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力度,细化安全管理规程,根据市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安全管理规定如下:
一、门禁管理:
1、教学工作日每天清晨7:____至下午18:00确保本校学生随时可以进入校园。

2、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须执行通报-验证-登记制度,并做好详细的登记。

3、校园监控设施设备要随时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和有序运行。

4、学生上下学排队走,校园护卫队、保安、值日行政、值日教师要保持警惕,随时注意校门口及周边安全动态,防止外来人员混入校内,以免发生意外。

5、保安员要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准时到岗,坚守岗位,持械上岗,定时巡查校园,注意校内安全动态。

二、课间安全管理
1、学生进入校园执行学校的“五走五无”,做操排队踏步走,进出校门排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课室走廊轻轻走,进入校园慢慢走;出口无脏话,卫生无死角,桌椅无刻画,墙壁无无痕,地面无垃圾。

2、课间十分钟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禁剧烈运动,不得在走廊、楼梯、操场追逐打闹等,禁止在学习区和生活区开展任何体育活动或危险游戏,无教师批准学生课间不准出校门。

3、值日人员课间要加强巡查和处理安全突发事件。

三、上学放学的安全管理
1、值日教师必须提前到校,和值日学生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并负责检查学生佩戴校牌红领巾情况。

放学时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排队并有教师送出校门。

2、四年级(包括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家长不能按时接送的,由专门人员管理等待家长交接。

3、教职工离开办公室、课室、宿舍或其他公共场所是,要及时关闭灯、空调、电脑、饮水机等的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四、课外活动和课间操安全管理
1、学生课外活动(如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大课间活动等)需要有计划统筹安排。

2、课外活动要安排专人负责组织管理,活动内容应科学合理,并保障场地、设施、车辆、食品的安全。

3、广播操由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负责组织。

4、早操进退场执行学校的“五走五无”规定。

5、早操和课外活动期间确保校医室有校医值班。

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2)
1. 上学和放学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出入口通道,并配备专人引导学生过马路。

学校还应设立校园巡逻队,在交通繁忙的路口和道路上设置交通警示标志,确保学生的安全通过道路。

2. 学校应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过马路以及行走时注意事项,例如遵守交通信号、走人行横道等。

3. 学校应建立学生通行证制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学校校园。

校园周边也应设置安全措施,例如栅栏、安全门等,以防止陌生人进入学校。

4. 学校应定期组织演练,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学校还应设立警报装置,用于及时发出警报并引导学生有序疏散。

5. 在非教学时段,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监控系统,定期检查学校设施的安全性。

学校还应设立安全巡逻队,对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并及时处理。

6. 学校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应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情况,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以上是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的一些基本措施,不同学校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差异化的规定。

学校应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3)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是我们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

为了保证小学生在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

下面将从交通安全、防范外来人员、维护校园环境和应对突发事件四个方面介绍安全管理规定。

一、交通安全
1.上学路线规定:学校应为学生规定上学的最佳路线,避免学生经过交通繁忙的地段。

学校可以与附近的交通警察合作,制定最佳路线并提供给家长和学生参考。

2.校车安全:对于需要乘坐校车的学生,学校应确保校车的安全。

校车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的驾驶证,并遵守交通规则。

校车应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

3.交通指导员:学校可以请交通警察或聘请专门的交通指导员协助学生过马路。

交通指导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正确地过马路。

学校应定期组织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遵守。

二、防范外来人员
1.校门管理:学校设定校门管理规定,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

校门应 equipped设施闭路电视摄像头,确保对校门的全天候监控。

进出校门的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身份证件,并在进出时进行身份核实。

2.校园巡逻:学校应雇佣专门的保安人员或警察在校园内进行巡逻,保障学生的安全。

巡逻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校园的地理环境,并掌握与学生相处的技巧。

3.校园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校园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外来人员的危险性。

学生应了解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并学会向周围的成人求助。

三、维护校园环境
1.校园门窗安全:学校应确保校园的门窗安全,防止破坏和入侵。

学校门窗应设有防盗网或钢化玻璃,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的侵入。

2.校园灯光照明:学校应确保校园的灯光照明充足。

夜晚的校园应保持良好的照明,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提高校园的安全感。

3.校园设施维修: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修校园内的设施。

如楼梯、栏杆、电线等,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四、应对突发事件
1.安全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学生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

安全演练可以包括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2.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

3.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安全状况。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应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并协调好应对措施。

以上是小学上下学及非教学时段的安全管理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小学生的安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应与家长、社区、警察等相关方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