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口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侍.弄(sì) 讷讷.(nè) 脚踝.(huái)
B.拆.散(chāi) 熬.过(áo) 并蒂.(tí)
C.攲.斜(qī) 菡萏.(dān) 步履.(lǚ)
D.分歧.(qí) 徘.徊(pái) 搁.下(gē)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澄.清(chéng)黄晕.(yùn)抖擞.(sǒu)
B.济.南(jǐ)看.护(kàn)萧瑟.(sè)应和.(hé)
C.贮.蓄(zhù)莅.临(wèi)发髻.(jì)粗犷.(guǎng)
D.吝啬.(sè)静谧.(mì)栖.息(xī)竦峙.(zhì)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干涸账篷不毛之地
B.热忱派谴鄙薄精益求精
C.纯碎极端酬劳沉默寡言
D.琢磨呼啸幻想宁静致远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ké)缝.腺(fèng)殉.职(xùn)狭隘.(ài)
B.油笔(bǐ)废墟.(xū)坍.塌(tān)附和.(hè)
C.凌.乱(líng)派遣(qiǎn)热忱.(zhěn)纯粹.(cuì)
D.佩.服(pèi)饱.满(bǎo)酬.劳(cóu)攀.登(pān)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
....的沙漠。
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
....和勤奋与否。
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
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
....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⑵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⑶,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⑷,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⑸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⑹子曰:“君子坦荡荡,。
”(《论语》)
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⑻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这再次阐明了《论语》中“,”的深刻含义。
三、诗歌鉴赏
7.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桥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几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________”,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学完了课文后,班级开展了以“雨的诉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
神童庄有恭
粤中①庄有恭②,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③非凡,遽诘④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⑤?”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⑥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⑦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态与气质。
④遽诘:急忙问。
⑤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⑥厅事:指大堂。
⑦卒:军中伙夫。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因:趁,乘
B.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以:认为
C.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适:恰巧
D.一百字亦.能之亦:也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B.相委而.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C.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3)下列句子,与“何难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认为庄有恭说话像个大人而夸奖庄有恭。
B.庄有恭巧妙地对对子,表现了他年龄不大却才华过人。
C.文章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来表现庄有恭才思敏捷。
D.“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儿不畏虎
忠、万、云、安①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②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④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苏轼《东坡全集》)
[注]①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②浣衣:洗衣服。
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儿。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意:估计,推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虎熟.视久之(______)
(2)虎亦卒.去(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3)文中妇人和她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来到有不同反应?
4)读了这个故事,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叶
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我不由眼睛唰的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
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
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泊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
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
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
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
不肯离去。
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的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的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2)文中赞美了新叶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的三种。
3)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仿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这句话,另举一物,再写一个句子。
5)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春天是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
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
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
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异的光辉了。
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
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
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
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枝枝叶稀疏的梅。
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
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
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
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
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
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
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结构文章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
2)文章的第②段对霜花的描写很精彩,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加以赏析。
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4)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是为了与下文的北国之春作对比,以更显北国之春的美好。
B.“化开春天”之说新颖别致而贴切,写事物宛如写人物,拟人的手法使记叙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
C.作者描写春天一点儿一点儿地化开,表达对春的盼望,赞美了春天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D.春在本文已不只是一个季节,她是芳草、碧树、飞鸟的具体形象,也是一种催人奋起的精神和力量。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
母亲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抒发一下对母爱的感受。
(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⑴北斗阑干南斗斜⑵背灼炎天光⑶鸡声茅店月⑷零落成泥碾作尘⑸叶底黄鹂一两声⑹小人长戚戚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诗歌鉴赏
7.1)C
2)秋思之祖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综合性学习
8.示例: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
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
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
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道你是否读懂了我。
五、文言文阅读
9.1)A
2)B
3)B
4)A
5)(1)将军正好在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
(2)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
10.1)(1)仔细(2)终于
2)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3)因为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老虎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风,无所畏惧,令老虎悻悻而去。
4)示例:当困难来临时,无所畏惧是成功的前提。
我以前最害怕跑步,但中考体育考试要考查跑步,我没有沉浸在畏惧之中,而是勤奋地练习,结果考了好成绩。
六、现代文阅读
11.1)承上启下(过渡),①至④段主要描写新叶“惹人喜爱的风姿”,第⑥段则转入对它的“德行和情操”的赞美。
2)示例: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坚守岗位;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知恩图报;谦逊诚恳。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新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新叶吐芽之快,描绘出新叶在春风中、在阳光雨露中繁荣滋长的可爱情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新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示例:满月圆圆,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光彩照人的太阳,做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又何乐而不为呢?
5)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赞美新叶诸多可贵品质,表达了做人要像新叶一样青翠、蓬勃、
谦逊、勤恳的人生感悟。
12.1)时间顺序。
紧扣文题,有层次地展示“一点儿一点儿化开”的过程。
2)由霜花展开丰富联想,(或“浓墨重彩地描写色彩变化”“运用拟人的修辞”)这样写既表现霜花的美妙,又表现出对春的盼望。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阳光投在有波痕的水面上的情状;有动态之美,表达喜悦迷醉之情。
4) A
七、作文
13.示例:当我们来到这世上时,就有一种伟大无私的爱萦绕在我们身边。
没错,那就是母亲的爱。
母亲把她所有的爱都慷慨地给予了我们。
母亲用她最淳朴的爱来呵护我们,哺育我们成长,却不计回报。
母爱是不能用世俗的金钱来衡量的。
拥有母爱,胜过拥有金山银矿等世间一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