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
卷3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案例分析题 4. 教学设计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网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络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B.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C.网络是一个纯粹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不会直接接触,无所谓道德问题D.网络黑客可能会盗走用户重要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网络虽然是一个纯粹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不会直接接触,但也有道德问题,用户应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如不散播别人的隐私信息等。
2.以下选项中,( )不是信息。
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和高二举行篮球赛
B.全班的期中考试成绩
C.2016年12月23日的《新华日报》
D.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
正确答案:C
解析:2016年12月23日的《新华日报》是承接信息的媒介,不属于信息。
3.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下图左侧所示的二维码生成器中输入文本“长春市朝阳区建设局”,生成右侧所示的二维码,这个过程属于( )。
A.图像处理
B.文字识别
C.图形识别
D.信息编码
正确答案:D
解析:信息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格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规定了表示信息的信号,这个过程就是编码。
题干中是将输入的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模式,因此属于信息编码。
4.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我们身边,下列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手机上的手写输入
B.汽车电脑能接受驾驶员的语音命令
C.小明和网友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对弈
D.电脑里的智能ABC输入法
正确答案:C
解析: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网络在线对弈是两个人之间的活动,不属于人工智能。
5.在Excel中,如图所示,将第2组的课间操评分改为16.2,表格中“总计”列与图表的变化情况是( )。
A.“总计”列不会更改,图表会更改
B.“总计”列会更改,图表不会更改
C.“总计”列与图表都不会更改
D.“总计”列与图表都会更改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于“总计”列是用公式计算得来的,当某一数据进行改变时,相应“列”也会发生改变。
当表格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时,表格数据生成的图表也会相应发生改变。
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库已经大量地涌入了我们的生活,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数据库功能的是( )。
A.超市购物结算系统
B.交通银行的异地购票系统
C.音乐网站的音乐搜索系统
D.婚礼录像工作室的非线性视频制作系统
正确答案:D
解析:非线性视频制作系统没有使用数据库系统。
7.下列关于幻灯片的添加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向幻灯片添加自定义动画
B.不可以为占位符对象添加动画
C.可以对要添加的动画进行设置
D.可以为幻灯片的切换添加动画效果
正确答案:B
解析:占位符也是PowerPoint的一种对象,也可以为其添加动画效果。
8.在Word中设置格式,如图所示,段落的缩进方式是( )。
A.首行缩进
B.悬挂缩进
C.左缩进
D.右缩进
正确答案:A
解析:A选项首行缩进是控制段落中的第一行的起始位置。
由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行缩进了2个字符,属于首行缩进。
B选项悬挂缩进是控制段落中除首行以外的其他行的起始位置。
C选项左缩进是控制段落左边界缩进的位置。
D选项右缩进是控制段落右边界的缩进位置。
9.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运动会海报”,如图所示,设置了图层样式的图层是( )。
A.标题图层
B.主会图层
C.背景图层
D.标志图层
正确答案:A
解析:设置图层样式的标志是图层后面出现一个fx标志,图中“标题”图层设置了描边图层样式。
10.使用Flash软件制作“轻轻松松去春游”动画,时间轴如图所示,其中隐藏的图层是( );制作补间动画的图层是( )。
A.引导层;风车图层
B.蝴蝶图层;人物图层
C.叶片图层;蝴蝶图层
D.引导层;蝴蝶图层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引导层动画中,引导层不可见,所以隐藏的图层是引导层。
补间动画帧背景中有箭头,而图中只有“蝴蝶”图层中有箭头显示。
11.某算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输出结果为( )。
A.45
B.55
C.56
D.54
正确答案:B
解析:此算法流程图的功能为计算1~10的和,计算可得出输出结果为55。
12.某图像文件的参数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像的分辨率为72像素×24像素
B.图像的尺寸大小为800像素×600像素
C.存储每个像素需要24字节
D.图像颜色模式是CMYK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像的分辨率是72DPI×72DPI,图像的尺寸大小为800像素×600像素,存储每个像素需要3个字节,图像颜色为RGB模式。
13.以下哪个选项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辅助存储设备?( )
A.显示器、CPU和ROM
B.磁盘、鼠标和键盘
C.鼠标、绘图仪和光盘
D.磁带、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
正确答案:C
解析: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系统、语音输出系统、磁记录设备等;辅助存储设备有磁带、软盘、硬盘、光盘等。
14.关于OSI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SI是ISO制定的
B.物理层负责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C.网络层负责数据打包后再传送
D.在最下面的两层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正确答案:C
解析: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建立连接、保持和终止等。
15.在HTML文件中建立一个一行两列的表格,表格的内容分别为1、2。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HTML中标签表示表行,表示单元格。
简答题
16.输入学生成绩,学习成绩>=90分的同学用A表示,60-89分之间的用B表示,60分以下的用C表示。
正确答案:#include’’stdio.h’’#include”conio.h’’main( ){int score;char grade;printf(‘‘please input a score\n’’);scanf(‘‘%d’’,&score);grade=score>=90?’A’:(score>=60?’B’:’C’);printf(‘‘%d belongs to%c’’,score,grade);getch( );}
17.简述网络协议和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正确答案:网络中数据交换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类似于交通规则。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要素构成。
语法:确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定义了数据格式、编码和信号电平等。
语义:确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定义了用于协调同步和差错处理等控制信息。
同步(时序):确定通信双方“讲话的次序”,定义了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18.档案袋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档案袋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评价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还是缺乏一些指导性经验的,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1)教师应加强指导,避免流于形式。
(2)注重过程化,避免评价的静态化。
(3)要注重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避免教师一言堂。
案例分析题
案例:李老师在进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节课时,提出一个情境:“中国网民有多少?有网瘾的有多少?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它,我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很多同学都微微点头,李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天就开展关于中小学学生上网内容的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
”要求:①制作工作表名为“上网内容的调查”的表格。
