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中知识的归纳及应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时间而变化;
④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
变。
四、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__向__正__反__应__方__向__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__不__移动。 3.v正<v逆:平衡__向__逆__反__应__方__向__移动。
(1)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
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字母)。
A.c(H2)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重新平衡后c(H2)/c(CH3OH)减小
(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大甲醇产率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减小压强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改变压强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向_正___反应方向移动 向__逆__反应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_减___小__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_增___大__的方向移动 平衡__不__移动
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向__吸__热__反应方向移动 向__放__热__反应方向移动
(2)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四情况”
①反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如2HI(g)
H2(g)+
I2(g),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2)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四情况”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
2HI(g)
H2(g)+I2(g),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 等 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 动态平衡 定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 变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可能改变
三、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
1.动态标志:v正=v逆≠0。
(1)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在志年气轻 和人贫的困颈是项患上难,兄没弟有,什世么人东常西见能他比们事伴业在心一这起颗。灿烂的宝珠。
(4)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正减小。( )
(5)C(s)+CO2(g)
2CO(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
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
(6)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
(7)往平衡体系FeCl3+3KSCN
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
五、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之一(如温度、 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 向着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五、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之一(如温度、 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 向着_能__够__减__弱__这__种__改__变___的方向移动。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H3OH(g) ΔH<0。
答案:(1)CD (2)B
例4.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
反应:3A(g)+B(g)
2C(g) ΔH<0
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1 mol B,
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例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 (×)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 (×) (3)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 成氨的方向移动,所以也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使用催化剂的 原因。(×)
气体体积L
c(Y)/mol·L-1
1
2
3
温度℃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89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⑥
D.④⑤⑥
例1:在一个温度恒定、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已知m+n=p+q,且该反应
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例4.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
反应:3A(g)+B(g)
2C(g) ΔH<0
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1 mol B,
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志鹰不爱立 高,飞天,下鸦无栖可一成枝之。事。
有得志意的 时人应战善天待斗他地人,无因志为的你人失怨意天时恨会地需。要他们。
困天,才你 是是由人于类对艺事术业的源热泉爱,感你而将发伟展大起的来灵的感,赐简予直诗可人以。说天才。
如反应aA+bB 生不无怕一 路锥远土,,就常怕有志四ab 时,反应达到
例5.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
mX(g)
nY(g) △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
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Y)/mol·L-1
1
2
3
温度℃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89
0.63
300
1.30
1.00
(6)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7)往平衡体系FeCl3+3KSCN
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
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
(×)
(8)对于2NO2(g)
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
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
3.解决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思维过程
例1:在一个温度恒定、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已知m+n=p+q,且该反应
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C)∶v(D)=p∶q
⑥单位时间内n mol B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1.动态标志:v正=v逆≠0。
A.升高温度 例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不变。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 (3)温度、压强(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同等程度改变 v 正、v 逆,但平衡__不__移动
2.几种特殊情况说明
(1)改变块状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②恒温、恒压条件
例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 ( )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 () (3)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 成氨的方向移动,所以也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使用催化剂的 原因。( )
(1)关注特点 容器特点(恒温、恒容、恒压,绝热) 反应特点(反应中气体前后体积差是否为零,焓 变的正负值)
(2)分析条件
(1)关注特点—
例3.在压强为0.1 MPa、温度为300 ℃条件下,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
成甲醇:CO(g)+2H2(g)
CH3OH(g) ΔH<0。
注: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 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
六、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压缩容器
压强(对有
增大压强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
气体参与
扩大容器
的反应)
有莫志为的 一人身战之天谋斗,地而,有无天志下的之人志怨。天恨地。 志自不信立 是,成天功下的无第可一成秘之诀事。
人志无高志 山向峰,矮和,迷路途从的脚盲下人伸一。样。
石自看信纹 是理成山功看的脉第,一人秘看诀志气树看材。
(2)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 海有纳志百 始川知有蓬容莱乃近大,壁无立为千总仞觉无咫欲尺则远刚。
⑤反应速率v(C)∶v(D)=p∶q
⑥单位时间内n mol B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⑥
D.④⑤⑥
3.两个易失分点
(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 ①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 热恒容; ②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 ③关注反应特点,气体前后计量数差为不为0;
平衡状态。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
(1)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等)不变。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
(3)温度、压强(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 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 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始终为“不变 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B.将CH3OH从体系中分离 (1)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字母)。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1 MPa、温度为300 ℃条件下,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中知识的归纳及应用
高三年级 化学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例5.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
mX(g)
nY(g) △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
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
()
(8)对于2NO2(g)
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
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
(4)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正减小。(×)
(5)C(s)+CO2(g)
2CO(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
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一、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 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 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化 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如下:
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