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工费用核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其他费用的核算
企业要素费用中的各种其他费用,是 指除了上述各种要素费用以外的各种费用, 包括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修理费、 邮电费、劳动保护费、水电费等。这些费 用有的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有的则不 是。其中属于产品成本组成部分的,也未 设立专门的成本项目,一般在制造费用账 户核算。
【练习】某职工10月份病假3日,事假2日,出勤17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是否继续使用,均 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 提折旧。
4.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折旧费用的计算一般通过折旧计算表进行完成。 折旧费用的分配: (1)基本生产车间的折旧费用记入
“制造费用”账户; (2)辅助生产部门的折旧费用记 入“制造费用”账户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3)行政管理部门的折旧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人工费用
人工费用费用的核算
• 一、职工薪酬费用概述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
种形式的报酬以资总额(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
险费和计划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四、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的核算
(一)归集
以工资计算为基础
编制工资结算单
编制工资汇总表
四、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的核算
(二)分配方法
计时工资形式下的分配:
分配率=待分配职工薪酬总额 / 分配标准之和
计件工资形式下的分配: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 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 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 小时,丙产品2小时。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 用,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 费用
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为57.14元/天, 月薪制: 应扣事假工资=57.14×1=57.14(元)
应扣病假工资=57.14×2×(1-90%)=11.43 应 付 工 资 =1 200 - 57.14 - 11.43=1 131.43 (元) 日薪制: 应付出勤工资=57.14×17=971.38(元) 应付病假工资=55.17×2×90%=102.85(元) 应付工资=971.38+102.85=1 074.23(元)
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二、 人工费用的核算基 础
考勤记录 产量记录 工时记录
三 职工薪酬费用的计算
(一)工资费用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应付计时工资 = 计时工资标准 × 实际工作时间
分为月薪制、日薪制或小时工资制
(1)月薪 制
事假矿工天数×日工资
应付计时工资
病假天数×日工资×病假扣款率
(二)分配结转工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
总表。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扣款项、实发金额 等资料。 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 额为准 2、工资费用分配的帐务处理 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的 “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以经营租赁方式 租入的固定资产; (2)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 固定资产;(3)过去作为固定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 等
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增减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一般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 折旧。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二)利息费用的核算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不作为产品 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作为财务费用计入企业当 期损益。
(三)税金的核算
企业要素费用中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不作为产 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应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 损益。

6、非货币性福利

7、辞退福利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
工资总额:
• 基本工资:工作时间工资和非工作时间工资
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加班加点工资:
• 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 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
【练习】计提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时应借 记 ( A )。
A.制造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辅助生产成本
2)账务处理
• 账务处理依据:有关付款凭证、动力费用分配表
➢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核算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动力外购单位
感谢下 载
日,星期双休9日。若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按出
勤日数计算月工资,则该职工应得出勤工资按
(D
)天计算。
A. 17
B. 20
C .23
D. 26
【练习】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按福利部门人
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应分别记入( D
)账户的
借方和贷方。
A.“管理费用”和“应付福利费” B. “应付福利费”和“管理费用” C. 均计入“管理费用” D. 均计入“应付福利费”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 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 (小时)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 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
• 个人计件工资 应付个人计件工资 =∑[(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计件单价]
• 集体计件工资 先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总额,后分配给集体成员
3.奖金、津贴等的核算
• 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等 的劳动报酬
• 津贴、补贴:支付给职工额外劳动或特殊劳动等 的劳动报酬
• 加班加点工资:支付给职工因在节假日或规定劳 动时间以外劳动的报酬
=18×41.84+6×41.84+5×41.84×80%=1171.52 (元)
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59.77元/天 月薪制 =1255.2-2×59.77-3×59.77×20%=1099.8 (元) 日薪制 =18×59.77 + 3×59.77×80% = 1219.31(元)
2.计件工资的计算
•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支 付非工作时间的工资
4.工资费用的归 集
步骤:
按应付工资编制的工 资费用汇总表是进行 工资分配的基础
• 计算当月应付工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
月应付工资=应付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应付奖金+ 应付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计算实发工资
月实发工资=月应付工资-各种代扣款
=月标准工资-事假扣除-病假扣除
(2)日薪制
应付计时工资 =日标准工资× 出勤天数+病假天数×日工资× (1-病假扣款率)
日工资计算方式: 1)每月按30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双休日和节假日记发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 双休日和节假日不记发工资
[例3-1]某企业一职工的月工资标准为1 200元。2008年10月份该职工的出勤情况如下: 病假2天,事假1天,星期休假8天,另有3天法定节假日,实际出勤17天。按照该职工 的工龄,病假期间支付其90%的工资,且该职工缺勤期间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计算该 职工2008年10月份的应付工资。
计算过程
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40元/天, 月薪制: 应扣事假工资=40×1=40(元)
应扣病假工资=40×2×(1-90%)=8(元) 应付工资=1 200-40-8=1 152(元) 日薪制: 应付出勤工资=40×(17+8+3)=1 120(元) 应付病假工资=40×2×90%=72(元) 应付工资=1 120+72=1 192(元)
• 会计分录
•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研发支出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第四节 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折旧费
修理费用
利息费用
税金费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
• 1.计提折旧的范围 (1)房屋和建筑物 (2)机 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 (3) 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4)融 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练习
• 某职工的月标准工资为1255.20元,7月份31天,星期休假8天,该职工请事 假2天,病假5天,(其中有星期休假2天)病假期间的扣款率为20%。实际出 勤18天。
• 按30计算日工资率为41.84元/天 月薪制
=1255.2-2×41.84-5×41.84×20%=1129.68(元) 日薪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