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十)氯气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氯气的性质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只是量极少
B.海水中的氯元素主要以NaCl等盐的形式存在
C.人体的血液中含有NaCl,其浓度大约为0.9%
D.氯化钠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解析:选A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氯元素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A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氯气有漂白性
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解析:选D 氯气是有毒气体,闻氯气气味的时候,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A项错误;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项错误;Cl2本身无漂白性,氯水漂白是HClO的作用,C项错误。
3.当有大量Cl2逸散到周围空气中,你认为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①迅速拨打求救电话
②迅速撤离至地势较高处
③迅速撤离至下风口
④用浸有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⑤用浸有一定浓度Na2CO3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堵住泄漏口,将其浸入碱液池等)
A.①②④⑥B.①②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选B Cl2是有毒的气体,当发现大量Cl2泄漏时,一定要及时报警,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降在地势低凹处,因此人要撤离至高处;Cl2遇水会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应该用碱性溶液浸湿毛巾捂住口鼻,但由于NaOH是腐蚀性很强的碱,故不应使用。
4.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B.CuCl2
C.AlCl3D.FeCl2
解析:选D 因Cl2化学性质很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Fe元素有+2价、+3价,Cu元素有+1价、+2价,Al元素只有+3价。
5.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 .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 .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 .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解析:选B 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液氯可以用钢瓶贮存,A 项正确;氯气和液氯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B 项错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应选用不能和氯气反应的干燥剂,因为氯气呈酸性,不宜选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等,常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C 项正确;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害,可以用于制造毒气弹应用于战争中,D 项正确。
6.常用Cl 2给自来水消毒。
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使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 .石蕊溶液
B .硝酸银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铝
解析:选D Cl 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Cl 2+H 2O===HCl +HClO ,HClO 可使石蕊溶液褪色;HCl 与AgNO 3反应:AgNO 3+HCl===AgCl↓+HNO 3;Cl 2与NaOH 溶液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Cl 2、HCl 、HClO 均不与AlCl 3反应。
7.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都呈酸性
B .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 2
D .加入AgNO 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选C 新制氯水中含有分子:Cl 2、HClO 、H 2O ,离子:H +、Cl -、ClO -、 OH -,光照时发生反应2HClO=====光照2HCl +O 2↑,久置氯水实际上已经是盐酸,故A 、B 、D 项正确,C 项错误。
8.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3∶2
解析:选A 该反应中Cl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化学方程式中NaCl 和NaClO 的化学计量数可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应为1∶1。
9.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的氯水 ④盐酸
⑤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⑤
D .②③
解析:选C 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而后褪色,说明溶液中有表现漂白性的物质。
Cl 2溶于水后得到氯水,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漂白性。
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漂白性。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
Ca 2++2ClO -
+H 2O +CO 2===CaCO 3↓+2HClO
B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2OH -+Cl 2===Cl -+ClO -+H 2O
C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Ag +===AgCl↓+H +
D .氯气通入水中:Cl 2+H 2O===2H ++Cl -+ClO -
解析:选B A 项中CO 2过量,应生成Ca(HCO 3)2;C 项中HCl 应写成离子形式;D 项中HClO 应写化学式。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次德军与英、法军在比利时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黄绿色气体逐渐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
后来人们在打扫战场时,发现跑到山坡上的士兵竟幸免于难。
(1)由上述事例可归纳出氯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粉溶于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新鲜的花瓣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水久置或光照条件下均会变成稀盐酸,同时释放出氧气,说明次氯酸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
(2)①2Fe+3Cl 2=====△2FeCl 3
②Fe+2HCl===FeCl 2+H 2↑
(3)花瓣褪色 新鲜的花瓣含有水分,遇Cl 2会产生HClO ,HClO 具有漂白性
(4)不稳定 2HClO=====光照2HCl +O 2↑
12.在新制氯水含有的各种粒子中(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____________。
(2)能使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_。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_____。
(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____。
(5)能使无水CuSO 4变蓝的是____________。
