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桥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联合体武广客专JL2标监理站编制的《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至花都工程JL2标监理规划》;《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至花都工程JL2标监理细则》
2、设计图纸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4、《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线下工程施工技术规定(强制性标准)》
5、部分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二、工程特点
本线桥梁工程设计标准高,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要求高,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施工难度较大。

三、监理工作的范围及内容
**监理分站监理范围: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DK1409+898- DK1487+139.67。

全部工程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

(1)武广客运专线桥梁:一般采用24m、32m跨度的双线整孔箱梁,对跨越大江大河处和有特殊立交要求的采用特殊桥梁结构。

(2)墩台及基础:一般采用圆端形空心墩、双线矩形空心墩及圆端形和矩形实体墩。

(3)桥台:一般采用双线矩形空心台,大部分桥墩台采用桩基,个别采用扩大基础。

(4)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40m简支梁采用移动模架原位现浇制梁。

主桥水中墩施工:根据水浮不同分别采用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
双壁钢围堰、钢吊箱围箱等。

主墩采用翻模法施工,桥台采用支架法施工。

桩基础采用钻孔或挖孔施工。

桥梁监理工程内容:
(1)参加现场调查,了解重点桥梁现场地形地貌、场地布置方案、桥址处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方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及施工期间可利用的或对施工有影响的既有设施、进场施工设备、检测设备等情况。

(2)审查桥涵施工是否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要求。

(3)审查预制梁场的场地布置、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工艺流程等。

(4)审查重点特大桥和有代表性的大桥的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对以下几方面应进行重点现场控制:
1)基础施工;
2)墩台施工;
3)支承垫石施工;
4)制梁场建设;
5)梁体的预制及架设;
6)现浇梁梁体施工(含特殊孔跨桥梁);
7)桥面系施工;
8)检查桥梁能否满足无碴轨道的条件。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监控手段
1、了解桥梁地形地貌、水文及工程地质、审查场地布置方案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人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会同施工单位对重点桥梁地形地貌进行勘查,对桥址处水文、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认真对照设计图纸审查场地布置方案是否合理、大型临时工程、施工便道等项目是否满足施工需要,调查材料供应、运输、装卸等工序能否满
足质量、工期的要求等。

本线桥梁类型及结构型式繁多,场地布置及工序之间合理有效衔接是保证桥梁施工关键因素。

2、审查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1)审查进度、质量、投资目标要满足合同要求;特别注意该重点工程的进度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的施工技术安排能否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2)使用的规范、标准及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3)对承包单位各类资质证书的审查与审核,重点审核内容:总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铁路工程施工许可证;
(4)检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进度控制管理体系、投资控制管理体系等,并检查体系组织人员的到位情况。

(5)进入现场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主要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特种技术人员的上岗证。

(6)投入机械设备是否保证重点特大桥的施工进度满足进度计划目标的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人要对照该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场机械逐一审核。

(7)检查施工单位报送拟用于工程的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重点审核以下内容: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材料性能报告、抽样试验报告;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现场配制材料、新材料的试验报告并审核。

(8)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艺的可行性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在保证质量、进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意见,以达到技术先进、投资节约之目的。

(9)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措施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业主要求。

(10)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临时设施;场地情况;工程复测及测量控制网、控制导线布设情况;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对优化;单位工程放线定位情况;技术资料准备情况等。

(11)查验试验室的资质等级及其试验范围;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试验室的管理制度;试验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书;本工程的试验项目及要求等。

3、基础施工监理控制
3.1明挖基础
(1) 检查基坑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2)根据施工组织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核对开挖坡度,支护方法,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2)若施工时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边缘与动载间应留有1m的护道。

当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施工单位应对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进行检算,根据检算结果再确定采用增宽护道或其它加固措施。

(3)施工单位开挖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

当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应在设计高程以上至少保留20cm由人工开挖。

(4)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且不宜间断,达到设计高程经监理检验合格签证后应立即浇筑基础。

