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腺(下颌骨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
由舌头正下方处伸出颌下腺排泄管,主
要分泌黏液和浆液状性质的唾液,为平
时唾液分泌量的主要来源,(注 : 腮腺分
泌浆液状性质的唾液,为进食时大量分
泌唾液的主要来源)。
13
正常颌下腺造影表现
14
正常颌下腺CT表现
平扫
增强
15
下颌下腺
16
涎 石病
病因: 1 、电解质平衡失调 2、 炎症 3、 唾液淤滞 4 、PH改变
– 低度恶性肿瘤 介于两者之间。
45
MRI表现 T1WI:低、中等信号 T2WI:不均匀高信号
46
良性涎腺肿瘤
47
恶性涎腺肿瘤
48
腮腺混合瘤(良性)
49
50
腮腺多形性腺瘤
女,49岁,右腮腺区无痛性块1年余
51
腮腺多形性腺瘤
52
腮腺多形性腺瘤
53
左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54
多形性腺瘤恶变
18
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 男,46岁
主诉:左口底进食肿痛1周。 现病史:左口底进食时肿痛1
周,进食后可缓解。 临床表现:左颌下腺压痛,
未及明显肿大,挤压腺体可 见脓性分泌;左口底可及 1cm×2cm大小结石样物,压 痛明显。 下颌横断片示左颌下腺导管 走行区约0.7cm×2.0cm高 密度影
平片检查目前仅限于对阳性结石、腺体钙化和涎腺肿 瘤引起骨改变的检查。
涎腺造影的主要优点是对导管系统显示好,目前对于 涎腺导管阴性结石、导管狭窄、导管损伤、慢性炎症、 肉芽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等非肿瘤性疾患仍是首选 检查方法。
5
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检查:是涎腺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并可以和涎腺 造影结合使用,可用于确定涎腺有无肿瘤,明确肿瘤 位置、范围及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并可了解肿瘤与 颈部血管的关系。
临床表现:颌下腺>腮腺,进食时肿胀,疼痛, 进食后不久肿胀及疼痛消失;导管口粘膜红肿, 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压痛,可触 及硬结。
17
涎石病影像学表现
阳性结石: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 柱状高密度影,数毫米至2厘米不等,沿 导管方向排列。
阴性结石:平片不显示,造影为圆形或 卵圆形充盈缺损,远心段导管扩张,完 全阻塞时,造影剂突然中断或末端分。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
1
内容提要 涎腺疾病影像诊断(第十章)
–涎石病 –涎腺炎症 –涎腺肿瘤 –舍格伦综合征
2
涎腺
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 腺
小涎腺:唇腺、颊腺、腭腺、舌
腺、磨牙后腺等。
3
涎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唾液腺
4
影像学检查方法
涎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平片检查、涎腺 造影、超声、核医学检查、CT及MRI等。
55
右侧腮腺混合瘤恶变
56
右侧腮腺腺癌
57
左侧腮腺腺癌
58
涎 腺 肿 瘤(左腮腺粘液表皮样癌)
男,42岁,左腮腺区肿物1年半 59
腮腺深叶腺淋巴瘤,男,57岁
主诉:左腮腺区肿块20余天。 临床表现:左腮腺肿块约 4cm×5cm大小,无压痛,质韧, 动度差,表面皮肤正常。 影像学表现:CT见左腮腺深叶 高密度肿物,边界清楚,密度 均匀,与咽部肌肉间可见低密 度间隙相隔,可与咽旁间隙肿 物鉴别。 病理诊断: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优于CT,适用于 确定涎腺肿瘤范围,辅助鉴别腺内外肿物,而且不需 注入造影剂即可观察重要的血管结构,对于了解涎腺 肿瘤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具有诊断意义。
6
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用于涎腺疾病诊断首先由Bogin在1971年报 告, 目前被认为是涎腺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可确定 有无肿瘤,并初步定位和估计肿瘤性质。
病因 导管口狭窄、导管前段狭窄、涎石、 肿瘤压迫、异物等因素引起 局部病变多见
病理 导管系统扩张 周围炎症反应 结 缔组织纤维化 腺小叶结构破坏。
临床表现 青壮年患者,腮腺肿胀、腮腺导 管流脓、口腔异味感。“雪花样唾液” 。
35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男,40岁,左腮腺进食时肿胀1年
影像学表现:左腮腺造影侧位片示主导管扩张,分支
导管未见扩张,前段可见椭圆形充盈缺损,为阴性结
石
36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主诉:左腮腺反复肿胀半年。
影像学表现: 左腮腺造影侧位片示主导管前段纤细,中、后段明显 扩张,主导管内可见充盈缺损为阴性涎石影,少数分支导管扩张
37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主诉:左腮腺进食时肿大3年。
影像学表现: 左腮腺造影侧位片示主导管明显扩张,其中可见多
28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以3~5岁左右常见,男多于女 部分有流行性腮腺炎史 腮腺反复肿痛,导管口可有脓液溢出 发病间隔不等 部分青春期后可自愈
29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影像学表现
造影:末稍导管呈点状、 球状 扩张,排 空功能迟缓,一般主导管未见扩张
MRI:唾液腺内可见小圆形、圆形T2WI 高信号影
间叶性肿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恶性淋巴管瘤
41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生长较快 疼痛 粘连 开口受限 皮肤破溃 神经受侵
良性肿瘤
无痛性肿块 缓慢生长 无粘连 咽部异物感
42
造 影 表现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导管系统 拉长、屈曲、移位
手抱球征、集束征
腺泡改变 充盈缺损规则 造影剂 无外溢 临界征 少
舍格伦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造影。
4种类型: 1 腺体形态正常或弥漫性肿大,腺体实质密
