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规划说明(方案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区规划说明(方案介绍)
第一篇:某小区规划说明(方案介绍)
海悦·蓝湾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海悦·蓝湾位于海口市澄迈县,临近省首府,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环境绝佳,是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区。

项目地块处在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内,距离海口市中心25分钟车程,南临南海大道,双向6车道,可达性好。

一、规划目标
1、打造国际高品质滨海度假和居住综合型社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地位日渐重要。

在居住区中,环境已是居住质量的首要标准,同时环境的创造和利用也是尊重地域文化和创造小区特色的关键,小区的环境决定了小区的品位和特色。

规划区地处内海海滨,规划设计突出“水”的特色,无论是对海滨休闲区的规划,沿海休闲场所及中心绿地、广场规划,还是小区的主干道形式,无不以“水”为核心,以“水”为主题,从而创造出具有高档次的内海海滨休闲带和居住综合型社区。

2、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主体,构筑和谐的生活环境,居民置身于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之中。

营造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创造集中开敞的空间环境,居民能更方便的接近自然环境,创造积极空间,使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新时代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创造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道路通畅、配套齐全、利于管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品质的居住区。

3、体现生态理念
充分利用生态理念,营建小气候环境,组织良好的户内自然通风采光,合理选用玻璃的反射系数,减少住宅对空调机械的依赖,部分材料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利保护生态。

创造完整开阔的绿地系统,为居民提供安全、优美的户外步行活动空间。

最大程度的开发海景,使规划区成为贴近自然的绿色滨海生态居住区。

二、规划布局
1、项目拥有较大滨海和低洼地形。

在保护滨海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高品质的核心滨水区,临海布置旅游度假区,利用区域内低洼地形直接引入海水,加大临海土地面积,打造海景奢华住宅区,形成一个亲水、戏水、观水的场所。

2、将安置住宅区布置于项目地段最西端,减小占用项目临海的优质地块,使得项目地块获得最大利用效率。

3、因项目常住人口不会很多,因此本次规划公建配套设施比较少,充分利用土地价值。

4、城市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在规划中充分提升海景区及周边土地的价值,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分区及规划结构
规划以海景为依托,形成“一轴、三心、四片区”的结构,形成功能明确又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规划出离海景远近不同的四片区——安置区、高尚住宅区、海景住宅区、海景度假区。

安置区以高层住宅为主,尽量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远离海景区域,减小对海景优质土地的利用。

高尚住宅区以高层住宅为主,配有公建,到达海景区有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优质居住配套环境与海景两者都可达。

海景住宅区以奢华住宅为主,有高层住宅和别墅住宅,利用低洼地形将海景引入项目地块内部,形成海景住宅区的内部奢华水景。

海景度假区临海而建,塑造高品质的的核心滨水区。

四、道路交通
依据原有的规划道路,本次设计将项目布局为“两纵一横”的主要交通结构,再依据“一横”的主轴线布置支路,形成“高效、便捷、经济及可实施性强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市规划区内的交通到发、转换便捷有效。

五、绿化景观
以道路交通的“两纵一横”为主要骨架,以海洋景观为依托,通过对不同建筑空间的塑造,形成“三轴、一片、多节点”的景观框架。

充分利用低洼地形及海洋水景,增大区域内海洋景观面积,塑造高品
质的的核心滨水区。

建立多层次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绿地与海景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步行休憩环境和步移景异的滨海绿地景观。

第二篇: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规划设计方案
1、规划设计目标本小区占地面积95173㎡,项目规划建成本地段较大规模的居住小区,同时填补本地段所缺的大型超市、菜市场等配套公建商业用房,该地段樊华大桥的建成通车到达市区各地的公交系统的完善,该小区的建成,必然会为该地段成为成熟社区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小区规划时,我们不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摸清市场上哪类型的住宅需求量最大,人们普遍喜欢哪类型的住宅小区等问题,同时也从发展商的角度出发,总结开发经验,吸收其他楼盘的成熟经验,力求把小区规划设计做得更好。

