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卫煌》阅读经典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现代文《卫煌》阅读经典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卫煌(节选)
吴清缘
卫煌坐在唐北川的床前,他的主人将到达生命的终点,而除了等待,这台多功能民用机器人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
半年前,九十一岁的唐北川在临摹莫高窟的壁画时突然摔倒,卫煌诊断他为缺血性脑中风。
唐北川因偏瘫而卧床不起的半年来,卫煌对唐北川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并非出于某种人类所能理解的情感,而是缘于写入卫煌电子脑中的算法。
而现在,他的算法得出了一个清晰无误的结论:在度过了痛苦的半年以后,眼前的这个男人将在入夜之前死亡。
“我死了以后,莫高窟不会再有人来了吧?”唐北川像是在对卫煌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不过,这其实也没那么重要——终有一天,莫高窟也会消失,就像人终究是要死的。
”
“您的判断是正确的。
”卫煌说,“早在21世纪初,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就曾说过:‘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毁损。
’”
“但是你知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
卫煌进一步调取了数据库,继续复述樊锦诗的话:“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更长久一些。
”
“卫煌,我尽力了。
”
“万物有始亦有终。
请不要为此悲伤。
”
“你真的是……不太懂怎么安慰人。
”唐北川苦笑了一声,接着平静地说道,“这五十年来,我一直在想莫高窟会消失这件事……我想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想通了。
”
“您想通了什么?”
“万物有始亦有终。
”唐北川说,“现在,我不会再为此悲伤。
”
“我为您想通了而感到高兴。
”
“我死了以后,你把我埋了,你陪了我这么多年,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唐北川说,“你不会有下一个主人了。
”
“恐怕我做不到。
”卫煌说道,“β-3型机器人行动规范第十九节第六条:若机主死亡,且未完成对于本机的交接手续,本机将在完成机主生前的所有指令后清除数据,终止运行,原地静候回收。
”
“好吧,你们这些机器人,总是这么死心眼。
”唐北川说道,闭上眼睛,“我累了……我要睡会儿。
”
唐北川的生命体征就是在睡眠之中突然恶化的。
在他入睡半小时后,他的心跳、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状态直接从睡眠转变为昏迷。
卫煌第一反应是要为唐北川注射急救药物,但是机器人定律阻止了这一行为:急救药物并不能延长唐北川的生命,但却很有可能将昏迷中的唐北川唤醒,使得唐北川在临终前遭受巨大的痛苦,因而这一行为不再是有意义的医学治疗,相反,却构成了对主人的伤害,严重违反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的铁律。
然而,出乎卫煌的意料,唐北川突然睁开了双眼,各项生命体征开始迅速回升。
卫煌判断这是回光返照的症候,连忙递上保温着的米粥。
“我……还想再进一次莫高窟。
”唐北川说道,接着摆了摆手,拒绝了卫煌递过来的食物,“你能帮我做到吗?”
卫煌再一次全面地扫描唐北川的生命体征,他的心跳和血压足以让他完成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行程。
“但是在此之前,请务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热量。
”卫煌仍旧擎着餐具,“这是您要求我执行的任务的一部分。
”
在卫煌的推行下,唐北川坐着轮椅来到莫高窟第二十三窟的门口,此时这个耄耋老人的生命体征已经再一次陷入了衰落之中。
他疲惫地睁开眼睛,费力地环视洞窟,卫煌通过脑电波数据侦测出他的意识正愈发模糊。
“卫……卫……煌,我……我……有……一个……命……命……令。
”这个瘦小而干枯的老人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一……一……定要……执……执……行……这……这……个……”
如果站在唐北川身后的是另一个人类,他或许根本就无法听清这个即将死亡的老人在临终前口齿不清而又极其细微的低语,但是卫煌敏锐的传感器捕捉到了老人的声音,并识别出了老人所想表达的字句。
“我正在听。
”卫煌说,“您说,您要给我一个命令,并要求我一定要执行这个命令。
”
“对的,一个……命……命……令……”唐北川说,“你……必……必……须……”
“我在听。
您说。
”
“你……要……保……保……护……莫……莫……高……窟,一……一……直……”唐北川的呼吸突然急促,瘦削的胸脯剧烈起伏,勉力睁开的眼睛流露出极为焦虑的目光,“所有……洞……洞……窟……和……和……画,还有……塑……塑……像……”
“您的命令是,在您死后,我要一直保护莫高窟,包括莫高窟的洞窟本身,还有窟内所有的壁画和塑像?”
唐北川眼睛里的焦虑之火猝然熄灭,然后艰难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他的数项生命体征断崖式地下跌,直至为零。
和所有的机器人一样,卫煌必须严格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对于一台多功能民用机器人来说,这是一个近乎无效的命令,因为该命令所包含的任务在难度级别上已无限接近于S+ +级。
对于人类所下达的任务,机器人电子脑内的算法会对其难度级别进行评估,级别从A- -级到S+ +级不等,而S+ +级别的任务便是难度完全超出这台机器人能力范畴的任务,譬如要求一台保姆机器人独立制造出一艘星舰——而对于这样的任务,机器人必须拒绝执行,以免造成完全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而现在,卫煌所面对的就是这么一项任务,一个对于多功能民用机器人而言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卫煌完全可以无视这一任务,然后执行他原本的计划:处理主人的遗体,然后清空电子脑内的所有数据并终止运行。
但是卫煌并没有这么做,他仍旧坐在他的主人面前,面对着这具逐渐冰冷的身体陷入了漫长的思考。
这确实是一个在难度等级上无限接近于S+ +的任务,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执行这一任务。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部分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机器人卫煌和他的主人唐北川,由守护莫高窟的唐北川生命垂危切入整个故事的讲述。
B.唐北川希望自己死后卫煌可以获得自由,但卫煌却说按照行动规范,自己会原地静候回收,体现了卫煌作为机器人的“呆板”。
C.唐北川的生命体征开始迅速回升,虽然出乎意料,但卫煌却“连忙”递上“保温”的米粥,足见其对主人的照顾无微不至。
D.唐北川临终前发布的命令让卫煌陷入了漫长的思考,引发他思考的原因是任务的难度等级过高,完全超出民用机器人的能力范畴。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煌引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话语这一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暗示了小说的时间背景。
B.唐北川的遗言使用了很多省略号,话语断断续续,和卫煌简洁的复述形成对比,旨
在突出卫煌所用技术的先进性。
C.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既是机器人的名字,也是对唐北川一生的高度概括,同时饱含着作者保卫敦煌的深切愿望。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聚焦唐北川临终前的一夜,刻画出一位穷尽毕生心血保护敦煌文明的大国工匠的形象。
3.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机器人卫煌最终会不会接受“一直保护莫高窟”这一任务?请结合小说内容给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