以及纽约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2. 佛莱德·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Ludwig Mies van der Rohe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佛莱德·密斯·凡德罗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大量的玻璃墙面而闻名。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芝加哥的西奥多·汉森草坪(Theodore C. Hansen Grass House)和德国巴塞尔的巴斯德尔夫艺术馆(Basel Arts Building)。

3.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Renzo PianoRenzo Piano伦佐·皮亚诺是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独特而创新,既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又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巴黎的乔治·康佩尔艺术中心(George Pompidou Center)和伦敦的尤尔班·卢菲美术馆(Yerba Buena Center for the Arts)。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在世界范围内,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人类文化的瑰宝。

一.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设计师之一,也是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建筑与设计的热爱与追求,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发展。

他的设计理念注重功能性和简约美,不仅仅改变了建筑的面貌,也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建筑的独特思考方式,使得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他主张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和流线,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他的作品如罗比·豪斯、约翰逊蠅廳的几何形状和流畅的线条,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经典之一。

三.未来主义的代表: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被广泛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充满了未来感,注重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创造出动感十足的建筑作品。

他主张消除传统建筑的边界,通过流线型的建筑形态和充满创意的结构,表达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的作品如广州歌剧院和哈佛大学文化中心成为城市的标志,同时也为未来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

四.顶尖建筑师奖的创始者:普利兹克建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创立于1979年,它被公认为建筑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它的创办目的是为了表彰杰出的建筑师和他们对于建筑艺术和城市发展的贡献。

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对于空间、结构、光线和材料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独特思考。

总结: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人类生活的创造。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之欧阳物创编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之欧阳物创编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 : 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 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世界十大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

世界十大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

世界十大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一、贝聿铭(中国苏州)全球地位: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大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突出成就:贝聿铭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等。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一砖一木,一水一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

他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因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

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认为:“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二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十分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

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属性。

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

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协调统一。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1979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80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墨西哥)1981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1982 凯文·罗奇(Kevin Roche,美国)1983 贝聿铭I、M、Pei1984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1985 汉斯·霍雷恩Hans Hollein1986 高特福雷德·鲍姆(Gottfried Boehm,德国)1987 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1988 戈登·邦沙夫特Gordon Bunshaft1988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1989 弗兰克·格瑞Frank O、Gehry1990 奥尔多·罗西Aldo Rossi1991 罗伯特·范裘利Robert Venturi1992 阿尔巴罗·西萨(Alvaro Siza,葡萄牙)1993 槙文彦(Fumihiko Maki,日本)1994 克里斯琴·德·波棕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1995 安藤忠雄Tadao Ando1996 拉斐尔·莫尼奥(Rafael Moneo,西班牙)1997 斯维瑞·费恩Sverre fehn1998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99 霍朗明Norman foster2000 瑞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2001 雅克·赫佐格与皮埃尔·德·穆隆Jacques Herzog and Pierre de Meuron2001 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瑞士)2002 格伦·莫考特(Glenn Murcutt,澳大利亚)2003 约翰·乌戎John Utzon2004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英国)2005 汤姆·梅恩(Thorm Mayne,美国)1、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

世界着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

世界着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
并且总会有一天再次化为尘土、不见踪迹。
3、拉芬杰斯特别墅
该建筑是为位于加利 福尼亚州的拉芬杰斯 特设计的。
在这幢别墅中,莱特选用了圆形作为它的基本形状。
整个别墅里面的主要房间都是圆形的,因此没有角落, 空间也是流动性的。
这种设计方法在当时很难被人接受。
窗户的设计也很特别,从外面看是一圈窄窄的玻璃带, 在室内只有坐下来才会看到外面的景物,这样的做法 使采光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于是莱特把门开在院内天 井的这一面来补充采光的不足。
※ 1907年 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Isabel
Roberts House,River Forest,Illinois)
※ 1908年
House)
芝加哥罗比住宅(Robie
※ 1911年 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Spring Green, Wisconsin)建造居住与工作总部塔 里埃森(Taliesin)
古根海姆博物馆最初用来展览非实体艺术—也就是 抽象画。
今天,对现代艺术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误解已经烟 消云散了。全球共有五个古根海姆博物,并且正在 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筹建新的博物馆。几乎每 一个新馆都是现代艺术的精品,都带来震撼和惊叹, 又不免有些争议。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某些商业运作 手段也招来批评,可是观众从来却没有放弃对艺术 的追求。
之后一直用作办公地点
直到1992年,芝加哥大学专门成立了莱特建筑保护 组织,罗宾别墅也被保护了起来。
1997年1月,该组织和芝加哥大学、美国国家历史 保护组织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将用10年的时间对 该建筑进行修复工作,总共将耗资70万美元。
现在它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罗宾别墅像其它伟大的建筑一样,经历了初建成后的 辉煌,随后被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抛在身后; 它饱受风霜雪雨洗涤的身躯,在追求摩登人们的眼中 也由美丽的白天鹅蜕变为丑小鸭; 在历史文物与现实利益的权衡中, 或者被拆除或者被用作博物馆, 终归是被人们抛弃,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让人惊艳的经典作品(下)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让人惊艳的经典作品(下)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让人惊艳的经典作品(下)六、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标签: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作品:马塞公寓作品:郎香教堂作品:萨伏伊别墅七、约翰?伍重( Jorn Utzon)标签:艺术建筑大师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

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

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

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

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

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

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

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

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

建筑面积8000平米。

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

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

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

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

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

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

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

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

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

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日本MIHO博物馆德国历史博物馆三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

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米拉之家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巴特罗之家四解构主义大师:扎哈。

哈蒂德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

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

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

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

普立兹克奖评委之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

”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

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

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观。

五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A·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

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在大多数建筑师位正开始着手于最正统的作品时,安藤已经完成了一件杰出作品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这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

有了光滑如丝的混凝土,安藤创造的空间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正是他所称的建筑最基本的元件。

长期以来,尽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都是柱、墙、拱等,但这些元件一经过他不同的组合,又总是充满了活力与动态感。

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

他成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

除了获得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

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

将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

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

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泳池和楼顶广场。

安藤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曼哈顿阁楼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直岛/贝乐思艺术之家震后重建计划世界贸易中心重建六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url]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

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