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9
(P<0.05);探究组学生在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教学6个月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探究组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高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教学6个月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重点难点内容理解、提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体系构建、提高学习能力、更好的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评估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康复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的翻转课堂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应用。

最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网络教学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而微信的广泛使用也让网络教学变得更加便利和灵活。

我们都知道,美国林地公园高中最早出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门以网上预习为基础、以教师为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研讨的课程,以达到“课前授”“课后内化式”的目的,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后授”和“课后内化”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学习更深入,而且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把“课上”的角色交给了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非常有益的。

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受到教育界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将本院康复医学专业的78名学生,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39人,研究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参照组年龄20~22岁,平均21.21±0.72岁,男18名,女21名;探究组年龄20~22岁,平均21.33±0.76岁,男19名,女20名。

两组学生在基本的年龄、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均由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教材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学进度方面基本保持一致,每节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课上时间一个半小时,课下自学时间一个半小时。

(1)参照组
针对参照组学生,在其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小时的预习,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讲解的同时进行作业的布置工作,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进行知识点整理,并且用半个小时完成作业。

在对学生理论教学时,临床带教老师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理论知识包括常见康复疾病的影像诊断理论、康复患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目标等,讲解时以授课教师集中时间授课为主,授课完毕后,学生可自由提问;理论教学完毕后,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待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后进行实践带
140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每一位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要求学生针对在预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教师需要随机提问,在课程开始前所预留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并且针对学生的讨论过程,对其进行纠正总结,完成教学内容的分析概括。

学生讨论时间一个小时,教师点评半个小时。

同时,教学过程中引入短视频和影像的微课,包括理论及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常见康复疾病的影像诊断理论,早期的康复评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措施;而实践教学从具体的病例的影像学出发,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制定详细的康复措施,并将理论融入病例中;③在结束教学后,教师须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这一环节,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作为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同时要求学习小组之间要进行相互的点评,最终将点评结果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同时针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应的临床操作技
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教学后的成绩对比
探究组学生在教学后,理论成绩以及实习成绩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对比
探究组学生在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前评判性思维能力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教学6个月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探究组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探究组教学6个月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重点难点内表1 两组学生教学后的成绩对比(x ±s )
组别n 理论成绩(分)实习成绩(分)探究组3982.31±9.5483.29±8.61参照组3975.34±8.62
74.37±6.81
t值0.523 5.074P值
0.602
0.000
141
容理解、提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体系构建、提高学习能力、更好的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评估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由于社会对复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健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疾病康复学”是一门具有较高基础理论和较高技术可操作性的综合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理论上比较抽象,在实际操作课上,学生们会有一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感觉。

因此,加强对康复治疗学课程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学形式不断出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地被人们有效利用。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
互动的地方,其中包含了对知识的解答、知识的运用等内容,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将翻转课堂从“独角戏”转变为师生之间的“二人转”,让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最大化。

以微课程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课前预习、讨论和问题探索上。

在普通疾病康复的教学过程中,若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极有可能出现课堂上时间紧张、节奏快速、深度知识还没有完全吸收、课后还要花时间进行复习的现象。

以上特征为基础,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保证教学知识总量的基础上,运用翻转课堂,对课堂时间进行再分配,把案例分析等要求带入综合思维训练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前先进行预习,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基础知
表4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
满意度探究组(n=39)参照组(n=39)χ2
P值提高学习兴趣
38(97.44)32(82.05) 6.392
0.027提高重点难点内容理解
39(100.00)34(87.18) 5.4610.038提高课堂气氛37(94.87)31(79.49) 6.0330.029加深知识体系构建38(97.44)33(84.62)7.1150.024提高学习能力
37(94.87)30(76.92) 5.2940.031更好的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36(92.31)29(74.36)
7.8820.015
142型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改进,从而使它的价值和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融合了这两种方式的优点,它的“体”,互联网的“面”,两者紧密结合,既为新型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又为其在互联网上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方便的条件,非常适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大学教育。

这一调查的结果表明,探究组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分数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存在着统计学显著的差异P<0.05。

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大学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将会对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功与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翻转课堂模式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变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将学生视为知识和意义的自我建构者,使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洞察力,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教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微信基础上的网上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明显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其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

所以,在大学教育中推广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本研究中,探究组教学6个月后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
习能力进行更好的评价和提升。

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他们自己的兴趣之外,学生还缺少参与到翻转课堂模式中来进行主动学习的动机。

可以考虑引入新的学习评估制度,例如,将翻转课堂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为学业评估的一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

但是,当前的传统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来源造成了一定的局限。

怎样才能设计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抛弃标准答案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查找资料,从而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这还需要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应用。

综上所述,以网络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这对于确保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STM联合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康复医学课程中的教学探索”,课题编号:GJB1423158。

(作者单位:1.佳木斯大学;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通讯作者:董淑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