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轮考前通关 终极猜想22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极猜想二十二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本卷共5小题,满分45分.建议时间:30分钟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破碎的玻璃不能重新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只受分子之间作用力,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2)如图1所示,一导热性良好的气缸竖直放置于恒温的环境中,气缸内有一质量不可
忽略的水平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气缸不漏气,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活塞上放置一广口瓶,瓶中盛有一定量的酒精,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与原来相比较,气体的压强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气体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图1
(3)目前,环境污染已非常严重,瓶装纯净水已经占领柜台.再严重下去,瓶装纯净空
气也会上市.设瓶子的容积为500 mL,空气的摩尔质量M=29×10-3 kg/mol.按标准状况计算,N A=6.0×1023 mol-1,试估算:
①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是多少?
②一瓶纯净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③一瓶中约有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析(1)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但是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还要看分子的密集程度,A项错误;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B项正确;
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则可重新接合,所以C项错误;分子a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只受分子之间作用力,先是引力做正功,当a到达受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D项正确.
(2)由于酒精蒸发,所以质量变小,气体的压强为pS=mg+p0S,气体的压强减小.因为
气缸为导热气缸,所以气体的变化为等温变化,因为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温度不变,所以要吸热.
(3)①m =M N A =29×10-3
6.0×10
23 kg =4.8×10-26 kg ②m 空=ρV 瓶=MV 瓶V m =29×10-3×500×10-6
22.4×10
-3 kg =6.5×10-4 kg ③分子数N =nN A =V 瓶V m N A =500×10-6×6.0×102322.4×10
-3=1.3×1022个 答案 (1)BD (2)减小 吸热
(3)①4.8×10-26 kg ②6.5×10-4 kg ③1.3×1022
个 2.(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则该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一定越大
D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颗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按图示的箭头方向经过状态B 达到状态C .已知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5 L ,求:
图2
①气体在状态C 时的体积;
②从微观上解析从状态B 到状态C 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③说明A →B 、B →C 两个变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并比较热量大小.
解析 (1)当分子间距离r <r 0时,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 >r 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A 对B 错;温度越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并不是所有分子速率都增大,C 错;布朗运动中,是液体中的小颗粒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从而间接的反映出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错.
(2)①A 至B 过程为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 A T A =V B T B
得V B =V A T B T A =1.5×400300
L =2 L B 至C 为等容过程,所以V C =V B =2 L
②气体的体积一定,分子密度不变,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所以压强减小
③A →B 过程是吸热,B →C 过程是放热
A →
B 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B →
C 过程放出的热量
答案 (1)A (2)①2 L ②见解析 ③A →B 吸热,B →C 放热,吸热大于放热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体积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
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D .如果没有漏气,也没有摩擦的能量损失,内燃机就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2)如图3所示,有一长为L 、右端开口的圆柱形气缸,一个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在离左端23
L 处,气体温度为27 ℃,现对气体加热.求:当加热到427 ℃ 时,气体的压强.(已知外界大气压恒为p 0,绝对零度为-273 ℃,活塞阻力不计)
图3
解析 (1)当气体体积不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增加,对器壁的撞击作用力增大,压强变大,A 对;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在外界影响下可以传向高温物体,B 错;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 错;能量转化有方向性,内能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D 错.
(2)开始加热活塞移动的过程中封闭气体作等压变化.设气缸横截面积为S ,活塞恰移动到气缸右端开口处时,气体温度为t ℃,则对于封闭气体
状态一:T 1=(27+273) K ,V 1=23
LS 状态二:T =(t +273) K ,V =LS
由V V 1=T T 1
可得t +273
300=LS 2LS /3
,解得t =177 ℃ 说明当加热到427 ℃时气体的压强变为p 3,在此之前活塞已移动到气缸右端开口处,对于封闭气体
初状态:T 1=300 K ,V 1=23LS ,p 1=p 0 末状态:T 3=700 K ,V 3=LS ,
由p 3V 3T 3=p 1V 1T 1
可得p 3=
V 1T 3V 3T 1p 1,代入数据得:p 3=149p 0 答案 (1)A (2)149
p 0 4.(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将增大
C .物体吸热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 .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时,用滴管将体积分数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 mL 酒精油酸溶液时的滴数N ;则每滴油酸溶液中含有的油酸体积为________ mL ,将n 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测得油酸薄膜的面积为S cm 2
;则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cm.
(3)图4中A 、B 气缸的长度和截面积均为30 cm 和20 cm 2,C 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 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起初阀门关闭,A 内有压强p A =2.0×105 Pa 的氮气.B 内有压强p B =1.0×105 Pa 的氧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 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
图4
①活塞C 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 中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C 移动过程中A 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假定氧气和氮气均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解析 (1)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减小;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将增加;物体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且做的功等于吸的热,则它的内能不变;通过做功,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所以选项B 、D 正确.
(2)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膜的厚度,每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1N
mL ,每滴油酸溶液中含有的油酸体积为1N ×0.05% mL,油膜的体积为V =1N
×0.05%×n mL ,则分子的直径(即
油膜的厚度)为D =V S =0.05%·n NS
cm. (3)①由玻意耳定律,对A 部分气体有p A LS =p (L +x )S
对B 部分气体有p B LS =p (L -x )S
代入相关数据解得p =1.5×105 Pa ,x =10 cm
②活塞C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 中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故A 中气体从外界吸热.
答案 (1)BD (2)1N ×0.05% 0.05%·n NS
(3)①10 cm 1.5×105
Pa ②吸热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两个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 .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其温度和体积有关
C .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过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
D .物质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会发生能量交换
(2)如图5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 ,当温度为300 K 时,水银的平衡位置如图(h 1=h 2=5 cm ,L 1=50 cm),大气压为75 cm Hg.求:
图5
①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 2;
②关闭阀门A ,当温度升至405 K 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 3.
解析 (1)由分子动理论可知,当两个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时,其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增大后减小,A 错误;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质量有关,B 错误;等容变化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故吸热内能一定增大,C 正确;物质的
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会涉及能量变换,D正确.(2)①左管内气体压强:p1=p0+h2=80 cmHg
右管内气体压强:p2=p1+h1=85 cmHg
p2=p0+h3,得右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3=10 cm
则L2=L1-h1-h2+h3=50 cm
②设玻璃管截面积为S,
对左侧管内的气体:p1=80 cmHg,V1=50S,T1=300 K
当温度升至405 K时,设左侧管内下部的水银面下降了x cm.
则有:
p3=(80+x) cmHg,V3=L3S=(50+x)S,T3=405 K
依p1V1
T1
=
p3V3
T3
代入数据,解得x=10 cm
所以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60 cm 答案(1)CD (2)①50 cm ②6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