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哈尔滨第十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3月验收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3月验收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小题,68分)
据2012年1月28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新一轮太阳活动周处于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已经进入第24活动周高年。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2.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无线电通信
将受到干扰④水旱灾害增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四幅示意图”,回答3题。

3.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4题。

4.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
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图中4代表沉积岩。

分析完成5~7题。

5.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6.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7.下面四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指向4的箭头作用
形成的是
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 A>P B,读图完成第8~9题。

8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9.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
“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10-12题。

10.下列不包括“天宫一号”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11.当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最接近
A、l2°N
B、23°S
C、23°N
D、0°
12.当日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10年11月29日,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各国政要汇聚一堂,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性行动方案。

本次会议延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未尽的讨论,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

据此回答13~15题。

13.会议举行时,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B、亚洲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14.此时,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5.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问答16-18题。

16.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17.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18.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19.地球上的气压带中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是: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 地震灾害经常会给人类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B、地震中,纵波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C、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
D、震中的居民一般是先感到左右摇晃,然后是上下颠簸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2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30°N附近
B、乙地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气流
D、②是盛行西南风
24.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
A、赤道附近,热力上升
B、北纬30°附近,动力下沉
C、北纬60°附近,动力上升
D、极地附近,热力下沉
25.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场及各种力的示意图”,完成26-27题。

A B C D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B 、图中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磨擦力
C 、图中等压线数值L1<L2
D 、图中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
27.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F 1
B 、F 2
C 、F 3
D 、F 2、F 3的合力
28、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29、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30、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A
读“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31-32题。

3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D >C >A >B
B 、A >B >D >
C C 、C >
D >A >B
D 、C >D >B >A
32.此图若表示某一天的气压分布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白天
B、表示夜晚
C、CD间吹陆风
D、气流从B吹向A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读图回答33-34题。

33.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34.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A、偏北风
B、偏南
C、偏东风
D、偏西风
二、综合题(共32分)
35.若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_(节气)
(2)A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E点的夜长为____小时,E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

(4)此日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8分)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B风带名称为______。

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

(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

37.读图A、图B、图C,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图A 图B
(1)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 ,原因是 _______;
(2)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 _______气团一侧;
(3) 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从这点看,降水一般位于 _气团一侧,就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

乙丙
廊坊市区 (4)图C 为图A 所示锋面经过廊坊市的过程,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丙。

当锋面位于甲处时,乙处的气温较甲处 ,当锋面位于乙处时,市区往往出现 天气,在锋面从乙处移到丙处的过程中,市区气压的变化是 ,气温的变化是 ,天气的变化是 。

38.读“三圈环流”的变式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4分)
(1)气压带:A 是 带, B 是 带, C 是 带, D 是 带。

(2)A 与D 间的风带 (名称),A 与B 间的风带的实际风向是 。

(3)D 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高一地理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小题,68分
二,共计32分
35(7分每空一分)
(1)夏至日
(2)12046°52′
(3)(23°26′N90°E)14时
(4)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37 每空1分,共10分
(1)下方;空气密度大,沉在锋面下方
(2)冷气团
(3)冷气团;锋前
(4)低;阴雨:降低:升高:转晴
38(每空1分,共7分)
8.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赤道低压;
9.东北信风,西南风
10.赤道受热,气体膨胀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