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课件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反映了 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提示:季节性。
一
二
三
2.主要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 资金、管理。 (3)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重要。 (2)现代社会,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影响越来越突 出。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 件等,具体如下: (1)自然条件 区位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素 光照程度决定了农作物种植的品 种,因为农作物有喜光和喜阴之分;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 气候 热量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有 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影响,并且影响熟制;不同生物的生 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一
二
三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南部。 (2)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亚洲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自然 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丘陵 因素 地形 地区,依山势修筑梯田 劳动力 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 社会 稠密 市场 粮食需求量大 经济 生产经验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因素 食物偏好 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2014 年 4 月 20 日至 5 月 30 日,第十五届中国(寿光) 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举行。山东省寿光是中国最 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 乡”。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农业的 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主要特点分 别是什么?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有利 和不利影响?
一
二
三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2.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土壤肥 力下降等问题。 (1)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 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如人类破坏原始森林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 破坏。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不合理灌 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如大量 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当前我国政府为何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这反 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
降低。政府用财政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政 策因素。
一
二
三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概述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 型。 (2)分类:①以种植业为主: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②以畜牧业为主: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③以混合农业为主:如谷物家畜农业、 种植业和牧羊或牧牛业并重的混 合农业。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亚洲水稻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为何商品率却低? 提示:单产高是由于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但由于人口稠密,消费量大,
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少,故商品率低。
一
二
三
3.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以生产小麦、 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3)分布。 ①世界: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一般以家庭 农场为主经营。 ②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国营农场为主经营。
1.理解影响农业的区 位因素。 2.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发 展变化。 3.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 类型。 4.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的形成条件与特点。 5.学会判断世界主要农业 地域类型。 6.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 境影响的表现和原因。
一
二
三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 (1)概念: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海南省种植蔬菜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提示: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 力高;种植历史长;政策支持等。 (2)材料二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哪些因素? 提示:政策、科技等。 (3)材料三的种植结构向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倾斜,体现了农业区位 因素的什么特点? 提示:农业区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4)每年冬季海南省向北京大量供应新鲜蔬菜,原因有哪些? 提示:海南省在冬季能够大量生产新鲜蔬菜;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产品 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等。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举例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 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提示:(1)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2)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污染土壤和农产品,破坏农田生态系统。 (3)广泛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4 年 1 月 23 日上午,满载着辣椒、 黄瓜、 西瓜等瓜果的货车 发往北京,这标志着海南冬季瓜菜开始大量向北京运输,保障冬季首都“菜 篮子”供应,每年海南冬季瓜菜在北京的供应量约 150 万吨。 材料二:2014 年 2 月 9 日《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称:海南省将大力发 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稳定瓜菜种植面积,推进海南育种科研核心区建设,新 增常年蔬菜基地 1 973 公顷。 材料三:海南省价格成本调查队调查显示,2014 年农户种植结构发生一 些变化,减少了豆类、花生和甘蔗的种植面积,扩大了粮食和瓜菜等农作物 的种植面积,总体种植结构仍向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倾斜。
一
二
三
4.混合农业 (1)概念: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 ①世界: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 等地。 ②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环境效益:交替种植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 良性循环,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②社会效益:时间上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 活动。 ③经济效益:农场主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有利于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