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1.
生活中有很多光现象,以下关于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 .水中的气泡特别明亮是光的干涉现象
D .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2.
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插图能够形象的表现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 .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 .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粒子组成
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
3. 2018年II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其中,千克将用普朗克常量(h)定义;安培将用电子电荷量(e)定义.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计量单位,可大大提高稳定性和精确度.关于普朗克常量和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m3 .s-2
A.普朗克常量的单位为kg-1 .m2. s-1
B.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 C.电子电荷量的单位为A.s-1
4.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成分.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n=3,
4,5,…,其中E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锂离子(Li+)光谱中某个谱线系的波长可归纳成公式:=(–),m=9,12,15,…,为锂离子(Li+)基态能量,研究发现这个谱线系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由此可推算出锂离子(Li+)基态能量与氢原子基态能量的比值为
A.3B.6C.9D.12
5. 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方程式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原子核
质量/u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X是,Q2>Q1B.X是,Q2>Q1
C.X是,Q2<Q1D.X是,Q2<Q1
6. “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如图所示,为l轻绳下端拴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这个装置也可以等效为“单摆”,当摆球在斜面所在的平面内做小摆角振动时的周期为
二、多选题A .
B .
C .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 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的相位及振幅均相同。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 、b 、c 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质点一直在平衡位置
B .b 质点一直在波峰
C .c 质点一直在波谷
D .再过后的时刻,b 、c 两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将减弱
8.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x =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则 (
)
A .t =0.15 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 .t =0.15 s 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
C .从t =0.10 s 到t =0.25 s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6 m
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
9. 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种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的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A 、C 坐标值已知),由实验图象可求出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B.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逸出功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10.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核裂变成和要吸收能量
B.核的结合能约为2MeV
C.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最不稳定
D.两个核结合成核要释放能量
11.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
B.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
C.时,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三、实验题12. 一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 =0时振子的位移为-0.1 m ,t =1 s 时位移为0.1 m ,则
A .若振幅为0.1 m ,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B .若振幅为0.1 m ,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C .若振幅为0.2 m ,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 s
D .若振幅为0.2 m ,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 s
1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
A .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
B 的大小d
B .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 、直径AB 、AB 的法线O C
C .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 紧靠A 点并与直径AB 垂直放置
D .调节激光器,使PO 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 ,并使长直尺MN 的左右两端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 点距离x 1,右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2.则:
(1)小明利用实验数据计算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 =________.
(2)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在∠BOC 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PO 的入射角,直尺MN 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
B .左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2
C .左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2
D .要使左侧亮点到A 点的距离x 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
14.
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四、解答题(1)图中①是小灯泡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单缝和双缝。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________
A .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 .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 mm ,双缝之间的距离是,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mm 和_____mm ,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位
15.
将一倾角为、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斜面上,下端与质量为m 的小滑块连接且弹簧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
用外力控制小滑块使弹簧处于原长,某时刻撤去外力,小滑块从静止开始自由运动。
已知: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求:小滑块运动到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试证明:撤去外力后,小滑块在光滑斜面上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若小滑块在斜面上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 ,沿斜面向下运动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请写出小滑块振动过程中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16. 如图,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 ,一射向玻砖的细光束与玻砖上表面的夹角为30°,光束射入玻砖后先射到其右侧面。
已知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ii)光束从射入玻砖到第一次从玻砖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i)光束从上表面射入玻砖时的折射角;
17. 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横波,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1=0s时与t2=1s时的波形图像.求:
(i)如果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75m/s时,分析该波的传播方向;
(ii)如果该横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虚线上x=2m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波传播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相对应的时间应为多长?
18. 如图为一装放射源氡()的盒子,静止的氡核经过一次α衰变成钋(),产生的α粒子速率v0=1.0×107m/s,α粒子从小孔P射出后,经过A孔进入电场加速区域I,加速电压U=8×106V.从区域I射出的α粒子随后又从M点进入半径为r=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II,MN为圆形匀强磁场的一条直径,该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0.2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圆形磁场右边有一竖直荧光屏与之相切于N点,粒子重力不计,比荷为
=5×107C/kg.
(1)请写出氡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出α粒子经过圆形磁场后偏转的角度;
(3)求出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离N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