所以,该小区的规划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必须要做好市场定位。

具体目标如下:
1.1、户型的合理化、多样化户型应合理、实用,人性、还要适当超前。

1.2、建筑艺术化一方面,本小区定位的目标客户群是中等及以上收入的工薪白领阶层,他们学历大多数在中专以上;另一方面,本小区内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很浓厚,所以在本小区规划时,要求建筑设计本身和整个小区的环境设计均艺术化。

1.3质量标准化小区整体以优良水平向购房者提出“三项承诺”:A、房屋渗漏,双倍赔偿;B、面积短缺,缺一赔二;C、质量不好,可退可换。

1.4、配套完善化配套完善是本小区一大卖点,东辰国际学校近在家门口,超市(待交通系统的完善,建议考虑与百盛合作开社区超市)、乓乒球场健身设施等,极大方便小区住户。

1.5、建筑环保化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讲环保,城市也在创建环保模范城,本小区要迎合消费者和政府的要求,所用建材应环保经济。

1.6、学习型社区本小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可建立外语角、阅览室、老年大学,使小区居民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互助,友爱互助,共同建设社区文化。

这需要物业公司后期的大力引导。

2、规划设计要点 2.1、建筑密度: 30% 2.2、容积率: 2.1 2.
3、人口密度:500人/公顷2.
4、绿化要求:30%以上2.
5、建筑间距:18m以上 2.
6、规划道路:小区内主要道路应不少于6米,15米以上道路建筑物退缩后应不少于3米。

2.
7、小区交通出入口方向:北、东、南2.
8、停车场配置及停车要求:每4户住宅配一个机动车位。

2.
9、小区配套项目要求:会所:1000 m2 物业管理处:300 m2 储蓄所:100 m2 邮政支局:200 m2 电信营业厅:100 m2
社区超市中心:3000 m2 变电房:按用电负荷设置
3、规划构想3.1、功能分区:分居住、运动、体闲、娱乐、购物、学习等。

3.2、环境结构本规划的环境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特点是以绿地系统为骨架,以小区中心公建群为整体环境中心,配以其他住宅组团绿地,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化系统,体现居住区对生态环境为主导的规划构想,保证“环保—健康”这一设计意念的实现。

在规划布局上,严格按照“公共空间(中心绿地)—半公共空间(组团绿地)---私有空间(住宅)”的体系设计,形成良好的居住生活空间层次,使区域性休憩活动与近域休憩活动有明显的界限,有利于社区的安全防卫功能,又不失社区的整体性,将商业设施和服务性设施沿街布置,对内对外,可避免了对居住宁静生活的干扰。

3.3、规划特点本规划以整体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为统一点,着重刻画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居住用地,营造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强调前区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分区、分期开发、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活动空间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统一整体。

3.3.1、体现与众不同的居住氛围,创造既有欧式氛围又有现代气息的居住文化。

3.3.2、为建设小区的智能化,具体提出建筑要求:采用水、电、天然气三表出户系统及IC卡收费系统。

小区给排水、电管网、通讯、天然气管路全部由地下传送,一次性规划到位。

整个小区配置综合布线系统,宽带入户,小区内建立局域网,使物业管理网络化。

实现小区保安系统智能化、现代化。

园区内配置保安电视监控系统,在主要道路及各出入口处设置电视摄像机自动监控,录像带保留一周,围墙及各角落设双轨
或红外线探测装置,由保安中心联网控制,室内配置可视对讲系统,门厅与室内或室内与物管保安中心可实现可视对讲,室内门窗玻璃破碎可自动报警,室内遇突发事件可紧急呼叫,遇火灾,天然气泄漏也可自动报警。

3.3.3、强调人
车分流,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避免交叉干扰。

3.4、道路系统规划3.
4.1、小区入口本项目地块三条公路环绕,考虑到小区的人车分流,且方便居民的出入,可考虑在小区设置三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车行出入口与外围路网连通。

