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案模板(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教案模板(5篇)
《咏柳》教案模板〔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采集整理的《咏柳》教案模板〔精选5篇〕,希翼能够关心到大家。

《咏柳》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咏柳》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宠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咏柳》,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细致观看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方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豫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柳条及用柳条打扮成的两棵柳树。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柳树姑娘》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随着春风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觉察春天给柳树带来的转变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满身碧绿,就像绿色的玉石,柳条下垂着,就象许多绿丝带在风中飘动。

这些细细的叶子,不知道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把这些叶
子剪得这么秀媚。

〔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这首散文真的好美啊!
——古时候的有一位诗人名叫贺知章看到这么秀媚的柳树,不由得做起的诗来。

〔创设情境:教师仿照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咏柳》〕 ——刚刚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
——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咏柳》古诗,并关心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知其中的意思,或者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 ——春风一吹让柳树如此的秀媚,春风除了像剪刀,还像什么?又会使什么带来转变呢?〔春风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变绿了;春风像嘴,在树梢说了悄悄话,树儿就变绿了;春风像腿,跑去亲了亲花,花儿就开了。

〕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

〔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
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秀媚,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

〔配乐〕 ——小伴侣可以回顾刚刚教师仿照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
起来仿照着进行朗诵古诗。

教学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生疏又熟识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
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
古诗的含义。

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如今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
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

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
曲《柳树姑娘》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知道柳树的秀媚。

在记忆古诗
时,加之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咏柳》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哺育同学的观看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支配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同学出示采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日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叹柳树的古诗。

〔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叹鹅的意思。

那末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叹柳树〕
7、这首诗的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叹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状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同学会读,读精确。

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一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者录相〕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方得多好呀。

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叹。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叹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叹柳树,也
赞叹了春的发明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叹了柳树。

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叹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火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支配作业
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

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咏柳》教案3
教学内容: 《咏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

教材分析:
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
柳树的奇妙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叹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方,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2、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宠爱大自然、宠爱生活、宠爱美的思想感情。

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哺育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秀媚景色。

教具豫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盈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采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叹鹅,那末咏柳是什么意思?
4、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叹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日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沟通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1、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如今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理解。

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咏”什么意思?“咏柳”呢?
2、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妆”——装饰。

什么装饰了什么?柳树真是碧玉装饰成的吗?说说诗句意思。

〔鼓励展开想象,有不同
的说法〕
3、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用“绿丝绦”来比方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4、齐读1、2句,问:第1句着重写〔树〕,第2句呢〔枝〕,
诗人通过形象的比方,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
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呈现了“垂柳”的“美”。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该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写“树”……第3句写什么?〔叶〕,第四句呢?〔春风→风〕
7、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叹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叹柳树吗?那是在赞叹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8、齐读,说说你最宠爱哪一句?你为什么宠爱?〔师小结: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斗胆而奇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


9、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

诗人〔整体〕到〔部份〕先观看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

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表达了丰富的想象和细心的构思,这兴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原由吧。

10、过渡:通过刚刚的沟通,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生:比方〕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方句,用碧玉来比方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方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斗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宠爱和赞叹之情。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抒发美。

师:大家都宠爱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宠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古诗,告知老师,好吗?
〔学生考虑、商议,并纷纷说出自己宠爱的方式:表演、朗诵、写作、〔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分成四组:诗朗诵组、表演组、图画组。

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商议、创作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启示学生开阔
思路〕
3、分组展示表演。

〔1〕诗朗诵组;
a、学生朗读几首有关柳树的诗歌。

b、全组一起配乐朗读《咏柳》。

师评:同学们有表情地朗诵《咏柳》,更加深刻地体味了古诗的韵味,井背诵了几首与春天与柳树有关的诗歌,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到春天的美。

大家表演得特殊好。

〔2〕表演组:
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动作把柳树的婀娜多姿表演得惟妙惟肖。

师评:这组同学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表现柳树的特点。

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他们的表演,使古诗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真棒!
〔3〕图画组: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划出了一幅幅秀媚的图画。

师评:这组同学运用图画的形式,鲜明形象地表现了古诗的意境。

画得真秀媚。

〔4〕写作组:
学生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宠爱。

师评:能写出柳树的特点,能用上生动的比方,写得好!
4、师:刚刚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大家都做得特殊好,回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好吗?
四、总结写法,网络拓展——延长美。

1、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观看子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擅长运用比方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宠爱之情。

希翼同学们也能有一双光明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看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叹其它事物的诗?
2、告知学生相关古诗的网址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并搜集。

3、作业:画一幅春景图。

《咏柳》教案5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宠爱大自然,宠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哺育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假如能留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普通是依据什么原则来读。

如今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日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把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味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状况并作巡察。

〔估计浮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份的颜色相像?3、不能理解“丝绦”的
意思,解决方法: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份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沟通;
师:如今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索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

如今谁能告知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尾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丽的早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之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如今照旧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留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

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摇摆,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

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最终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打扮整个世界。

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留意要表达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

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

〔教师朗诵诗留意姿态〕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得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如今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

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留意要把自己当诗人。

〔生齐背〕
7、体味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奇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秀媚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

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

〔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秀媚的景色?
8、自查学问把握状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到达了。

〔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晰的;你还想知道的〕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

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

〔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秀媚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许多的人描写春天,赞叹春天。

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

大家回到家后采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固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采集进去。

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