如基底暴露过久或被水浸泡后,应经监理重新检验。

(5)基坑中基础浇筑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回填,回填所用的材料及夯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开挖基坑较深,基坑坡度受场地限制,地质松软,含水量较大,坡度不易保持可挡板支撑坑壁。

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随时检查支撑结构,发现变形,要及时加固或更换。

(7)施工单位施工围堰应满足下列规定
1)围堰顶面宜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m。

2)对河流断面被围堰压缩而引起的冲刷,应有防护措施。

3)围堰应做到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4)堰内面积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

5)围堰应满足强度、稳定性的要求。

(8)监理应检查施工中采用的袋装围堰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1) 袋装围堰适用于水深不大于3m,流速不大于1.5m/s,河床为渗水性较小土。

2) 堰顶宽度可为1~2m,外侧边坡为1.0: 0.5~1.0: 1.0,内侧为1.0 : 0.2~1.0: 0.5。

3) 袋装围堰应用粘土填心。

袋内装入松散粘性土后,袋口应缝合,装填量约为袋容量的60%,流速较大处,外侧土袋内可装粗砂或小卵石。

4) 堆码时土袋应平放,其上下层和内外层应相互错缝,搭接长度为1/2~1/3。

5) 袋装围堰填筑前,要清理堰底的树根、草皮、石块等杂物。

填筑应自上游开始填筑至下游合龙,堰底内侧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不应小于1m。

(9)深水基坑采用钢板桩围堰监理应检查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1)新钢板桩验收时,应备有出厂合格证。

机械性能和尺寸符合要求。

经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应用同类型的钢板桩作锁口通过试验检查。

2)验收或整修后的钢板桩,应分类编号,登记存放,堆存,搬运和起吊时不得损坏锁口和由于自重而引起残余变形;当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许可时,可将2~3块钢板桩拼为一组并夹牢。

3)钢板桩接长应等强度焊接。

4)插打钢板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插打前,在锁口内应涂抹防水混合料,组拼桩时应用油灰和棉絮捻塞拼接缝,插打顺序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可由上游分两侧插向下游合拢。

B插打时,必须可靠的导向设备,宜先将全部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插打稳定,然后依次打到设计高程。

C开始打的几根或几组钢板桩,应检查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当发现倾斜时应立即纠正。

D当吊桩起重设备高度不够时,可改变吊点位置,但不得低于桩顶以下1/3桩长。

E钢板桩可用锤击,振动或辅以射水等方法下沉,锤击时应使用桩帽。

F钢板桩因倾斜无法合龙时,应使用特制的楔形钢板桩,楔形的上下宽度之差不得超过桩长的2%。

G钢板桩相邻接头应上下错开不少于2m。

H围堰将近合龙时,应经常观测四周的冲淤状况,并采取预防上游冲空和下游淤积的措施。

I当同一围堰内使用不同类型钢板桩时,应将两种不同类型钢板桩各一半拼接成异型钢板桩才能使用。

J锁口漏水,可用板条及旧棉絮条等在内侧嵌塞,同时在漏缝外侧水面撒细煤渣与木屑等使其随水流自行堵塞,必要时可外部堵漏,较深处的渗漏,可将煤渣等送到漏水处堵漏。

K河流水位涨落较大地区的围堰,应采取措施防止围堰内水位高于外侧。

L拔桩前应向围堰内灌水,保持内外水位相等,拔桩应从下游开始。

(10)监理要检查基坑排水是否按下列规定设置及操作
1)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

2)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降水法。

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

3)排水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0倍。

4)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运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5)井点法降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井点管应先造孔后下管,不得将井点管直接打入土内,造孔应垂直,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左右,滤管底应低于基底约1.5m。

B井点管四周应以粗砂灌实,距地面0.5~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塞严密,井管系统各部件均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

C集水总管与水泵的安装应降低,集水总管向水泵方向宜设有0.25%~0.5%的下坡。

D降水过程中,应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维护和检查,保证连续抽水。

E对水位降低区域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可能产生的沉降、变形,应进行观测,并采取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