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期中教学研究抽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大题,含27小题,共6页。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上。
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
的位置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翘.首( qiáo)仲.裁( zhòng)炽.热( chì)锐不可当.( dāng)
B.悄.然(qiāo)桅.杆(wéi)镌.刻( juān )屏.息敛气(bǐng )
C.诘.责( jié)发绺.( liǔ)绯.红( fēi )殚精竭虑(dān)
D.禁锢.(gù)锃.亮( zèng)盎.然(àng )深恶.痛疾( 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吹嘘踱步筋疲力尽和言悦色
B.愚钝蒙昧藏污纳垢鹤立鸡群
C.浩瀚禁固诚惶诚恐正襟危坐
D.轻盈馈赠眼花缭乱万籁惧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 )
A.每个设计者自出心裁
....的设计,自然是各具特色。
B.马云曾经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他白手起家
....,努力奋斗,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
C.他将自己的画作用力钉在木板上,真是入木三分
....。
D.经过老师的开导,我的忧郁荡然无存
....,内心又充满了信心。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C.强国强军新征程已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科普巨作。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弘景《答谢中中书》中描绘山高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
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
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
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
神像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 (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 ”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
(1) 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2分) (2)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分)
9、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成为校园安全的一大问题和社会热议的话题。
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教学楼楼梯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
( 2分)
10、少年正是读书时,玉溪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的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班级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
班委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
(2分) (三) 汉字书写(2分) 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
....、规范..
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
(4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2分)
1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 1 )念.无与为乐者 ( 2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6、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17、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的?(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8~21题。
(10分)
樱花时节 (郝 俊)
①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
樱花的花瓣较小,颜色多为粉红或白色。
我见过的樱花,更多似乎是介于两种颜色之间,嫩红中含着素白的花色是那般淡雅,犹如在水中涤荡之后,有了一种一洗尘埃之后的脱俗,又像是原本色泽浓艳的花瓣在水中浸渍,褪去了几分娇红,多了几分苍白。
②我觉得樱花的美正好印证了“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看樱花就要看繁花锦簇、片片丛林的热闹。
其他花则不然,俏皮的红杏只需一枝就可充当报春的使者——“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一株莲花就是一位“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凌波仙子,一枝月下的红梅即可绽放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逸风姿。
若单看一枝樱花便觉得太柔弱,太单簿,甚至让人难以觉出其生命迹象。
带着一份怜恤,从地上随手拾起一片花瓣置于掌心,手中的花瓣就像是被折断的蝴蝶翅膀,在微风中的颤动恰如断翅后隐隐作痛时的挣扎。
倘若花树密集,规模盛大,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③我记得第一次看樱花看的就是一片花海,近千株樱花竞相绽放,花朵密密匝匝,远看层层叠叠,亭亭如盖。
白的如雪堆枝条,粉的似落霞满天。
这般情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目不暇接。
眼前的樱花灿烂繁华,加之地势起伏,远看,花潮汹涌。
是的,当一种美极其繁复,同时又蕴含连绵的韵律时,几乎是汹涌而来,会令人有点眩晕,可能是在记忆中一时找不到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经验,所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④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樱花,不知道从哪里看起,越是想尽收眼底,越是难以穷尽。
这样的美来得如此急切,让人振奋,也让人感觉有些压迫,这
种不适应会在短时间内激发心灵,使内心的感受能力迅速扩展。
这种体验,让我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如果看到零星几只萤火虫,总觉得它们像一盏盏微弱的灯,飘忽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黑夜吞噬,出于同情和怜悯,看一眼就想替它们把光再拨亮些。
试想,如果我们看到的不是几只,而是数万只萤火虫在眼前闪烁,这时我们一定木会觉得它们渺小。
我们会醉心于它们漫天飞舞时的流光溢彩,会觉得这些小精灵正在尽兴地释放自己的光芒,那么欢快,那么耀眼,那么势不可挡。
当我们感觉它们化作繁星点点之时,我们的内心早已阔大辽远,灿若星河。
⑤看樱花也是如此。
一朵樱花甚是娇小,但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眼望不到
边的花海,内心就不只是顿生怜爱了。
知道樱花的花期短暂,越看越觉得这些樱花像无数赢弱的生命经过盟约共誓,一起开放,一起凋落。
花开,蔚为壮观,有一种试图将一时的绚烂推向极致的意味;花落,悲壮不已,看万花飘零,满地残红,便觉得有一种芳华骤逝的伤悼。
或许,当美的事物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会蓄积某种强大的势能,导致内心深处引发的情感突然加剧,久难平复。
⑥今年看樱花,没有选择白天,友人相邀到近郊的一所植物园,晚上踏
月赏樱,感觉甚好。
月夜赏花不仅是看花,准确地说是“会花”——与花约会。
既是约会,自然不同于白天犹如“花展”一般的喧闹,更不是用贪婪的目光一味地捕获视觉享受。
约会是在静谧之中收获惊喜,通过彼此微妙的交流,有了灵魂的相惜和情感的寄托。
我看着一树树连绵的樱花,愈发觉得这些繁茂的花枝宛如海底的珊瑚,美得奇异,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变成一条鱼,畅游花海……
