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与分

2.西藏山南市畜牧兽医总站856000
摘要:在高原牧区,畜牧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产业,一旦牛羊感染体内外寄
生虫,会导致牛羊发育不良、体质瘦弱,甚至出现传染病造成牛羊大批量死亡,
严重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为此,本文分析了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提升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

关键词: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控策略
寄生虫病是高原牧区畜牧业中常见的牲畜疾病,如果牛羊感染寄生虫病,未
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导致寄生虫病传播,造成大批量牛羊感染,进而引起牛
羊发育不良、体质瘦弱,甚至大批量死亡,为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结合
近年来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经验,发现寄生虫病感染和发作具有一定的
规律性。

因此,畜牧兽医工作者可以根据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然而现阶段,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防控质量和效果不
理想。

因此,研究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的问题
(一)防控认识不足
寄生虫病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与其他传染病相比,寄生虫病的发病特征不
明显,加上大多数牧民对寄生虫病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导致牛羊患寄生虫病后,很多牧民只是单纯地认为牛羊营养不良,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2]。

同时,由于高原牧区的牛羊养殖量比较大,即使个别牛羊出现感染寄生虫病的症状,牧民大多只会进行宰杀,并不会加以重视,导致寄生虫病在高原牧区的防控
难度较大。

(二)环境卫生较差
由于高原牧区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大多数牧民的生活习惯较差,牧民与牛羊连居、牛羊同圈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导致寄生虫病爆发后会迅速地在牛羊、人畜之间交叉感染。

同时,牧民对于病死的牲畜尸体随意丢弃,对水源和草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加重了寄生虫病的传播。

此外,在高原牧区,抢牧、偷牧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寄生虫病的蔓延。

(三)药物防治困难
由于高原牧区的牧民对牲畜寄生虫病缺乏认识,到了驱虫季节牧民难以正确地选择驱虫药物,对于驱虫药物的用量用法掌握得不够深入,使得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3]。

而药物防治缺乏有效性,直接导致了牧民对于药物防治缺乏信心和主动性,更加促进了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蔓延。

此外,由于不同牧区所使用的寄生虫病防控药物不同,一旦药物过量或者用错,会给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一些牧民索性不配合寄生虫防控工作,导致寄生虫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防控监管困难
大多数高原牧区幅员辽阔,川大沟深,牧民的分布不够集中,这就意味着寄生虫病在防控过程中的难度非常大。

很多牧民在交易牲畜时未经过有关部门的检疫,进行私下交易,导致各个牧群间寄生虫病肆意传播;还有些牧民随意宰牛杀羊,将带病器官丢弃在草原上,无形之中为寄生虫病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二、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
(一)高原牧区牛羊要定期驱虫
1.体内寄生虫病的有效预防
对于高原牧区的牛羊养殖需要定期进行药物驱虫,从而预防牛羊的体内寄生虫病。

通常情况下,体内寄生虫病药物防治每年需要开展2次,第一次是3-4月份的春季,春季作为牛羊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在此阶段进行体内驱虫能够有效地
保障牛羊的健康生长;第二次是在10-11月份的初冬季节,在这一阶段进行体内
驱虫可以提升牛羊的免疫力,避免在寒冷的冬季感染寄生虫病造成牛羊死亡。

1.体外寄生虫病的预防
一般来说,高原牧区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三种,即痒螨、疥螨和蚤。

这三种寄生虫的防治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采取药浴法进行防治。

通常情
况下,高原牧区的牛羊无论是否患有体外寄生虫病,都应当在8-10月份的秋季
接受药浴防治。

在应用药浴法防治体外寄生虫病的过程中,如果该牧群已经发生
过寄生虫病,应当增加药物浓度,提升防治效果。

同时,如果发现牧群中牛羊患
有寄生虫病,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寄生虫病的传染和蔓延。

1.怀孕牛羊及幼畜的寄生虫病防治
寄生虫病对于怀孕牛羊及幼畜的危害极大,如果怀孕牛羊患有寄生虫病会直
接导致流产几率的增加[4]。

因此,在牛羊配种之前,应当进行寄生虫病的预防,
降低流产几率。

同时,怀孕牛羊在分娩之前应当进行药物驱虫,采用的方式与体
内外驱虫方式相同,但是要适当减少药物浓度和用量。

一般来说,对于怀孕牛羊
的驱虫药物用量要比正常时段驱虫减少30%左右,在分娩前15天和分娩后30天
各进行一次药物驱虫。

对于幼畜的寄生虫病防治,主要是在其断奶前20天和断
奶后20天各进行一次药物驱虫。

此外,对于发情期的公畜也要加强驱虫处理。

(二)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对于高原牧区的牲畜而言,大多数寄生虫病都是通过粪便、血液传播的。


生虫及卵囊通常存在于患病牛羊的内脏中,比如肺部、消化组织等等,患病牛羊
在排泄粪便时,寄生虫及卵囊会经由消化组织存在于牛羊粪便中,如果不进行无
害化处理,将会迅速对牧区中的水源、草原产生污染,从而在牧群中蔓延。

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加强牛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一般来说,针对牧群中的患病牛羊会
进行隔离治疗,持续进行投药,定期收集粪便采取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

寄生虫
及卵囊在高于60℃的环境中就会死亡,无害化处理就是采用生物发酵方式,在粪
便外表包裹一层10cm左右厚度的土壤,再包裹一层塑料薄膜,经过一个月的时
间完成生物发酵过程。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驱虫药物
由于高原牧区的牧群分布比较分散,因此,在进行药物驱虫时应当先从小范
围进行试用,根据小范围驱虫效果决定是否在大范围牧区内推广使用,从而保障
药物驱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高原牧区在进行药物驱虫时,药物使用
量比较多,并且周期比较固定。

因此,相关人员在选择驱虫药物时要以经济成本低,操作便捷为原则进行合理地选择。

在进行药物驱虫时,一般选择早晨牛羊空
腹时机投放药物,在投放驱虫药物的同时要搭配一些补充维生素的营养试剂,从
而提升牛羊的身体素质,防止服药后牛羊出现应激反应。

如果发现牧群中有牛羊
已经患有寄生虫病,应当立即对患病牛羊进行隔离治疗,在隔离治疗期间不可继
续使用驱虫药,应当针对患病牛羊的症状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治疗康复后再进
行药物驱虫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原牧区,牲畜寄生虫病是一种进展较慢、症状不明显但危害
极大的慢性疾病,大多数患病牛羊在患病初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疾病的
潜伏期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寄生虫病的传播,给疾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

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高原牧区的寄生虫病防治,定期对牧群开展寄生虫病体内
外药物防治,加强牲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同时,相关人员应当科学、合理地选
择和使用驱虫药物,对牧民开展用药指导,从而提升高原牧区的寄生虫病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国中,何新梅,张钧德,莫日根别力格,六十. 阿拉善左旗北部牲畜寄生
虫流调检测与预防[J].现代农村科技,2022,(01):53.
[2]黄小金,詹佳慧,曹奕颖,黎慧玲,韦克甲. 基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2030
视域下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防控问题研讨[J].黑龙江科
学,2021,12(16):162-164.
[3]鲁晓艳. 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5):110.
[4]安凌岚. 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控策略探析[J]. 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2):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