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立足于风险排查,着眼于风险防范,致力于肃本清源,认真做好清权确权、查找风险、制定措施、完善制度等各项工作,重点抓源头查找、抓风险控制、抓工作创新,解决好防什么、怎么防和如何深化防范的问题。
抓源头查找,解决好“防什么”的问题。
抓风险源头,就是根据权力运行的“关节点”,查找内部管理的“薄弱点”,明确问题多发的“风险点”,切实找准风险源头,真正明白要“防什么”。
一要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查找风险源头。
对照廉洁从政纪律规定的禁止行为,深入分析廉政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找准找全为目标,认真查找管理工作、业务工作与廉政建设的风险交叉点。
二要围绕权力运行查找源头风险。
依据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清理管理和服务的各类职权,摸清权力底数,围绕权力运行轨迹,分层查找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环节的廉政风险点,确保查找全覆盖、项目不缺漏。
三要对照群众诉求查找源头风险。
群众满不满意,是查找风险源头的重要着眼点。
要坚持开门查找,畅通言路渠道,充分听取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意见诉求,充分吸纳信访投诉、效能监察、民主评议工作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围绕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薄弱环节,查明源头风险。
四要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源头风险。
对反复发生、普遍发生的腐败问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规律上、体制上、机制上找原因,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查找,努力提高风险查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抓风险控制,解决好“怎么防”的问题。
在“怎么防”的问题上,要坚持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以规范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为核心,制定防控措施,加大廉政风险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力度,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一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基础。
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岗位廉政风险教育和党纪政纪法纪教育,注意把风险查找、风险排除的过程转化为干部职工自我教育、自警自律的过程,真正使廉政意识、风险意识、防控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要抓牢重点对象、重点领域这个关键。
要突出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廉政风险防控,特别要突出对“三重一大”事项,以及行政管理、执纪执法、审批监管等关键岗位的动态监控,突出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产权交易,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时防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失误,切实规范用权行为。
三要抓住权力监督这个核心。
把风险防控与完善重大决策制度结合起来,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把风险防控与岗位廉政风险逐月检查制、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制结合起来,建立防控措施落实机制,加强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内部监督考核;把风险防控与深化办事公开、强化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公开制度,公开办事流程、权力依据和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抓工作创新,解决好“深化防范”的问题。
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特色、拓展领域、提升水平。
一要因地制宜推动创新。
依据所处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职责要求,找准廉政风险防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使各项工作既充分体现风险排查防控工作要求,又符合部门单位管理执法活动实际。
二要再造并优化流程体现创新。
努力使权力运行流程更加规范,业务流程更加廉洁,服务流程更加高效。
在政府投资项目方面,要推动投资、建设、监管和使用的优化分离;在公共资源交易方面,实行主管、办理、评审、监督的优化分离;在政府采购方面,推行机构、职能、财务、人员的优化分离;在公共执法方面,尝试调查、决定和执行的优化分离。
通过再造并优化工作流程,合理配置权力,有效防范化解用权风险。
三要借助技术装备助推创新。
加大“制度+科技”风险防控模式的
探索力度,不断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加大廉政网站建设和廉政平台整合力度,提升网络平台的信访举报、投诉处理、行风评议、风险等级管理等功能,推动廉政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