(6)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使淀粉KI 溶液变蓝色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新制氯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其中使红纸褪色的是HClO 而非Cl 2,由于HClO 的酸性比H 2CO 3弱,故HClO 与NaHCO 3不发生反应,能与NaHCO 3反应放出气体的是HCl 。
答案:(1)Cl 2 (2)Cl - (3)H +
(4)HClO (5)H 2O
(6)H + (7)Cl 2
13.Cl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有毒品
D .易燃品
(2)“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有漂白作用的液体,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A .NaOH
B .NaClO
C .KMnO 4
D .Na 2O 2
(3)Cl 2可用于制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贮存Cl 2的钢瓶应贴有有毒气体的标志;“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
答案:(1)C (2)B (3)H 2+Cl 2=====点燃2HCl
(4)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14.为了探究HClO 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1)通入Cl 2后,从集气瓶A 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集气瓶B 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是HClO 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入Cl 2后,从集气瓶A 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Cl 2没有漂白性;从集气瓶B 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盐酸或HClO 有漂白性。
(2)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是盐酸和次氯酸,为了证明是HClO 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还需证明HCl 无漂白性,即取稀盐酸与同样的红色布条做对比实验。
(3)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答案:(1)Cl 2没有漂白性 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盐酸或HClO 有漂白性
(2)取同样的红色布条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褪色
(3)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15.如图所示,A 、B 、C 、D 是氯气或含氯的化合物。
(1)推断(写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⑤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反应①、②、③推断A 为Cl 2,依据框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依次推知B 为Ca(ClO)2,C 为HCl ,D 为HClO 。
答案:(1)Cl 2 Ca(ClO)2 HCl HClO
(2)①H 2+Cl 2=====点燃2HCl
②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③Cl 2+H 2O===HCl +HClO
④2HClO =====光照2HCl +O 2↑
⑤Ca(ClO)2+2HCl===CaCl 2+2HClO
B 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解析:选D HClO 具有漂白性,而Cl 2不具有,A 、B 项中是在干燥环境下,Cl 2都不能转变为HClO ,因而无漂白性,无法与HCl 气体区别;C 项,Cl 2或HCl 通入AgNO 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D 项,Cl 2与KI 反应产生I 2,I 2遇淀粉变蓝,可以与HCl 区别开。
2.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
A .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 .Ca(ClO)2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C .Ca(ClO)2跟空气中的水和CO 2反应
D .Ca(ClO)2跟空气中的CO 2反应
解析:选C 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Ca(ClO)2可以与CO 2、H 2O 反应生成HClO ,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的作用下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
3.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
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 .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 .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 .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 .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解析:选C 液氯的成分为Cl 2,氯水的成分为Cl 2、HCl 、HClO 、H 2O 。
液氯无漂白性,无酸性,氯水有漂白性和酸性,液氯溶于水得氯水。
4.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下列科学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写出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快速判断氯水中含有Cl 2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可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漂白性,请你评价该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又用胶头滴管将该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 溶
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而得到无色溶液。
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又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①还是②。
[实验步骤]
取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__________,则证明溶液红色褪色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若__________,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解析:(1)溶于水的Cl2,一部分与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Cl和HClO,另一部分以Cl2的形式溶解于水中。
(2)氯水因Cl2的存在而显浅黄绿色,氯水显浅黄绿色就是其中含有Cl2的依据。
(3)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不能得到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因为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4)溶液的红色是酚酞与NaOH相互作用的结果。
若没有酚酞,NaOH溶液呈无色;若没有NaOH,酚酞溶液也呈无色。
由“(1)”中的分析可知,新制的氯水中既含有以显强酸性为主的HCl,又含有以显强氧化性为主的HClO。
可滴加NaOH 溶液来验证红色褪去的原因。
滴入少量NaOH后溶液显红色,说明还存在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HCl和HClO与NaOH发生了反应;若加入NaOH不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酚酞,即酚酞已被HClO氧化。
答案:(1)Cl2、HCl、HClO
(2)氯水显浅黄绿色
(3)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4)①HCl和HClO中和了NaOH
②HClO氧化了酚酞
[实验步骤]再向试管内滴加2滴NaOH溶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恢复红色仍为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