人行主入口:一期位于地块北面和花园南街连接,距城市主干道临园大道不远,出入比较方便,估计大部分主户将由此入口出入。

二期主入口位于西南边,与滨江北路相连。

人行次入口:位于本小区东面,与荷花东街相连。

停车场入口:西北角和东南角各设一个出入口。

3.4.2、道路系统小区道路规划采用一种自由的、具有艺术特色的曲直相结合设计,其设计注重对景观的处理,力求达到移步换景,同时又要考虑方便主户。

本小区道路系统分为三级路网:第一级为小区级道路,路面宽为7米,双轨道,第二级为小区次干道,路面宽为4米,第三级为宅间小路,分别进入各住宅,路面宽为2米。

3.4.3、步行系统居住区步行系统的大部分与绿化园林系统叠合,平均宽度为2米,分专用步行道和机动车道的人行道共同构成。

3.4.4、停车场规划本居住小区定位以中高收入的白领阶层家庭为主,按每5户就配置2个30平方米的车位,本小区的居住总户数按1300户计算,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有520个车位,大约15600平方米的停车场面积,考虑摩托车和自行车,把停车场面积增加到1.7万平方米,就能满足需求。

3.5、绿化系统规划本小区绿地系统规划紧密结合建筑布局和场地内部、外部的自然环境,充分考虑绵阳市的气候、人文特点,切合地块的自身条件和规划设计要求,又要考虑西南边临江—安昌河的特点,分析现代人居住特点和对环境重视,引入当今园林设计潮流,采用多景点布局而又重点突出,既有宽阔的小区级绿地,又有精细组团绿地和住宅庭院绿化,空中花园和平台花园,从而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层次分明的、全方位的整体绿化系统,其具体层次划分为:
小区级绿化地---组团绿地---住宅庭院绿化---道路绿化。

3.6、公建设施规划为了形成令人有归属感而且适合消费者居住的康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的规划至关重要。

本小区规划在沿街一层内布置商业购物设施,结合环境设计将文娱、体育设施与园林绿化地复合设置。

3.6.1、丰富的体育康乐设施本小区的规划在注重环境规划的同时,配备了许多体育及康乐设施,游泳池、篮球场等各种运动场地,位于宅旁绿地内的单、双杠等运动设施,为住户提供了锻炼身体和体闲娱乐的好地方,同时为小区举行一些体育比赛,游园活动提供了场地。

3.6.2、大型商业购物中心集中设置本小区规划将商业服务设施集在设置于地块沿街楼内,其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这里准备建成花园南路最大的商业购物中心,据市场调查,这一带还没有大规模高档次的商业购物中心,这与该地段人口较多不相适应。

因此,本项目的建成,将为该地段增加必要的商业服务设施,不仅极大的方便了这里的居民,而且将会有效地促成花园南街成为绵阳又一繁华地带。

3.6.3、各种文化教育公建集中于小区本小区规划将社区文化中心(会所)设在小区内,其它的公建也设在小区的公建地带,不仅方便了居民使用,同时又和中心绿地连成一片,使小的中心绿地变得更加广阔,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提升了空间素质,令整个小区的住宅建筑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集中的体现了小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及团结友爱的精神。

3.6.4、日常生活配套于裙楼内集中布置本小区内各种日常生活配套如医院、菜市场、含蓄所等集沿街布置,既极大地方便小区住户,又不影响小区幽静清雅的生活环境。

.3.6.5、一些有危险性,不常用的设施疏远布置
3.7、给排水规划设计3.7.1、给水本小区拟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2根DN150的给水管。

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主管管径为DN150。

同时,设计从小区室外环网上引出2根DN100给水管,一根供水至消防水池,一根供水至生活水池;从小区室外环网上引出22根DN50——DN80给水管,供水至各幢建筑。

消防水池容量为150立方米,生活水池容量为300立方米。

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下层的生活给水由小区室外给水管网直接提供,高层建筑上层的生活给水经一
套给水变频设备加压提供。

用水情况如下:多层住宅水量:600立方米/天高层住宅水量:530立方米/天公建用水量:40立方米/天其他未预见用水量:200立方米/天合计:1370立方米/天 3.7.2、消防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 小区内以DN150的管道形成环状管网,每隔120米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00—10。

室外消防防水量由消防泵加压后提供,消防水池贮水为2小时的室内消防用水量。

同时,设计在室内消防管网上设置水泵接合器。

3.7.3、排水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水量约为1164立方米/天。

3.8、电气设计3.8.1、电源由市城区110KV边电站引1路10KV 专线给小区供电,10KV电缆埋地引入小区总变电站。

3.8.2、变配电站小区内以设10KV变电站一座,位于高层住宅区地下一层;变配电站内设两台1250KVA变动器和1600KVA变动器一台。

高压柜采用真空断路器,变压器采用新式节能干式变压器。

系统低压母线分段运行,相互联络,另设400KW柴油发动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3.8.3、照明系统照度按国家标准中间值执行,灯具采用节能灯具。

