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管道现存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塑料管道现存问题和解决的
建议
内容摘要:摘要: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塑料管以其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所具有的重量轻、耐腐蚀、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

但塑料管道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供同行及相关人士参考、指正。

摘要: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塑料管以其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所具有的重量轻、耐腐蚀、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

但塑料管道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供同行及相关人士参考、指正。

关键词:塑料管建议
前言
塑料管和传统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简便等显著优势,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原建设部、化学工业部、国家建材局等五部局联合发文《国家化学建材推广应用“九·五”计划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速推广应用包括塑料给水管在内的各种化学建材,并限制、淘汰落后建材产品。

为配合国家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加速化学建材产业发展进程,全国各地已纷纷响应,上海、广州、辽宁、河北、四川等20多个省市出
台了鼓励发展化学建材的地方政策文件,并把镀锌钢管也列入了禁止使用的范围。

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加速了化学建材的推广应用,也使塑料管道成为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有着绝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特别是上世纪代后,我国的塑料管道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

目前,各种各样取代镀锌钢管、传统铸铁管的塑料管蜂拥而至,这是件好事。

但这也容易造成乱上滥上,走别人走过的弯路老路。

在塑料管道方面,可以说是起步晚,要求高,无生产和应用经验,问题不少。

结合笔者的工程经验和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拟对我国塑料管现存的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供相关部门、企业、同行参考指正。

1 我国塑料管道现存问题分析
1.1 原料品种少、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缺少专用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国外塑料管道生产原料,分类较为详细,品种较多,为适应不同场合需要制成各种专用料,极大方便了塑料管企业生产,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而我国牌号少,质量一般,无专用料可言,许多原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

在原料价格方面,普通型原料价格基本适宜,并且与国外价格基本相当,专用料及要求较高的原料,普遍价格偏高,尤其是一些辅料和助剂价格更高,致使许多要求较高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是不利于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发展方针的。

1.2 产品结构、生产规模不合理、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总体较差
(1)产品结构不合理
塑料管产品结构不合理突出反映在规格系列不全,管材管件配套不完善。

管材与管件生产不配套是我国塑料管推广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是很不明智的,在管材发展史上,已有很多因管件连接失败而决定管材命运的先例。

连接的方法有承插热熔、机械式连接、电热熔和粘接等多种。

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管件管材的连接质量常常是系统成败的关键。

近年来国内应用塑料给水管系统中出现的事故和索赔大部分是由于管材管件的连接质量有问题。

前些年我国在引进国外技术时也忽视了这个问题。

例如我国引进了UNICOR制造铝塑复合管管材的技术和设备而没有引进制造配套管件的技术和设备,在自己开发管件时也没有要求进行连接质量的检测。

至今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中还没有对于连接质量检测的规定。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某些企业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见到塑料管生产有利可图,就一哄而上,而对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的塑料管件的研制生产,就很少有企业愿意承担,以致管材与管件的比例严重失调。

(2)企业生产规模不合理
目前我国塑料管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条生产线最多生产2-3个规格的产品。

企业生产效率低,内部消耗大,经济效益差,造成自身发展的能力弱,生产成本高,产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塑料管推广应用。

(3)加工设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塑料管生产设备由开始从国外引进,到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国产设备如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去生产,能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而且价格也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

但是,国产设备制造精度、电导元件稳定性、生
产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与进口设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国产模具的设计制造,在设计技术水平、制造技术、表面处理、加工精度与光洁度、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4)产品质量不稳定
塑料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总体而言的管材的质量略好一些,而管件的问题更多一些。

质量问题反映较多的是配合尺寸的稳定性较差,外观精糙,易脆裂等,特别是塑料阀门,关闭不严,易漏水。

另外,管材和管件质量涉及原料、工艺设备、模具、操作工艺等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

(5)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由于对假冒伪劣塑料管检查打击力度不够,假冒伪劣塑料管充斥市场。

因此,对塑料管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1.3 管理混乱,标准、规范、图集、定额等严重滞后,配套性很差,适应不了发展需要且缺少实践检验
许多产品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安装规程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没有,导致目前产品规格、质量较为混乱的局面,塑料管在我国推广应用有十几年历史了,但是,塑料管产品标准,设计、施工规范、标准图以及概预算定额等严重不配套。

有很多种塑料管生产和检测只得参考国外标准执行。

尤其是概预算定额,除UPVC建筑排水管在几个大城市列入概预算手册外,其它塑料管均没有概预算定额,在工程设计、施工计算时,只能套用其它管道定额。

并且,标准规范中技术规定不能适应塑料管道发展需要,需要不断修订,但目前修订计划进展缓慢。

1.4 宏观调控不力、市场机制不规范、缺少相关扶持性政策
(1)项目建设盲目,宏观调控不力
各地区无规划地滥上,规模太小、生产设备、工艺、管理太落后,使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差,总体水平低。

尤其是UPVC和MP管,有些劣质产品已成为自身品种发展的阻力了。

近几年来有些部门看到了塑料的广阔前景,但未经充分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盲目重复引进设备,其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和原材料供应的可能,致使有些生产厂家有的未开工就停产。

另外,许多地区局委虽然纷纷发文严令要用塑料管道取代镀锌管,但由于对各种产品缺乏深入研究,指令性文件有了,但指导性文件资料却迟迟拿不出来,致使生产商滥上,而承建商则滥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好的,但过头了就会造成国家巨大的损失。

象我国的乙烯工程项目、维生素C工程项目的惨重教训,相信人们还记忆犹新。

(2)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
随着国家对化学建材的大力提倡,塑料管市场不断发展,一些唯利是图的人打着新材料的幌子,任意改变原料的配比,趁机推销伪劣产品,有的厂家在市场竞争中不是靠质量和服务来取胜,而是热衷于搞回扣,搞价格大战;不是靠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成本打市场,而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损害国家利益来挤占市场,导致市场上出现优质产品卖不出合适价钱,不合格产品反倒有人问津。

这些做法不仅败坏了塑料管的声誉,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化学建材事业的发展,亟需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监督手段,创造良好的塑料管道市场,为广大优质工程提供可靠的塑料管道。

(3)缺少扶持企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
现行国家相关意见或建议仅仅是行政引导,力度不够,而且缺少经济上的必要措施和扶持政策,如税收、价格或进行财政补帖等政策。

1.5 不重视科研和联合攻关,不注重因地制宜地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不能适应WTO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