⑦花是草木中生发出来的一抹芳华,其美不在色香之惑。
人们之所以赏花、赞花,终究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求。
怜花,惜花,其实是希望如花绽放的韶光久留心间。
欣赏着夜色里的樱花,期盼下一个樱花时节的到来。
18、第2段说“看樱花就要看繁花锦簇、片片丛林的热闹,其他花则不然”,“其他花”在本文中是指哪些花?(2分)19、第1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该段主要写的是什么?(3分)
怜花、惜花→
21、请对文中画线句作简要的赏析。
(3分)
从地上随手拾起一片花瓣置于掌心,手中的花瓣就像是被折断的蝴蝶翅膀,在微风中的颤动恰如断翅后隐隐作痛时的挣扎。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2~26题。
(14分)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和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
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
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
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
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
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
一会儿就能卖完。
”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⑥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
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
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⑦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⑧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
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⑨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
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⑩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
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
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
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
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
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⑪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
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棵棵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⑫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
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
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22、本文以“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为题有何用意?(2分)
23、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4分)
24、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
(从描写的角度)
25、文章第⑧段有什么作用?(2分)
26、作者在第⑦段写“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理解了什么?(3分)
四、写作(50分,书写占3分)
27.(1)春暖花开,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朔风卷雪,枭鸟怪鸣,那
是暗淡的青春音符。
成功它并不平凡,是暴风雨后的彩虹;失败也并不简单,是千锤百炼的锻造。
在你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的探索追寻......
请以“,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说真话,诉真情,忌抄袭。
④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上学期期中教学研究抽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题,20分)
1、B 2 、B 3、C 4、B 5、 C 6、A
7、(1)云生结海楼(2)芳草萋萋鹦鹉洲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高峰如云,清流见底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7-11题,共10分)
8、(1)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国揭幕
(2)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
9、示例: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
否则,你逞一时之快,违反校规校纪,必定会受到惩罚的。
10、示例:品读百家经典,感悟百味人生。
11、略。
二、阅读(12-26题,共40分)
12、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答对手法1分,分析1分)
13、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14、念:考虑,想到但:只是
15、(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6、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17、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澄澈的积水,体现了月光的皎洁;又将松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的动态美,侧面衬托月光的清丽。
18、红杏、莲花、红梅等。
19、记叙、描写。
主要写了樱花的颜色淡雅、脱俗。
20、示例:希望韶光久留心间(言之成理即可)
2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瓣比作折断的蝴蝶翅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掌心中的那朵樱花的单薄、柔弱,表达出作者对落地樱花的怜爱与体恤,对单独一朵樱花怜悯。
(从其他角度赏析)
22、白菜在这里喻指普通的人们。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但现实中常被忽视、忽略。
作者以此呼吁,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像“白菜”一样随处可见的普通人,走进他们心里。
23、过去,“我”:比较,挑剔。
会趁人不注意,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
现在,“我”: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
通过描写女人自始至终未离开半步、时不时盖被子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女人对白菜的关心、珍视,也体现了女人与白菜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
这是一段插叙。
内容上:在文中补充情节,使事件真实可信。
结构上:引出下文,推动人物情绪变化,为“我”的行为态度的转变做铺垫。
26 、①理解了女人照顾白菜的行为举动;②理解了白菜对女人的重要性;③理解了女人对白菜的深厚感情;④理解了女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