3.8.4、防雷接地本小区按三级防雷建筑考虑,接地按共用接地装置考虑,按接地电阻R≤1
欧姆。

3.9、弱电系统3.9.1、电话系统由城市外网光纤引入小区电话机房,设置ADSL复用设备,提供用户宽带上网业务,小区内设若干户外电话分线箱,为用户提供电话线路。

3.9.2、有限电视系统弱电中心内设有限电视房,小区配置有限电视双向传输网,采用HFC接入方式向住户提供宽带接入。

3.9.3、保安系统小区内设联网楼宇对讲系统和IC卡智能管理系统,各建筑物在小区弱电管理中心内联网。

4、项目总平图规划(附图)
5、住宅设计 5.1、户型设计(附图)5.2、户型面积和户型统计
UID4508 帖子6546 精华30 积分7810 阅读权限90 性别男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3-7-21 最后登录2005-8-8 查看详细资料TOP
第三篇:金马小区规划说明
金马小区方案规划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潍坊市金马小区位于潍坊市金马路西侧,南临东风东街,北侧隔规划支路与潍坊市电信局住宅区相临。

总规划用地12.76公顷,权属用地为10.95公顷。

二、规划设计依据
1、鲁伟房地产公司关于金马小区规划设计的委托文件。

2、潍坊市及高新区的城市规划要求。

3、国家及地方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4、1:500地形图及电子文件。

三、规划设计
1、总体定位
本规划着重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创造环境氛围出发,通过小区的干道以及中心区所对应出的轴线关系,将小区中心设置为整个小区的中心景观活动用地,在组团中心设置组团绿化,共同组成整个小区的生活及其娱乐、休闲的中心。

本小区规划结构布局中还动用淡化组团,突出院落的处理手法。

以院落为基本单位,通过在各个院落中灵活地布置各种绿化、硬地,以及休闲设施,既使整个小区便于管理,又能创造出丰富的宅前院落空间,保证了整个小区的协调一致性。

小区强调功能的完善和布局的先进合理,充分体现“环境美,功能全”的特点,同时也应考虑小区建设的开发成本,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设计必须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满足现代城市人群对居家生活的要求。

应用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环境条件,创造独特优美景观,提高整体环境水平,将该小区建设成为本地区一流的居住环境。

2、规划思想
为创造小区舒适、优美、安全、文明的居住生活环境,总体设计构思着重在小区总体环境、小区功能,建筑群体风格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主体环境与再
生环境的创造。

2)、小区功能设计强调以人为本。

3)、强调传统布局与现代布局的组合来提高小区综合效益。

4)、一中心、二轴线,各组团有机结合的总体结构。

3、道路交通组织 1)出入口选择
小区的主入口设在东侧面临金马路,在南北两侧各设一个附助出入口,在入口道路的中心设计一条20~4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引导人的视线进入小区,这条绿化带的轴线正对小区的中心广场。

在安排道路轴线时,充分考虑了与斜穿小区南北部的高压走廊的对位关系,使贯穿南北的道路轴线曲折有致,空间收放自如。

2)、道路骨架结合小区的周边环境及居民出行的便捷与安全,同时又最大程度的留出了可建设用地。

在东西轴线与南北轴线的结合处,放大成为小区中心广场,并与主入口对齐。

在小区东侧设计了一条贯通小区的东行道,与周围三面的小区规划支路共同形成环形道路。

并与小区的步行道系统交织共同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骨架。

整个路网形式活泼,充分体现了“通而不道,畅而不直”的设计原则,小区道路宽度分两种,一种为7米宽双车道,单侧设1米宽人行道,另一种为3米宽车道。

3)停车系统
通过土地投资强度的经济技术分析式,解决机动车的停放问题。

没东侧车行道设计成条形停车带,并将沿车车行道西侧住宅楼架空,底层设计为停车场,停车位为850辆,与户数之比达到1:0.65。

室外停车场地均用空心植草砖进行地面铺装,增大绿地面积,减少日光反射。

4、绿化系统
小区绿化系统分为中心集中绿地、庭院(宅间)绿地及道路绿化带三个层次,中心绿地结合景观铺地与景观水池,通过穿插交错的环形绿带和水面,利用曲线形,以草坪和适当的造景树种、小品组成丰富的线状绿化。

