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岳麓版习题精选七十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岳麓版习题精选
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
A、秦末
B、汉末
C、隋末
D、唐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南宋时期,人们印制的精美书籍,采用的方式是( )
A、活字印刷
B、雕版印刷
C、刻竹简
D、手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我国古代哪项科技成就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
A、指南针的发明
B、造纸术的改进
C、火药的发明
D、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有( )
A、都是纪传体通史
B、都是编年体通史
C、都有记载汉高祖刘邦史事
D、都有记载武则天史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应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我国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作指南针是在( )
A、战国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事迹属于郭守敬的是( )
A、编制《授时历》
B、创制“十二气历”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创作《梦溪笔谈》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近年来,江苏某地文物部门挖掘了一座古代墓葬,专家们初步判定墓葬的生活年代不早于元朝。

下列文物中对于专家断代最有帮助的是( )
A、唐三彩
B、半两钱
C、青花瓷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现在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______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这里的选举制度指______。

(3)中国的______发明与西传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识,说说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材料三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你能举出2项科技成就证明这句话吗?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图二:______;图三:______。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在复习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有位同学做出了如下思维导图。

请回答:
请你帮他把这幅导图填写完整。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
⑦______⑧______⑨______⑩______
""
这位同学在复习时看到了美国作家培根的一段话:“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大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所指的三种东西是什么?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下令“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依据材料一说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

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