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欧阳修《归田录》三上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归田录》三上作文
【篇一:欧阳修小升初文言文阅读】
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
惟好读书,坐则读经③史,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
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
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
属思⑥尔。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国王钱俶的第二字,后随父降宋。

②西洛:即西京洛阳。

③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④小说:各类杂记。


小辞:唐代以来即有民间曲子词和文人词,当时算不得文学正宗,
故称“小辞”,也叫“小词”。

⑥属思:构思。

【文言知识】
说“讽”这个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

现代汉语用作“讽刺”,指用语言
讥嘲别人,而在古汉语中没有讥嘲的含义。

上文“讽诵之声”中的“讽”即背诵。

又,《汉书》:“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史。

”另外,它多指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别人。

“衡乃拟班
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传》)“讽谏”是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进谏。

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即“讽谏”。

白居易写过不少“讽喻诗”,其中大家熟悉的如《卖炭翁》。

“讽喻”意为用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或说明某种道理,若理解为“讽刺”就错了。

【译文】钱惟演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只爱好读书,坐着时读经书、史书,睡着时读儒家经典著作,上厕所时就读小词。

所以从未把书放
下片刻。

谢希深曾经也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背诵的声音,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好学竟
到了这种地步。

”我因此对谢希深说:“我平生所写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惟②笃学③余④尔
2.翻译:
①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②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3.由上文可见,无论钱惟演、宋公垂还是欧阳修,他们读书作文都
是见缝插针。

今天,我们不必教条地学前人在“枕上”、“厕上”读书
构思,但他们_____的精神是不可不学的。

【参考答案】
1.(1)只(2)好学(3)欧阳修自称(4)同“耳”,罢了
3.珍惜时间,勤于读书
【篇二:《欧阳修论作文》阅读答案】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
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

②孙莘老:孙觉,字莘老。

③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

公,是敬称。

④乘间:趁
对方空闲时。

【相关链接】
材料一:顷有人买得《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材料二:欧阳文忠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
出以示人。

宋何子楚《春渚纪闻》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拿)b.无他求,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做,写)
c.世人患作文字少(担心) d.每出一篇,即求过人(超过)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3.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探究欧阳修对写文章的态度。

(3分)
参考答案:
11.c
12.文章的缺点不必等待别人来批评指正,自己多写多改就能看出来。

13.勤读书,多写文章,认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篇三:高考作文素材:欧阳修】
高考作文素材:欧阳修
一、作家简介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仕途多舛,不坠其志。

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一代“诗话之体”文风。

主张“文以明道”,力倡“简洁流畅”。

他的《醉翁亭记》流传千古,
妇孺皆知;他的门下学徒多有巨擘,无人匹敌。

● 作家档案
欧阳修: 1007年—1072年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时代:北宋
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生活经历:
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敏悟过人,读书成诵。

天圣八年(1030年)登
进士第,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与钱惟演、梅尧臣、尹洙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

景祐元年(1034年)充馆阁校勘。

景祐三年,
因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令。

康定元年(1040年),奉诏复职。

庆历
三年(1043年)充太常丞知谏院,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
新政,次年新政失败,范、韩、富等相继离京外放,修亦为政敌谗
言所中,出知滁州。

后移知扬州、颍州、应天府。

至和元年(1054年),召还与宋祁同修《唐书》。

累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
事等职。

作品: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

其词集初名《平山集》,已佚。

又有《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和《六一词》一卷等版本。

还有《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
《洛阳牡丹记》、《归田录》等。

名望: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成名缘由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
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
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除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外,在历史学、
考据学以及书法方面,欧阳修也有重要贡献。

1
三、轶事
● 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1023年和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
外落榜。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
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
成绩。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

同年3月11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
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3月14日,殿试放榜,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
四名,位列二甲。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
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 “琴论家”
欧阳修一生不仅喜欢弹琴、听琴、藏琴,而且喜欢写琴诗琴文,以
记琴声与琴事、以论琴意与琴理,深得琴中趣。

从欧阳修现存的诗
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作为琴人的欧阳修,而且可以看到一
个作为琴论家的欧阳修。

● “醉翁”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

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
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

欧阳
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
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
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

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
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

可见欧阳修与酒须
臾不离。

● “千古伯乐”
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
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不但包
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
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一生桃李满
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 风流丑闻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

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

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

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蒋宗孺犯了事,遭到弹劾,蒋本来希望欧阳修能帮自己开脱一下,欧阳修却上书要求尽快处理。

蒋对此恨恨不已,就揭露出欧阳修和大儿媳吴春燕有染。

不久还被人告到皇帝那里去了,当时的宋神宗不相信,方才作罢。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