庭院绿地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化空间和适宜的硬地铺装活动场所,成为居民的“室外起居室”。

整个小区点、线、面绿化相互结合,小区内道路绿化、平台绿化、架高绿化,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绿化系统。

四、景观规划
在本方案中强调了几条“视线走廊”(viewcorridor)统领整个小区,第一条是小区主入口,以及景观绿化带。

由这条“视线走廊”加以连接,使居民一进入小区就感受到有序的景观在层层展开,直到中心广场形成高潮。

另一条景观主轴线为南北方向的景观主轴,把中心广场、两侧的组团绿地与广场紧密相连。

在各个组团的入口都巧妙地动用视线走廊组织景观设计,增强了各组团的可识别性。

小区的景观设计分为开放空间,过渡空间及相对私密的空间景观三部分。

本规划以中心区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通过对中心区绿化、广场铺地和景观水面的有机组合,形成典雅、亲切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小区建筑性格,营造了居住、文化、娱乐、共存共荣的独特人文景观。

整个小区的建筑造型突出现代感,屋顶形式采用干、坡结合,以坡顶主为,在建筑的端部,采用退台,使屋顶轮廊富于变化,打破统一使用坡顶所形成的单调感。

井大胆动用各种鲜艳的色彩,色彩的动用使小区生动活泼,形成小区的别具一格的亮点。

五、公建配置
小区内设6班幼儿园(附设托儿班一班)和2800平方米会馆,会馆利用入口两侧住宅底层架空而成。

东恻沿金马路为4层商业用房,为整个小区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

六、住宅设计
在单体住宅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住宅朝南,尽力保证自然的采光通风、通风以及合理的平面格局,户型组合可以非常灵活。

多层住宅以6层为主,间距均大于1.5H,层高3米。

七、环保、消防设计
1、环境保护
整个小区的绿化率达到48%以上,可以形成园林式,生态型的小区环境。

排水设计中作好废、污水的处理,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废、污水处理后排入,小区内污水管网,经汇集再排入市政管网。

作好噪声的处理,住宅尽量远离车行道,临近主干道的住宅山墙,尽量减少开窗
数量或采用双层玻璃。

小区内的各类废气的排放与控制按我国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2、消防
总图及单体建筑布置的道路系统应符合消防要求,各住宅之间都设硬质铺地,各建筑单体平面布置均满足疏散要求。

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220米时,均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且架空部分净空大于4米,消防车可进入庭院。

高层住宅除考虑环形消防车道外,均留出足够的登高场地。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规划总用地面积:(权属)10.95公顷
2、规划总建筑面积:134280 m2 其中住宅116280m2 公建18000mI 宅户数1472户 3.容积率:1.2 4.建筑密度:19.5% 5.绿地率:37.8% 6.停车泊位:自行车:1500辆机动车:850辆
九、结构设计
本工程丙类建筑由六层楼的住宅、十一层小高层住宅、两层会馆,三层幼儿园,和周边三层沿街商业用房组成,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区。

依据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上部结构形式:①多层住宅(六层)采用砖混结构(烧结砖),其楼屋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②高层住宅(二十八层)采用短肢抗震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室内填充墙体采用新型轻质材料;③两层会馆,三层幼儿园,和周边三层沿街商业用房采用现浇框架结构,抗震级为三级,内隔墙为空心砖墙。

本工程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基础设计方案:①多层住宅拟采用墙下条形桩基础,桩可采用沉管灌注桩②高层住宅设有地下室采用桩筏基础,桩采用预应力硅预制管桩;③框架教学楼为柱下桩基,桩采用预应力砼预制管桩;④两层会馆采用天然地基片筏基础。

结构设缝:由于沿街商店单体较长,拟在平面适当位置设置结构缝,以改善结构对温度变形及地震力的作用,结构缝仅在地面以上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