②根据制作的表格建立柱形图。
③建立高中生“游戏聊天”在高中生上网人数中所占比例的图表。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让班级学习小组以观看视频课件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同组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完成了本课的内容,最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并归纳了图表的制作流程以及不同情况的数据用哪一种图表进行表示。
问题:
19.说说李老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及作用。
正确答案: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李老师通过谈话方法导入本课,又通过三个问题开展教学,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们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成就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通过视频课件自主学习,如果有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经历了处理信息的过程、开展了交流并且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0.李老师设置的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李老师设置的三个问题从教学目标的角度上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数据表的建立,属于旧知。
学生对旧知复习的同时也为本课制作图表做好了准备;第二个问题是表格数据图表化,是将已经建立好的数据表图表化,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能够在完成本图表的制作过程中学到图表制作流程;第三个问题同样是数据图表化,但是学生要分析哪一种图表能表示指定数据。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
案例:王老师准备《初识画图技术》一课的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首先播放PPT,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册,先让学生交流和评价,再由教师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学习新知:接着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并简要讲解完成任务需要的新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操作实践扫除障碍。
操作实践、完成任务:再由学生自主实践、完成任务,这一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作品展评、归纳总结:最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师生点评作品,教师归纳总结本课。
问题:
21.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直接进入画图软件,没有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这一环节。
与传统方式相比较,王老师所采取的情境导入有什么优势?
正确答案: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王老师采用播放PPT、展示美丽电子画册的情境导入法,更加贴近教学生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22.在操作实践、完成任务这一环节,王老师需要做哪些事情?
正确答案:进行巡视,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纠正,示范演示。
23.在作品展评、归纳总结环节,王老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①归纳总结环节,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要采取教师一味总结的方式,教师注意引导,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程所学的内容。
在总结的同时。
要注意突出强调重、难点知识,并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醒警示。
总结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即可。
②作品展评时,要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强调平等、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
弱化甄选,侧重学生的发展,避免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要尽可能地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避免单一评价方式,要重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评价量规的制定要体现全面综合性,要把质化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通过作品展评,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多途径下载文件》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三节《文件的下载》,是《文件的下载》的第二堂课,在第一堂课先学习了“网际快车(FlashGet)和FTP下载工具(CuteFTP)的使用以及文件的重要属性及类型,让学生了解了文件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位置的具体表示”这些内容。
将教材的顺序稍微改变了一下,将原来放在最后的下载软件的介绍提到前面,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尝试网络文件的基本下载方法、下栽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网站、不同的下载软件(断点续传、多线程、定时下载等)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领会、掌握利用网络合法获取(下载)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对基本途径、可能的方案及不足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并能对其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下节课再从下载效率的提高、策略的优化上让学生感受并做本章节的小结学习。
教学重点:选用适当的途径有效地下栽文件、存储和管理文件资源。
教学难点:网络文件下载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学情分析:该班是重点中学实验班,学生有一定的自觉性及自学的能力,只因初中毕业于不同级别的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文件的下栽》的第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相关的下载软件的使用,学生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这节课直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实践下载.选取下载的途径和可能的方法。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4.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所需网络信息的类型和来源,了解提供文件资源的方法和特点。
学会确定下载文件任务的需求,能选用适当的途径下载、存储和管理文件资源。
能有效评价、存储、管理信息。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多途径、多方法、高效率地查找和下载文件,了解文件资源的获取途径。
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初步归纳利用网络查找和下载文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学习、任务的实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的道德意识,养成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
25.请为本节课设计一段导入。
正确答案:温故知新式导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信息在计算机中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并了解到文件的重要属性和信息文件在本机上、在局域网、在因特网中的存储位置的表示方法。
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在本机和局域网中的查找文件信息的方法。
但是我们如果要查找的信息在本机和局域网中查不到怎么办?没错,这时我们要利用因特网查找需要的文件信息。
因特网上查找到的信息如何下载呢?其实网络下载文件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途径下载文件。
26.请为本节课设计教学评价活动。
正确答案:教学评价:第一,先让各小组学生组内互评,以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的最优信息。
第二,老师搜集各组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集体评价。
第三,老师按以下几条指标来总结性点评各组的作品。
①下载文件的保存位置是否统一,方便日后的使用。
②文件是否改名保存,文件名是否标识了文件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用途等。
③网上下载的文字、图片内容是否标明出处,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等。
④下载网站是否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