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说不清楚。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才明确了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这样带根本性的重大的问题。
XX年1月5日,在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发表了极其重要的讲话。
核心就是讲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而就在论述道路中,习近平给特色社会主义下了明晰的定义。
在讲话中,习近平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实际是讲搞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忘了从何处而来,不能“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明确提出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
新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己不是苏联的模式,己有了中国的特色。
这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
习近平这里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就是对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肯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的继续和改革发展。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清晰的定义。
习近平讲:“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了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这就是理论的自信,道路的自信。
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必须要统一到习近平的科学定义上,而不可对其做任何曲解,社会主义绝不能改弦易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国情、民情,适合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其根本性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