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1-06T10:03:07.4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梅刚1 漆冬梅2 [导读] 探讨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

梅刚1 漆冬梅2(1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 517300;2河源市中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398-02 【摘要】目的探讨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竹叶石膏汤剂,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疗程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黎明现象竹叶石膏汤疗效观察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而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

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临床上常用二甲双胍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夜间低血糖之虞。

本文观察30例黎明现象患者服用竹叶石膏汤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30例患者,其中1型6例,2型24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2~68岁,平均( 53.50±10.61)岁;病程(9.98±
2.05)年;胰岛素依赖型1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18例;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例。

对照组30例,1型5例,2型25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4~70岁,平均( 54.7l±l1.80)岁;病程(9.76±2.29)年;胰岛素依赖型1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20例;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例,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采用1998年WHO确定,我国糖尿病协会1999年10月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并具有以下特点:睡前(23点)血糖<7.0mmol/L,空腹血糖>8.0mmol/L,同时排除夜间低血糖。

采用1993年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1.3 排除标准在诊断与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时必需排除反应性高血糖。

处理反应性高血糖时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而糖尿病黎明现象则需增加胰岛素的剂量。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平稳。

其中,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常规应用胰岛素,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服用消渴丸。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两组均治疗15d 。

2.2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均于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每晚睡前及次日清晨5:00—6:00加用中药。

基本方:竹叶10g、石膏60g、半夏10g、麦门冬20g、人参15g、甘草12g、粳米10g、龙眼肉15g、石斛15g。

加减法:气阴两虚加黄芪、山药;阳虚明显者去石膏加肉桂、附子;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加木瓜、延胡索;上肢加片姜黄、桑枝。

疗程15d。

2.3对照组对照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二甲双胍0.25g。

3 疗效标准及指标
3.1疗效标准采用1999年WHO(亚洲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糖尿病控制目标)。

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空腹血糖4-6.1mmol/L,非空腹血糖4-8mmol/L;有效: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无效:空腹血糖>7.0mmol/L。

3.2观察项目治疗前后均查晨8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任一时段血糖。

3.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

4 治疗结果
4.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血糖有不同程度下降。

根据疗效判断,治疗组显效率50%,有效率40%,无效10%;对照组显效率20%,有效率50%,无效3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显著。

4.2观察项目两组治疗前后晨8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任一固定时段血糖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常规降糖加竹叶石膏汤治疗对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改善均有显著差异,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糖尿病黎明现象为上午5-9时空腹血糖增高,需加大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常发生低血糖。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于早上3时开始分泌,这些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拮抗胰岛素使血糖增高。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多为阴虚燥热,而午夜至清晨是阳渐生、阴渐衰的阴阳转变时期。

这时两虚相遇,则阴更虚而阳更盛,故糖尿病加重。

在发作前服用中药滋阴清热之剂,可纠正因时间交替而出现的阴阳偏颇,从而预防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发生,也避免了因调整原服降糖药剂量而引起的血糖波动。

本方石膏清热生津,竹叶清热除烦,人参益气,麦冬生津,龙眼肉、石斛加强养阴生津,佐以半夏和胃,粳米益胃,使以甘草益气、调和。

诸药配伍,共收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

参考文献
[1]潘常玉,等.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999.
[2]吕仁和,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2版.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