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学校警示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制作学校警示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该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目标是从设计到走向现实的期望值,是我们行动的依据,也是评价设计方案、评估实施结果的基本依据。
对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教学反思:
1、有效达成目标:《设计与制作学校警示牌》是我结合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科书中的第三个项目设计活动主题,本堂课是该主题活动中的一节过程方法指导课,属于常态课。
首先引导学生从收集的信息中,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归纳出警示语的设计特点,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时,通过交流讨论,思维引起碰撞,能从收集的警示语中分析了警示语的不同的用途以及设计特点。
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时,能对他人的作品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反思自我不足,不断修正自己的设计。
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2、思维方式改变:让人惊喜地是学生有了质疑和不盲从的思维,在交流设计警示语过程中,学生的创意层出不穷,很多学生的创意更是让人惊叹,立意新颖,如:关于节约用电的警示语“我发烧了,请让我休息吧”、节约用水的“请不要让我无辜留眼泪”,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缺点、针对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的警示语,通过警示语的设计,学生自觉产生了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主动把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渗透到活动中,实现课程资源整合。
3、及时捕捉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无所不在,主要教师要有及时捕捉课程资源的意识。
本次活动是星期四的开课教研日,听课者是来自综合组的教师,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请听课老师指导修改,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设计的警示语提出了许多建议。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采访、调查、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探究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取方法技能,形成一定的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存在不足:
这节课我准备还有一些仓促,学生没有大面积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只有一个小组展示了电子版的收集。
这种电子版的指导性更强,从造型到文字到设计到布局都可以一目了然。
整节课还是有点不够紧凑,导致学生的作品展示流于形式更没有时间评价交流,所以,属于一节不太完整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