度增高,排空功能差 2 末梢导管扩张 点状期、球状期、腔状期、
破坏期 3 向心性萎缩 4 肿瘤样改变
诊断标准
口干症状及体征 总唾液流率下降 延腺造影呈特征性表现或唇腺阳
女性,64岁。双侧 腮腺区无痛性肿块2 年余。增强CT横断 面示:两侧腮腺密 度为弥漫增生的软 组织所取代,内有 小囊状、条索状和 结节肿块状软组织 影。右侧腮腺区尚 可见囊肿样低密度 改变。病变界限不 清。
69
右腮腺舍格伦综合征(肿块型)
女性,71岁。右腮腺 肿块3月余,近来出 现面瘫。检查:右腮 腺肿胀明显,质硬, 右侧面瘫。增强CT 横断面示:右侧腮腺 明显肿大,内有软组 织肿块增生影,密度 不均匀,局部有增强 表现,边界欠清晰。
可分浅部、深部及颊部。 腮腺导管长约3.5-5cm,由腮腺前缘发
出,开口于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此 处正对上颌第二磨牙。
8
腮腺正常造影表现
9
正常腮腺CT表现
10
腮腺MRI(T1WI)
11
腮腺MRI(T2WI)
12
颌下腺
颌下腺位于下颌骨的后方,接近下
颌骨弯曲角附近,所以也可以叫做下颌
舍格伦综合征,女,60岁
临床表现:双腮腺稍肿大, 口腔黏膜干燥,舌乳头萎缩; 唾液流率0,眼科检查 Schirmer试验0,泪膜破裂试 验5秒,角膜荧光染色阳性, 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丙种球蛋白增高。
影像学表现: 右腮腺造影侧 位片示末梢导管扩张呈球状、 腔状,主导管不均匀扩张。
67
性,血清IgG增高,抗核抗体及类风 湿因子阳性。
64
舍格伦综合征
舌表面干燥并出现裂纹,舌背丝状乳头萎缩65
舍格伦综合征
临床表现:双腮腺肿 大,口腔黏膜干燥, 舌裂,唇腺活检可见 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化验检查SSA阳性, 丙种球蛋白增高。
影像学表现: 左腮腺造影侧 位片示大量末 梢导管扩张呈 点状,副腺体 亦可见末梢导 管扩张,主导 管未见异常66
数阴性涎石形成的充盈缺损,分支导管及末梢导管未显影,呈
“枯枝状”表现
38
化脓性腮腺炎
39
涎腺肿瘤
概述
– 涎腺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3%。 – 约80%发生在腮腺,其中80%为良性肿瘤,以多形
性腺瘤、腺淋巴瘤等较常见。恶性肿瘤中粘液表皮 样癌、腺样囊性癌、腺癌等较常见。
– 颌下腺肿瘤约占涎腺肿瘤的 10%,其中50%为恶性 肿瘤。
中断、扭曲、紊乱 局部导管变细、扩张 充盈缺损不规则
外溢 多
43
X线表现: 平片:多无异常表现,大者可有颊部
肿胀下颌骨压迫吸收,恶性者骨质破坏。
44
CT表现
– 良性肿瘤 多呈类圆形、界限清楚、边缘光滑、密度 均匀、周围结构无受侵。
– 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边缘不光整、密 度不均、周围结构受侵。
19
涎 石症
男,37岁,左颌下区反复肿胀3年余
20
涎石症
21
涎 石症
22
涎 石症
23
涎 石症
24
涎 石症
25
阴性结石的X线表现
26
涎腺炎症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 化脓性腮腺炎
27
涎腺炎症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 病毒性 特异性
部位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腮腺舍格伦综合征(末梢导管扩张型)
女性,33岁。双侧腮腺区肿胀感,伴口干和眼干2年余。 左腮腺造影正位(A)和侧位(B)片示:左侧腮腺体积增大, 腮腺末梢导管呈点状扩张,分布均匀,似雪花状。左腮腺 主导管形态正常。
68
排空正位(C)片示:左腮腺内仍有点状对比剂残留。
腮腺舍格伦综合征(末梢导管扩张型)
70
思考题
良恶性涎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71
Thank you
72
60
舍格伦综合征
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进行性 破坏,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 种自身免疫性病征为特征表现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 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伴发于其他自 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继发性舍格伦综 合征。
舍格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中年以上妇女
2、 泪腺分泌减少 :眼异物感、摩擦感、烧 灼感 3、 唾液分泌减少 :口干、咽喉灼热、味觉 失常 4、合并结缔组织病
30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31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32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女,4岁,双腮腺反复肿痛1年
影像学表现:左腮腺造影侧位充盈片(1)示末梢导管点、 球状扩张,分支导管稀少,主导管稍扩张;排空片(2) 可见主导管造影剂已大部排出,仍遗留末梢导管扩张
33
影像。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34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与大涎腺相比,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较多。 –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MRI、涎腺造影等。
CT和磁共振显像对腮腺深叶肿瘤和咽旁肿瘤的鉴别 具有诊断价值,核素显像对腺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
40
涎腺肿瘤
良性肿瘤 多形性肿瘤 乳头状囊腺瘤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基底细胞瘤 嗜酸性腺瘤
恶性肿瘤 腺癌 腺样囊性癌 样癌粘液表皮
涎腺核素检查:采用99mTc进行,Tc(锝)是一种人工合 成的放射性元素,正常涎腺在静脉注射99mTc后,短 时间即可摄取、浓聚。核素检查多用于涎腺功能的定 量评价,腮腺及颌下腺的99mTc排出速率是不同的, 相差不超过8%即认为是正常的,两侧腺体的排出速率 相差一般不超过5%。
7
腮腺
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外耳 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至下颌角, 后抵乳突前缘,前缘达咬肌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