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蜜蜂(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蜜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积累语言。

4.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开火车读生字词卡片。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忆作者围绕这个实验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细读感悟,品词析句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做实验的?用笔画出描写作者做实验的句子。

(2)小组讨论,练习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①指生朗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省去其中的一些做法行不行?为什么?
②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③出示重点语句:“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学生自读,说说蜜蜂遇到了哪些困难。

从“大概”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习第3~5自然段。

(1)在回家的路上,作者推测——(出示课件:)“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为什么会这样推测呢?联系上面的内容说一说。

(2)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这些蜜蜂能不能回到家呢?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请你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思考的内容,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①出示重点语句:“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
a.结合后文内容,通过“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你知道了什么?(蜜蜂还采了蜜。

)
b.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从哪里能看出来?
c.指导朗读。

试着读一读,读出惊讶、喜悦之情。

指生读,师生评价。

②出示重点语句:“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a.关联词语填空: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 )飞了四公里路,这( )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不仅……还……)
b.此时此刻,你有哪些体会?
c.指导朗读,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

(赞叹、吃惊)
d.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3.指生朗读第6~7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②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准确无误”指什么?
③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

请同学们看第7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④作者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心情?试着读出来。

指生读,师生评价,再指生读。

⑤发挥想象:另外几只可能去哪儿了?
4.学习第8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现在一定非常羡慕小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法布尔得出了什么结论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法布尔得出的结论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谈谈你的体会。

5.教师小结:是呀,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测,实验过程中周密的考虑,还是结论的严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是一个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的人。

三、语言实践,积累语言
1.教师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

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按照作者做实验的顺序,讲清事情的经过。

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

2.学生自由组合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